龙岩鱼米之乡简介,福建龙岩市特产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很多朋友对于龙岩鱼米之乡简介和福建龙岩市特产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龙岩鱼米之乡简介,福建龙岩市特产-第1张图片-

  1. 历史于成龙简介
  2. 广东古建筑有哪些介绍
  3. 宾阳县黎塘镇简介

一、历史于成龙简介

1、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一份奏折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奏折的作者是于成龙,内容是推荐于成龙为江宁知府。于成龙推荐于成龙,乍一看,还以为是于成龙毛遂自荐呢,其实,这是两个人重名了。

2、清朝有两个于成龙,写奏折的这个于成龙是山西人,时任两江总督,人称“大于成龙”。被推荐的这个于成龙是直隶人,时任通州知州,人称“小于成龙”。而本文的主角,则是大于成龙,他被誉为“清朝之一廉吏”。

3、原来,康熙十九年,于成龙被康熙任命为两江总督,两年后,他的得力助手、江宁知府陈龙岩去世,于成龙想找一个像陈龙岩这样忠贞干练的人来接替他的位置,于是便推荐了通州知州于成龙(小于成龙)来继任,这才有了上述奏折。康熙看到于成龙的奏折,最终决定特事特办,绕过吏部,直接任命通州知州于成龙(小于成龙)为江宁知府。一时间,江宁同时出现两个于成龙,成为一时佳话。《清史稿》云:

4、同时两于成龙,先后汲引,并以清 *** 特邀帝眷,时论称之。

5、由于两个于成龙曾一起共事,都很清廉,后来都做到了一品总督,所以后世经常把他俩的故事弄混。本文,笔者来和大家分享“清朝之一廉吏”于成龙(大于成龙)。因为于成龙一生大部分都在底层为官,因此关于他的文章或许有些琐碎,但笔者希望大家克服这些琐碎,通过史料,详细认识于成龙,让大家了解他为何能让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动容。

6、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明崇祯间副榜贡生。

7、于成龙是山西永宁州人,也就是现在的吕梁人。明朝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于成龙出生, *** 病逝得早,于成龙是继母养大的。明朝崇祯十二年,于成龙参加乡试,中了副贡。所谓“副贡”,是指乡试额外录取的名额,不算举人,但能参加科举会试。

8、根据当代作品《于公传》记载,于成龙本来有能力考中举人,但因为在 *** 痛陈时弊,结果被考官 *** ,因此成为“副贡”。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史料支撑,因为于成龙此后并没有中第。清军入关后,于成龙先后多次进京赶考,都没能高中,一直到顺治 *** ,于成龙被推荐到国子监读书,结业后以“监生”的身份进入仕途。

9、熟悉清史的读者应该知道,清朝以科举为正途,“监生”不仅会被“科班”出身的官员笑话,一般在仕途上还不会有大的成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雍正时期的名臣田文镜,田文镜是“监生”出身,在康熙朝熬到60岁,基本上都在底层为官。后来雍正慧眼,提拔田文镜为河南巡抚,河南的“科班”官员照样看不起田文镜。这就是“监生”的无奈。

10、于成龙出仕为官时,已经45岁,过了不惑之年。以他的身份和年龄,前途并不明朗。果然,吏部给于成龙的之一个职位,就很不乐观,这个职位就是罗城县令。

11、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瑶、僮犷悍,初隶版籍。

12、意思是,罗城位于万山中间,刚纳入清朝版图不到两年,那里瘴疠盛行,并且还有少数民族叛乱,前两任知县一死一逃,其他人都想方设法走关系回避这个职位,于成龙耿直,吏部便派于成龙去罗城。

13、有朋友劝于成龙不要去罗城,当官是小,不小心丢了 *** 命就不划算了,于成龙却说自己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他告别妻儿,孤身一人南下广西,当他来到罗城的时候,发现情况比自己想的更糟。《清史稿·于成龙传》记载:

14、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

15、意思是,罗城县荒草丛生,城内竟然仅剩6户人家,甚至连县衙都没有。这样的情况,让于成龙窘迫不已,于成龙只好在一个破烂不堪的关帝庙中办公,他亲自写告示安抚百姓,并且向上级申请,亲自带兵去征讨山贼流寇。治安稳定之后,陆续有百姓回来,于成龙又申请粮食和农具免费发放给百姓,鼓励他们开垦耕种,他还减免税赋,兴办学堂和养老院。于成龙在罗城县待了7年,史载:

16、请宽徭役,疏鹾引,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

17、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处处为百姓着想,视百姓如亲人,百姓也待他如长者。罗城县从最初仅有6户百姓,到最后的“县大治”。

18、很多人都知道于成龙为官清廉,但是他为官的难度,却被忽视了。因于成龙政绩突出,广西总督金 *** 决定把全省唯一一个“卓异”的考绩给于成龙,并且向吏部重点举荐于成龙。

19、于成龙为官时已经45岁,在罗城待了7年,已经年过半百了。他说过,自己来罗城“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他做到了。看着罗城县人口激增、百姓安居、耕耘有序、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于成龙的内心是惬意的。

20、宋代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1、于成龙只是监生,他可能同时做不到上述四句,但他做到了前两句,就已经很伟大了。

22、康熙六年,在罗城当了7年县令的于成龙被提拔为合州知州(从五品)。合州属四川,清朝初年, *** 军张献忠以及后来的南明 *** 长期扎根四川,四川饱受战争洗礼,民不聊生,合州的情况并不好,《清史稿·于成龙传》云:

23、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正赋仅十五两,而供役繁重。

24、意思是,合州经过大乱之后,百姓才有一百多户,一年的税赋才15两,但劳役却很重。

25、于成龙到罗城县时,只有6户人家,现在到了合州,也只有一百多户,吏部似乎看中了于成龙有治理“困难州县”的能力,因此才把他调到合州。

26、于成龙到合州后,身穿布衣,深入了解合州百姓的生活,最后提出三大解决办法。即“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

27、简单来说,合州的弊病在于流民不愿意来,流民不愿意来的原因是当地的住户一直排外。于是,于成龙下令让各县为新来的百姓解决居住和土地的问题,亲自为这些百姓划分田舍,并且登记入册,引导新旧百姓和睦相处。于成龙还为百姓提供 *** 和耕牛的借贷。当时,朝廷命合州百姓伐楠木进贡给皇宫,于成龙愤然上书,说这是“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上司不以为意,于成龙多次上书,最终惊动了京城,朝廷取消了合州百姓的劳役。

28、经过于成龙的不懈努力,不到两年,合州人口剧增,可耕种的土地扩大了几十倍。

29、两年后,于成龙被提拔为湖广黄州府同知(正五品)。

30、黄州也是个“问题州县”,更大的问题是盗贼太多。史载黄州盗贼“白昼行劫,莫敢谁何”,也就是说,别的州县的盗贼,都是夜间偷偷摸摸地作恶,黄州的盗贼大白天光明正大 *** ,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里。

31、于成龙到任后,之一件事就带兵 *** 了盗贼彭百灵,然后暂时赦免他的罪过,让他帮官府打击盗贼,戴罪立功。于成龙这种“以盗治盗”的办法十分管用,那些小众的盗贼在半年之内几乎被清扫。但是,还有一个大的山贼团伙,仍在危害百姓。接下来,于成龙展现了他“勇”的一面。《清史稿·于成龙传》记载:

32、尝察知盗所在,伪为丐者,入其巢,与杂处十馀日,尽得其平时行劫状。乃出呼役械诸盗,具狱辞,骈缚坑之,他盗皆远窜。

33、意思是,于成龙暗查到了盗贼的巢穴,他伪装成乞丐,和那些盗贼混在一起十多天,在详细摸清盗贼团伙的人员结构、 *** 和以往罪行之后,于成龙则暗中叫来官兵围剿他们,几乎将他们一网打尽。

34、《墨子》云:勇志之所以敢也。于成龙在黄州任职时,已经年近花甲,为了地方 *** ,他愿意以老朽之躯犯险,这种勇气,令后人仰视。

35、于成龙在黄州同知任上待了4年,他初来时,黄州盗贼横行,他离开时,黄州河清海晏。

36、康熙十二年,四川巡抚张朝珍给于成龙的考绩仍为“卓异”,连续两次卓异,这一次于成龙在吏部出了名。吏部尚书对喀纳在退休之际,对于成龙的表现非常震惊,他亲自过问,任命于成龙为武昌知府(从四品)。

37、武昌是鱼米之乡,于成龙终于不再主政“问题州县”了,但是,天将降大任于于成龙,必将苦其心志,这一年,吴三桂在云南举兵 *** ,“三藩之乱”爆发。《清史稿》载:

38、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

39、三藩之乱爆发之初,吴三桂势如破竹,云南、贵州迅速沦陷,然后就是湖南和四川,在岳州之战时,清军和叛军僵持,军需紧张,朝廷下令让武昌知府于成龙迅速在后方修筑浮桥,于成龙日夜赶工,不料突然爆发山洪,浮桥被冲垮,于成龙因此被免职追责。

40、于成龙被免职不久,又重新起复,因为他立了功。原来,于成龙昔日麾下有一名叫刘君孚的捕快,擅长治理盗贼。于成龙被免职后,刘君孚被吴三桂劝降,聚众 *** 。湖北巡抚张朝珍火速召于成龙前来,派于成龙去招抚刘君孚,《清史稿》对这段记载较为传奇:

41、朝珍以成龙旧治得民心,檄往招抚。成龙兼程趋贼砦,距十里许止宿,榜示自首者免罪,来者日千计,皆贷之。先遣乡约谕君孚,降者待以不死。乃策黑骡往,从者二,张盖鸣钲,迳入贼舍。呼君孚出见,叩头受抚,降其众数千。

42、意思是,于成龙日夜兼程,在距离叛军十里的地方停下脚步,然后开始大肆张贴告示,告诉那些叛贼,若是主动自首的,可免昔日之罪。叛贼们看到告示,军心动摇,结果有上千人前来自首。然后,于成龙骑着一头黑骡,带着两个随从,撑着伞、鸣着锣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刘君孚的老巢。刘君孚被于成龙的威信所折服,主动出来跪在于成龙面前,接受招抚。

43、因于成龙立功,张朝珍向朝廷上奏,恢复于成龙的官职。当时,武昌知府已经有人补缺了,于成龙于是被调任黄州知府。

44、黄州是于成龙此前为官的地方,但他刚上任就遇到了新问题。为了平定吴三桂叛乱,清廷几乎把各地的官兵都征调到了前线,黄州也例外。因为后方空虚,那些不法分子开始寻机发动叛乱,史载:

45、有何士荣反永宁乡,陈鼎业反阳逻,刘启业反石陂,周铁爪、鲍世庸反泉畈,各有众数千,号东山贼,遥与湖口、宁州诸盗合,将趋黄州。

46、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反贼四起,声势浩大。而黄州城仅剩数百名官兵,根本无法平叛。因此,有官吏建议于成龙放弃黄州,退守麻城。于成龙表示:“黄州乃七郡门户,如果黄州失守,对前线的打击将士致命的。”于成龙表示自己会坚守黄州。于成龙火速动员百姓,招募了两千多名勇士,将叛军一一攻破。最危险的一次是在何士荣来攻打黄州时,于成龙亲自带领众人出击。《清史稿》云:

47、成龙策马冒矢石迳前,顾千总李茂升曰:“我死,汝归报巡抚!”茂升战甚力,尚圣自右出贼后,贼大败。

48、于成龙带兵冒着箭雨指挥众人杀敌,奋不顾身,当他身临绝境时,他对身边的千总李茂升说:“如果我死了,你立即报给巡抚知晓。”众人见于成龙视死如归,士气大振,最后竟逆转战况,打败了何士荣。

49、史载:“凡二十四日,东山贼悉平。”于成龙仅用了24天,就平定了诸多贼寇,为前方的大军解除了后顾之忧。

50、湖广总督蔡毓荣对于成龙高度评价,给他的年终考绩又评了一个“卓异”。连续三次“卓异”,让于成龙震惊 *** ,连康熙也听闻于成龙之名。许多京官一打听他竟然是“监生”出身,更加惊叹。所谓英雄不论出身,于成龙诠释了这句话。

51、康熙十五年,于成龙因继母病逝,需要回乡丁忧。湖广总督蔡毓荣亲自上书给康熙,说于成龙是不可或缺的人才,申请让于成龙夺情(坚持岗位,不回乡守孝),因正值三藩之乱最关键的时刻,康熙批准了蔡毓荣的请求。

52、康熙十六年,康熙新设置了江防道,于成龙被康熙任命为江防道台(正四品)。于成龙在新岗位上只待了一年,第二年便被康熙提拔为福建按察使(正三品)。于成龙之所以能够得到飞速提拔,除了他政绩突出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康熙已经注意到了于成龙,有意培养于成龙。

53、于成龙到福建上任时,已经62岁,当时三藩之乱尚未平定, *** 明郑集团趁机攻打泉州、漳州等地,康熙派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率兵平叛。康亲王为了对付明郑势力,决定坚壁清野,规定凡是敢出海者,按通敌罪下狱。一时间,成千上万人受到株连。于成龙知道,大多数百姓都是因为生计困难才 *** 出海的。于是,于成龙找到康亲王,向康亲王求情,《清史稿·于成龙传》记载:

54、成龙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王素重成龙,悉从其请。

55、康亲王久仰于成龙的大名,现在于成龙为百姓求情,他立即释放了这些百姓。

56、后来,康亲王要征民夫数万人,于成龙认为这让百姓太过劳累,康亲王最终放弃了这个选择。

57、《论语》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58、于成龙作为福建按察使,本是负责一省刑狱,他能怀着仁爱之心来开展自己的刑狱工作,就注定他和其他官员不同。

59、在福建,于成龙清理了前任积压的案件,史载他“判决明允,狱无淹滞”,他断案公正,狱中没有一起冤案。于成龙的表现,让福建巡抚吴兴祚非常欣赏,他上书给康熙,举荐于成龙乃“廉能之一”,康熙大喜,升任于成龙为福建布政使(从二品)。康熙十九年,于成龙调任直隶巡抚。在直隶,于成龙展现了他的铁面和柔情。所谓铁面,指的是对同僚,所谓柔情,指对百姓。

60、于成龙到直隶后,听闻各州县私加火耗(百姓交税时需要额外再交一部分,以填补银两损耗)贿赂上级,于成龙下令严禁此等行为,违者一律严厉查办。在于成龙到来之前,直隶官员贪腐成风,于成龙到来后,拿下了几个州县官,吏治开始清明起来。

61、对官员严厉,对百姓于成龙却十分仁爱,宣化、怀安等地发生洪水,八百多顷良田被泥沙冲毁,于成龙来不及请示,决定私自放粮 *** 。

62、在当时,如果私自动用官粮,是要受处分的。但于成龙认为百姓为大,不怕丢官罢职。赈灾完毕后,于成龙又上疏请求为百姓减免赋税。

63、康熙二十年,于成龙奉旨入京觐见,康熙看到65岁的于成龙骨瘦如柴,又问他任上的事,他对答如流。康熙感叹说:

*** 、“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

65、意思是,于成龙为官清廉,不是靠小聪明,而是靠大气节。

66、不久后,康熙任命于成龙为两江总督(从一品),于成龙以监生的身份,在 *** 上磨砺19年,成为封疆大吏。从七品县令,到从从一品总督,19年的时间,他连升11级,这样的出身以及这样的升迁记录,十分罕见。《清史稿》云:

67、成龙至江南,进属吏诰诫之。革加派,剔积弊,治事尝至达旦。好微行,察知民间疾苦、属吏贤不肖。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

68、这段记载是于成龙为官的点睛之笔,更是于成龙伟大的原因。他严格要求官吏清廉自首;他 *** 弊政;他经常通宵达旦的工作;他喜欢微服私访,暗中体察民间疾苦,底层官吏好或不好,他都了然于胸。另外,于成龙非常俭朴,每天吃粗粮。在江宁,很多同僚惊奇地发现,于成龙竟然不吃肉。

69、于成龙还引导江南人抛弃奢华的服饰和装饰,建议大家穿布衣,拒绝奢靡和浪费。

70、《清史稿》云:“居数月,政化大行。”

71、于成龙为官清正,不 *** 、不受贿,更不结 *** 。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多次拉拢于成龙,于成龙都无动于衷。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

72、于成龙去世时,刚满68岁,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于成龙官至两江总督,他去世后,很多被他 *** 的官员都等着看于成龙的笑话,可是,大家在他家中除了发现一套官府外,只剩下几件破衣服,厨房里还有没吃完的烂菜叶子。史载:

73、污衣旧靴,银钱毫无,则海忠介之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也!

74、清朝名臣熊赐履给于成龙撰写的墓志铭中说:

75、“卒之日,金陵人为之巷哭。相率香灯祭与寝。日几千百人,衙舍至不能容。远近闻之,皆辍市,如丧其亲……士民数万人步二十里外,伏地哭,干江水声如不闻。”

76、意思是,于成龙去世的时候,南京的男女老幼、商贩僧侣都痛哭流涕,衙门里自发来了上千名百姓祭拜,院子都盛不下了。大家哭声震天,如丧至亲。于成龙安葬的时候,百姓徒步20里跪地相送,长江水都被哭声所遮盖。

77、康熙听闻于成龙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又听闻于成龙清廉至此,更是感动不已,康熙帝决定亲自为于成龙撰写碑文,称他为“天下之一廉吏”,并赐于成龙谥号“清端”。

78、于成龙去世约40年后,清朝建立贤良祠,雍正帝特地下旨,将于成龙和那些王公、大学士们一起,之一批入祀贤良祠。雍正在给官员的奏折中,多次提到先帝时期的于成龙,要让官员以于成龙为楷模。

79、于成龙去世约60年,乾隆帝在读《圣祖实录》时,数次对于成龙动容,乾隆多次派遣礼部官员到于成龙家族祠堂祭拜,并御赐“清风是式”匾。

80、于成龙45岁才出来做官,最后却得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垂青,究其原因,就四个字:忠、正、廉、能。

81、对于于成龙,笔者有三方面评价:

82、首先,他是一个忠臣和能臣,他平定匪乱,治理“困难州县”,都能证明他不仅对朝廷忠诚,且十分有能力。

83、其次,于成龙是一名勇者。他不怕困难,“不以温饱为志”,把“困难州县”治理得井井有条。他不怕丢 *** 命,敢独闯匪窝,敢率兵拒敌。他不怕丢官罢职,敢为百姓私自放粮。于成龙能有如此成就,和他的“勇”有很大关系,他的“勇”,不是无畏,而是无悔。

84、再次,于成龙是一位正直的廉吏。他不 *** 、不受贿,更不结 *** 。康熙赐他“天下之一廉吏”的标签,并没有压倒他,因为他承受得起。

85、最后,于成龙是一个灵活的人。很多人认为,于成龙清廉自守,或许为人有些保守。其实并不是,于成龙敢于 *** 弊政,敢于 *** 江南风俗,证明他并不迂腐。若说他保守,那他“保”得一定是百姓的利益,“守”得一定是做父母官的准则。

86、《论语·子罕》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7、大清廉吏于成龙,应当是一面镜子,不论变迁,不论流年,后人都应该随时拿出这面镜子,用“他”来理一理形象,正一正衣冠。

二、广东古建筑有哪些介绍

1、一说到广东古建筑有哪些,最为有名建筑有灵光寺、 *** 故居、客家博物馆、三水荷花世界等广东标志 *** 建筑。广东省在语言风俗、传统、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是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通行粤语、客家语和闽语,而且粤、客两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广东。广东省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社会、文化最 *** 的省份,居粤的外国人士达百万。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广东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2、梅州灵光寺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雁洋镇阴那村阴那山五指峰西麓半山海拔约500米处,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是广东四大名刹之一。

3、该寺原名圣寿寺,相传为唐代懿宗咸通年间高僧潘了拳(自号惭愧,福建省延平府沙县人)创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相传明洪武 *** (1385年),广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易名“灵光寺”,并亲书“灵光寺”三字嵌刻在山门殿的门额上。

4、广东古建筑有哪些—— *** 故居

5、 *** 故居在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雁上村。故居是泥砖砌筑的农舍,属粤东地区客家围屋。坐东朝西偏南。整座围屋共有15间房屋,进故居左侧后角边两间是 *** 少年时的卧房。院内整洁清静,远处青山含黛,四野田园青翠,环境优美。 *** 7年4月28日, *** 诞生在此,并度过童年。 *** 元帅纪念馆位于故居左侧。馆前竖立2米高 *** 戎装铜像,门楼上镶嵌 *** 题写的“ *** 元帅纪念馆”烫金大字。门楼两边装饰浮雕,反映 *** *** 生涯。

6、广东古建筑有哪些——客家博物馆

7、客家博物馆,泛指各地收藏、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化的各类博物馆(及类似机构)。例如:广东省梅州的中国客家博物馆、河源的客家民俗博物馆,福建龙岩的客家文化博物馆, *** 省台北县客家文化园区、高雄市立客家文化馆,成都市的四川客家博物馆,江西的赣州客家文物博物馆,广西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深圳客家民俗博物馆等等。

8、广东古建筑有哪些——三水荷花世界

9、佛山三水荷花世界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更大,品种资源最丰富,集建筑、雕塑、荷文、机动游戏、酒店、饮食于一体的荷花观赏旅游景区。荷花世界由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办事处兴办,并聘请中国荷花研究中心王其超、张行言教授指导兴建而成。园区占地1000亩,水面积600亩,坐落在“鱼米之乡”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内。荷花世界交通方便,临近配套高速公路,可直达周边城市及机场。

10、更多关于标书 *** *** ,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 *** 免费咨询。

三、宾阳县黎塘镇简介

黎塘地处宾阳县东部,是广西交通要道,距南宁市区90公里,北距柳州市130公里,东距贵港市48公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是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的交汇点。陆路方面,黎塘火车站是一级站,货运站为广西第二大铁路编组站,年货运量达310多万吨,湘桂铁路贯穿全境,黎堪、黎钦铁路都以黎塘为首发站,镇内企业拥有自用的铁路专线和仓库;南梧二级公路322和324国道、桂海高速公路穿腹而过,是南宁、百色、河池三市和云、贵、川通往玉林、梧州、广东、福建、海南的必经之地,每天过往客列40多趟,客流量1万多人次,过往汽车超过万辆次,平均每分钟就有一至二辆客车进出辖区内外。水路方面,与全国更大的内河外贸中转港贵港仅有48公里,距中国通往东南亚重要港口钦州港190公里,距湛江港220公里。空运方面,距柳州机场、南宁机场均为1个半小时的车程。

黎塘镇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水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糖蔗、莲藕、蔬菜等为主,主要名特优产品有莲藕、萝卜、淮山、苦瓜。水资源丰富,距水源清水河约4.5公里,城区有黎塘供水公司、铁路供水站、煤田150队供水站三个供水单位,日供水能力15万吨,其中黎塘供水公司日供水可达6万吨。电力供应有南宁供电公司所属22万伏的变电站1个,11万伏的变电站2个,3万伏变电站2个。矿产资源丰富,锑矿、银矿、铝矿、石灰石、铅土、粘土等储量丰富,其中石灰石年开发达1000万吨以。游源资源有位于城区东部的龙岩公园,面积130亩,内有菩萨洞等20多处景点;位于黎塘镇凤鸣村委黄茶村南面三叉水库内大峡谷的相思潭风景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然风光旖旎醉人。

黎塘镇基础设施完备。2002年荣获广西第四届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先进城市”奖,2005年又喜获“优秀城市”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 *** 、中国铁通宽带 *** 遍布全镇,拥有移动 *** 用户3万多户,公众电报、用户电报、传真通信、数据通信等业务发达。文娱设施齐全,有一座2600个座位的全区乡镇一级规模的体育馆,16个图书馆(室),藏书量130多成册。卫生设施齐全,有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黎塘镇卫生院、宾阳县 *** 医院等三家医院。基础教育发展快,中小 *** 巩固入学率在98%以上。服务业发达,全镇有宾馆5家,旅馆40多家。其中永凯、九龙、黎都、新都大酒店为涉外三星级宾馆,堪称南宁市县级之最。

黎塘镇作为广西工业重镇,经济发展优势明显, *** 、区、市、县驻黎塘企事业单位154家,至2005年底,该镇工业企业发展到136家,工业总产值近10亿元;有商业企业3000多家,年实现贸易额8亿元;有大小市场20个,市场面积约26万平方米,年成交额达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亿元。2005年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653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94283万元,国内生产总产值12亿元,财税收1.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87元。

根据南宁市城镇建设总体要求,到2020年,黎塘镇将建设成为一个30万人口,城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中小型城市。黎塘镇将以建设全国重点镇、自治区小康示范镇为契机,根据自治区人民 *** 批复的黎塘城镇规划,加强城镇建设,扩大城区规模,全面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黎塘黎塘镇是全国重点镇、自治区小康示范镇,地处宾阳县东部,西距南宁市86公里,北距柳州市120公里,东距贵港市48公里。全镇辖区面积216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委,9个社区,总人口15.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6%。全镇耕地面积75496亩,其中水田面积42634亩,旱地面积25106亩。境内大部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东北一带为丘陵,高低相差在10米内,起伏甚微。全镇有新埠江、金鸡江、李九江、驼山江4条河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主要有龙岩山及龙岩寺、 *** 谷风景区、安城村和绥宁(保城)门墙遗址。黎塘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是桂中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的交汇点。湘桂铁路、黎堪铁路、黎钦铁路在此交汇,黎塘火车站是广西第二大货运编组站和客运一级站;南梧二级公路322和324国道、桂海高速公路穿腹而过。距全国更大的内河外贸中转港贵港48公里,距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重要港口钦州港190公里,距湛江港220公里,距柳州机场、南宁机场均为1个半小时的车程,所有村委都已通汽车。全镇水力、电力、矿产资源丰富,有22万伏的变电站1个,11万伏的变电站2个,3万伏变电站2个;有供水厂(公司)3家,日供水能力15万吨;锑、银、石灰石、粘土等矿产丰富,石灰石年开发储量1000万吨以上。有5家宾馆,40多家旅馆,其中永凯大酒店、九龙大酒店、黎都大酒店、新都大酒店为涉外三星级宾馆,堪称南宁市县级之最。互联网接入覆盖全镇1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1.4%;全镇农村 *** 入户16000多户, *** 入户率达60.55%, *** 普及率达16.26%,实现了 *** “村村通”;电视覆盖率达100%;邮政实现邮政电子化,通讯畅达。黎塘地质地貌良好,地形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属 *** 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糖蔗、无公害蔬菜等为主,主要名特优产品有莲藕、萝卜、淮山、苦瓜,是全区莲藕主产区之一,并成为中国更大的莲藕专业 *** 市场,莲藕专业协会更被国家 *** 确定为全国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单位。作为广西工业重镇,黎塘素有“建材之都”的美誉,水泥、水泥制品、建筑机械为其拳头产品。工业经济是黎塘经济的支柱,全镇既有 *** 、区、市、县驻黎塘企事业单位154家,有148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年工业总产值22.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56%;商业企业69家;市场10个,市场面积约8万平方米,年成交额达1.2亿元;开发区、商贸区林立,个体 *** 户2628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亿元。2007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5亿元,完成财税收入1.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8元,2005年、2006、2007年连续三年荣获“南宁市十佳乡镇”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自治区第六届“南珠杯”特等奖。文教卫生方面,黎塘镇有南宁市第二卫生学校、南宁机电学校等2所中等学校,全镇中学6所,其中县办高中1所,县办初中5所,私立初中1所, *** 共12000多人;小学18所,其中镇属18所, *** 共11000多人;幼儿园42所, *** 共2280多人。中小学教学楼面积65000多平方米,入学巩固率98%以上。有镇属卫生院2所,驻镇的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黎塘镇规划为建设四级城镇区,到2020年,黎塘镇将建设成为一个总人口20万,城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黎塘镇将以建设全国重点镇、自治区小康示范镇以及宾阳县从2008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开展黎塘工业大会战为契机,严格按照自治区人民 *** 批复的城镇规划,将黎塘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 *** 经济文化中心

OK,关于龙岩鱼米之乡简介和福建龙岩市特产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龙岩市 龙岩 鱼米之乡 福建 特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