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龙泉 *** 之乡和木耳之乡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龙泉特产有哪些
1、2006年5月20日,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经 *** 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龙泉有宝剑企业100余家,从业人员近万人,有国家级 *** 及高、中级职称铸剑师30多人,宝剑产业已成为龙泉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龙泉市生产的龙泉宝剑,相传创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至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民间广泛流传着欧冶子铸剑的故事。龙渊也是龙泉剑最初的名字。据传有一次欧冶子汲水淬剑,忽然出现了“五色龙纹”,七星斗像,人们就将铸剑的地方称为“龙渊”,把剑称为“七星龙渊剑”。至唐代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
2、龙泉宝剑,在长期的发展中,经过历代铸匠的钻研,精益求精,在产品的质量上形成了四大特色:之一,是坚韧锋利;"削铜如泥"。1978年,在我国工艺美术界两次全国 *** *** 上,龙泉宝剑的 *** 艺人曾当众表演。他用一把龙泉宝剑,不费力地将叠在一起的六个铜板劈成两片,而剑刃不卷。第二,刚柔相济。古代的龙泉宝剑用生铁铸造,现在则用中碳钢铸造,加之淬火工艺恰到好处,使中炭钢具备了弹簧钢的特 *** 。如将一把薄型宝剑卷成一个圆圈,束在腰中,像系裙的腰带。解开后,宝剑挺直如故。第三,寒光逼人。龙泉境内有一种名叫"亮石"的磨石。在这种石头上磨制出来的宝剑,寒光闪闪。龙泉宝剑全靠手工磨光,从粗磨、细磨到精磨,往往要花数日甚至数月之久,一旦磨出,青光耀眼。第四,纹饰巧致。剑身上刻有七星标志和飞龙图案。在剑身上刻花,也是龙泉剑的一项绝技。剑工们一不用彩笔,二不照图样,只用一把钢凿在宽不盈寸的剑身上刻凿,刻好后浇上铜水,经铲平加磨,飞龙图案,生动自然,永不消失。龙泉宝剑在古代大都无鞘。现在,用当地特产的花梨木 *** 剑鞘及剑柄。这种花梨木,质地坚韧,纹理秀美,古色古香。再饰以银、铜,更使龙泉宝剑锦上添花。
3、龙泉青瓷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2006年5月20日,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经 *** 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龙泉已经有130多家青瓷企业,从业人员5000多人,龙泉当地有130多家青瓷企业,从业人员5000多人,涌现出了徐朝兴、毛正聪、夏侯文、张绍斌4位国家级青瓷 *** (3位中国工艺美术 *** 、1位中国陶瓷工艺美术 *** ),10位省级工艺美术 *** 和28位高级工艺美术师。龙泉青瓷始于晋代,北宋时初具规模,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制瓷规模空前绝后,技艺登峰造极,弟窑中的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更高境界!龙泉因此成为全国著名的瓷业中心,至清代逐渐衰落。建国后,在 *** *** 关怀下恢复生产,龙泉青瓷重振雄风,再度辉煌,终于在当代迎来了一个续南宋的又一新高峰!
5、龙泉青瓷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著称“弟窑”或“龙泉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弟窑”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釉、淡兰、灰黄等不同釉色。“哥窑”青瓷以瑰丽、古仆的纹片为装饰手段,如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膳血纹、百圾碎等加之其釉层饱满、莹洁,素有“紫口铁足”之称,与釉面纹片相映,更显古仆、典雅,湛称瓷中珍品。现代的龙泉青瓷忠实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叶未色釉、乌金釉和天青釉等。工艺美术设计装饰上,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珑”、“青瓷釉下彩”、“象形开片”、“文武开片”、“青白结合”、“哥弟窑结合”等。
6、龙泉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龙泉窑的青瓷技艺推动了各地瓷窑的发展,从南宋至明代,福建、广东沿海和江西一带的瓷窑纷纷烧造出类似龙泉青瓷的产品!龙泉窑青瓷在国外也有重大影响,宋元时期就大量出口,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 *** 海、红海和东非沿海!在欧洲,龙泉青瓷有“塞拉同”(Seladon)之美名。+(或称雪拉同)!在 *** 国家称为“海洋绿”,波斯哲学家爱尔托西神秘地宣扬青瓷:如果在青瓷餐具里盛放有毒食物,青釉就能起作用,变为无毒;青瓷碎片碾成碎末,还可以医治牙病,能抑止鼻血。 16世纪龙泉青瓷传到欧洲,身价竟和黄金一样贵重,一般人不敢问津,王公贵族都以摆设和供用龙泉青瓷作为炫耀华贵之物。欧洲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不惜重金购买龙泉青瓷,还特地建造一座宫殿,专门珍藏中国青瓷,其邻国普鲁士王威廉的妃子亦珍藏有大量瓷器,公元1717年4月19日,双方经外交谈判,达成协议,萨克森国王以600名强壮士兵换来普鲁士的127件中国瓷器,包括龙泉青瓷花瓶。欧洲各国文献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将龙泉青瓷的色泽风韵与欧洲名剧《牧羊女亚司泰来》男主角雪拉同的美丽服饰媲美。世界各地博物馆和陶瓷收藏家都将龙泉青瓷视为珍品,以拥有龙泉青瓷为荣。记录西方对中国瓷器贸易情况的《葡萄牙王国记述》一书,称龙泉青瓷“是人们所发明的最美丽的东西,看起来要比所有的金、银或水晶都更可爱”。
7、南朝:龙泉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婺窑、瓯窑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龙泉查田下保村出土“永初元年”(420)墓葬品中有青瓷“鸡首壶”、“鸡冠壶”、“莲瓣碗”等8件青瓷,皆灰胎青黄釉,为龙泉青瓷的创始年代提供了可靠例证。此时的龙泉窑业规模不大, *** 作简单, *** 粗糙。宋代:经五代至北宋早期,龙泉窑业已初具规模,大窑、金村、安福等地已发现当时窑址49处,仅大窑(琉田)村就发现北宋中后期窑址12处。金村窑址最下层为北宋早期产品,皆淡青色釉青瓷。胎壁薄而坚硬,质地细腻,呈淡淡的灰白色。该时期以烧制民间用瓷为主,但也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征为贡品。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谓:“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出于此。”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兼理龙泉窑务。元?七年(10 *** )龙泉至青田的大溪大规模疏浚整治。水上交通的开发,使龙泉窑沿大溪从南区向东区延伸,为龙泉青瓷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宋:全国 *** 、经济中心南移,加之北方汝窑、定窑遭战争 *** 和越窑、婺窑、瓯窑相继衰落,南宋 *** 者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外贸,因之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窑场达260多处,遍布县境南区和东区沿溪一带。窑场最多最密、产品质量更优为大窑、金村与查田溪口一带,仅大窑村周围已发现南宋窑场28处,大窑村后有土名“官厂”地,民间传当时有“京官”住此监造青瓷。城东梧桐口村至武溪村有南宋窑址40余处。其时.龙泉青瓷产品远销国内外。元代:青瓷生产规模继续扩大,产品品种增多,器型增大。从南 *** 新安沉船及非洲发掘证明,此时龙泉青瓷外销量比宋时大幅度增加。龙泉境内瓷窑发展到330多处,大窑村仍为龙泉窑系中工艺造诣更高之地,是龙泉窑的支柱和骨干;在东区上严儿等村的元代窑址,还发现仿“哥窑”产品。从元大都遗址发现的元代龙泉青瓷和琉田(大窑村)、绿逸、源口、安仁口等窑址的元代残器釉下刻划纹饰中,有元代官府用文字“八思巴文”,说明除了大量的民窑外,已有部分官办或半官办窑场,烧制供奉朝廷器皿。后期,随着阶级矛盾和 *** 的加剧,严重影响着青瓷的生产。其时青瓷器的胎骨逐渐转厚且较粗糙,多数瓷窑在坯体成型以后未经很好修整,釉层减薄,器品釉色青中泛黄,造型也不及以前优美。明、清:明代,上述诸窑中的多数仍在烧制。洪武年间,《格古要论》载:“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盛产处器(青瓷)。”当时供奉皇宫、贵人用的器皿仍由“饶(景德镇)、处(丽水龙泉)等府烧造”。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正统年间(1436~1449)以著名匠师顾仕成为 *** 的作品,形制端正,釉厚色青,不少大型瓷品仍为国内外艺术鉴赏家所收藏。成化、弘治(1465~1505)以后,青花瓷兴起,加之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海盗侵略之路,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大窑村、溪口村一带瓷窑纷纷关闭,大白岸村至安仁口村一带瓷窑改烧民间通用青瓷,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窑数减至160多处。清初,窑场所剩无几。清中叶,仅剩南窖、瀑云埠头村、青溪孙坑村等地70余座窑。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唯孙坑村范姓窑技艺家传,坚持烧制至 *** 初期。盛极几个朝代的龙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 *** :清末民初,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罗古青瓷,继之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一方面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另一方面一批民间制瓷艺人开始研制仿造古青瓷。时有县城廖献忠、宝溪乡陈佐汉、张高礼、李君义等。 *** 24年,陈佐汉曾将仿制弟窑产品“牡丹瓶”、“凤耳瓶”等70余件。此时宝溪一带民间窑厂虽能仿制 *** 泉青瓷,但人数不多,工艺落后,成品率极低,釉色优劣不稳。
8、拜祖师爷在龙泉,哥窑弟窑的创始人章生一、章生二被后人尊为窑业祖师爷。过去在烧瓷的龙窑、鲤鱼窑的窑头,都张贴有“师父榜”。师父榜除祀师神位外,并附祀山神、土地、搬水童子、运水郎君。每逢农历初二、十六两日,瓷匠必须置办酒肉、茶饭、点香烛在窑头师父榜前祭祀,磕头膜拜,然后分食祭品,俗称“过日”。建窑建窑首先请风水先生择定吉地和黄道吉日才能开工建窑。开工时,要在窑地设祭礼神,以求烧出好瓷器。建窑日严禁儿童、孕妇人窑地,也不许有人挑粪桶从窑地前经过,以防触犯神灵,降祸于窑。祭窑农历七月十八日为祭窑日,俗传这一天是哥窑祖师章生一“窑变瓷器”制成的日期。届时窑匠要沫浴斋戒,在祖师爷的香案上放置用面捏成的童男童女,在窑头师父榜前设祭,点香烛跪拜,祈求祖师保佑烧出优美瓷器。窑场用膳窑工在窑场用膳不能说话,用膳时碗筷不能碰响桌子,也不能把筷子架在碗上。入窑入窑要择三、六、九的日期,并要祭祀祖师、山神、土地。在人窑的整个过程中要讲吉祥语,要严禁秽物经过,防止秽气入窑,影响烧窑。做窑福在龙泉不管是建瓷窑、瓦窑、炭窑时,在窑旁都要立“窑公”。开窑点火必先祭祀“窑公”,并备酒肴请师傅,即做窑福。
9、据考证,浙江丽水的龙泉、庆元、景宁三县人民早在八百多年前就掌握了人工栽培香菇的技术"砍花法"。而据传发明这一技术的是南宋龙泉龙溪乡龙岩村人的吴煜(因排行第三,民间尊称为吴三公)。文献最早记载"砍花法"技术是1200年修记的《龙泉县志》。几经转折,后由日本当时的林学家和菇类学家佐藤成裕转录于他写的《惊覃录》中,从而该技术传至海外。砍花法栽培这是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菇民特有的技术。日本国称为铊目法。其历史已达八百多年。直至1970年前,全 *** 干香菇几乎全部由该三县菇农所生产,但地域遍及南方11省、区。利用孢子的自然繁殖,获得相对稳定的产品,技术精髓在于“砍花”。中国称其为砍花法栽培。日本称为“铊目法”, *** 有人称为“刀目法”。所谓砍花法,即在树木休眠期,将适宜生产香菇的阔叶树伐倒,用特制的斧头在树干两侧砍上疏密、深浅均有严格要求的疤痕,使空气中的香菇孢子自然落入其间,萌发菌丝,长出香菇来。砍花法技术十分深奥,皮层厚薄、材质软硬、树种不同、树龄长短、林地干湿、气流强弱、伐木倒向等等的差异,在砍花深浅、疏密、 *** 上均有不同。以深浅而论,所谓“枫树半粒米,橄榄洋钱边”,可谓差之毫厘而全凭经验亦即手法所致。深了,树液流失太大,孢子难以定植;浅了,孢子不能进入形成层;砍花不慎,可造成一菇不出。后在实践中又发明惊蕈术,只要用斧头敲击木头香菇产量就能提高不少。菇民掌握其中奥秘,传媳而不传女!菇民们有特定隐语,俗称“山寮白”,一进菇山必用隐语!所以,中国之香菇栽培队伍长期局限于三县之内,值到 *** *** 香菇栽培才由段木栽培向袋料香菇全面转变,继而向全国推广!
二、龙泉市,被称为青瓷之都,有哪些美食小吃最为有名
龙泉市是著名的青瓷之都,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闽赣边境,也是著名的宝剑之邦,龙泉宝剑远名扬。龙泉历史悠久,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是著名的生态旅游区。除了这些之外,龙泉的美食小吃也很不错,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龙泉有哪些美食小吃不容错过。
生粉粿是龙泉市的一种特色小吃,也是龙泉市的一道地地道道的好菜。生粉粿是由红薯淀粉、肉末、胡萝卜、白萝卜等食材制成的食品。油而不腻,口味颇佳,是到了龙泉必尝的地方美味之一,每个龙泉人都喜欢吃,不少外地人吃完之后也是爱上了。
黄粿是龙泉的又一风情美食,对于很多龙泉人来说,过年必须吃黄粿,做黄粿是重要的年味之一。黄粿黄里透绿,晶莹如玉,比青瓷的梅子青的颜色要淡,比粉青又要深,看上一眼更能让人食指大动。黄粿清香柔韧,营养丰富,煎炒煮皆宜,是一道即可当主食又可作佳肴的美食。
安仁鱼头是安仁古镇最著名的一道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细嫩的肉质、浓厚的汤汁声名远播。安仁鱼头选用紧水滩库区出产的花鲢鱼,豆腐是当地的农家 *** ,必不可少的紫苏酱更是当地的秘制酱料,佐之以酒醋等调料,经煎、煮、加料调味而成,味道极其鲜美。
牛奶藤炖猪脚是龙泉的一道独特美食,相信不少龙泉人都是吃着这道美食长大的。牛奶藤即中 *** 千斤拔,所以在龙泉,这道美食也称为千斤拔炖猪脚。龙泉雾气、湿气十分严重,为了防雨湿,龙泉人发现牛奶藤的草 *** 既能治雨湿,又能补身体,于是就用它炖猪脚和土鸡蛋,所熬出的汤汁清香可口,又能防湿补神,深得当地人们的喜爱。
和菜是龙泉人春节餐桌上的常见美食,吃年夜饭时,可以少鸡少鸭,却唯独不可少和菜。和菜也是老一辈龙泉人心中家乡的味道,是到了哪里也忘不了的家的滋味。将腌萝卜、冬笋、海带、香菇、油炸豆腐、胡萝卜、生姜、大蒜苗等十数种素菜切成细丝,分别用素油炒熟,然后全部入锅稍炒拌即成和菜,色、香、味俱佳,又开胃健脾,节日时吃荤多了,吃点和菜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油老鼠是丽水地区的一种油炸食品,因为形状非常像一只老鼠,所以有了这个叫法。油老鼠在龙泉也是相当的普及,是传统的龙泉小吃,正宗的龙泉味道。先将面粉搅成糊状,摊平,包入萝卜丝、肉末、葱等馅料,做拢成老鼠状的饼,然后轻轻放入油锅里滚炸,炸至金 *** 时即可出锅。趁热咬下一口,香味扑鼻,松脆爽口,清淳甘辣,令人吃了还想吃。
以上6道龙泉美食小吃你都吃过吗?是不是你也很喜欢这6道龙泉美味?你还吃过哪些龙泉美食小吃?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我是孤尘 *** ,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不断更新的动力!
三、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自古人文昌盛,旧为“浙水东文献之邦”,史称“衣冠文物甲于诸邑”,被誉为“处州十县好龙泉”,是著名的中国青瓷之都、中国宝剑之邦、中华灵芝之一乡和世界香菇栽培发源地。全市面积3059平方公里,人口29万,辖8镇7乡4个街道444个行政村12个社区。
龙泉历史悠久,是剑瓷世界驰名的文化之名城。龙泉在 *** 就有人类活动,于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置县,1990年12月撤县设市,青瓷文化、宝剑文化、香菇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陶瓷文化历史名城和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龙泉宝剑始创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而成为“中华之一剑”。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宋元,以“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的哥、弟窑瓷器享誉海内外,其中“哥窑”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宋代五大名窑。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双双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名录”,成为迄今为止全球唯一入选“人类非遗”的陶瓷类项目。“2012年龙泉黑胎青瓷与哥窑论证会”认定:文献记载的哥窑就在浙江龙泉。龙泉也是中国香菇文化的发源地,人工栽培香菇的祖师爷“吴三公”是原龙泉龙岩村人,龙泉人何澹被称为“香菇文化之父”。自古以来,龙泉英才俊贤辈出,宋朝天圣至咸淳251年间,龙泉一县就出进士248名,是中国科举史上的一大奇观;宋代永嘉学派主要 *** 和集大成者叶适、南宋诗人叶绍翁均为龙泉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祖居地也在龙泉。
龙泉山清水秀,是生态全国领先的养生之福城。龙泉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浙江省生态市和浙江省园林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级别为优,主要生态指标处于全国前茅,被誉为“中国生态之一市”(县级市)。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2%,绿色覆盖3000平方公里,为浙江省更大的林区县(市)和第二大竹乡,被称为“浙南-”、“天然氧吧”,拥有林业用地398万亩,林木蓄积量1745万立方米,植物种类1800余种,年产商品材26万立方米,四项指标均居浙江省之一;200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报告》显示,龙泉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所有县(市、区)中排名第八,全国县级市排名之一;2007年龙泉空气质量在浙江省排名之一;2011年龙泉生态环境状况指数(IE值)高达106.2,列浙江省之一,城区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4860个,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龙泉水流三江,是山为长三角之巅的旅游之热城。境内山峦叠嶂、溪流纵横、风光秀丽,是浙江省钱塘江(乌溪江)、瓯江以及福建省闽江三江源头,全市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0座,其中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主峰黄茅尖海拔 1 *** 9米,为“-之一高峰”,也是长三角更高峰,保护区内保持了原始森林风貌,被誉为“野生动物的乐园、珍稀植物的天堂”和“华东古老植物的摇篮”。全市有五级旅游资源单体4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8个, *** 旅游资源单体30个,是“中国生态旅游更具魅力城市”。龙泉窑大窑窑址、青瓷博物馆、宝剑博物馆、青瓷宝剑苑、中国青瓷小镇等是文化旅游著名景区,披云山、昴山、天平山以及仙宫湖等均是生态旅游胜景。同时,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香菇、 *** 、灵芝及灵芝孢子粉、竹笋和高山蔬菜等都是旅游名品。
龙泉活力迸发,是日益崛起浙闽赣的发展之新城。龙泉是浙西南交通枢纽,素有“瓯婺八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是浙江进入江西、福建两省的主要通道。而今,随着丽龙高速、龙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龙浦高速开工建设,我市的高速公路已全面融入长深、京台全国高速网;衢宁铁路(浙江衢州至福建宁德)已纳入国家规划,项目前期正加快推进;杭广高铁(杭州至广州)正在酝酿论证,龙泉已进入“新高速”和即将进入“新高铁”时代,成为北上融入长三角,南下承接海西区的重要“节点”。近年来,龙泉发挥生态、文化、资源等自身优势,紧抓机制 *** 、特别扶持、产业转型升级等新优势,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顺势而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先后成为中国汽车(空调)零部件制造基地、全国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市)、中国 *** 之乡、全国林权 *** *** 示范县(市)、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市)。成为浙江省山区科学发展综合 *** 试验区,正全面开展全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 *** 试点、全国农村金融 *** 试点和国家扶贫开发综合 *** 试点。当前,龙泉正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全市干部群众正以 *** 的 *** 精神为指引,围绕“绿色崛起、科学跨越”的战略总要求,坚持走“ *** 创新、借力发展、特色竞争”的新路子,奋力打造“区域经济更具竞争力、机制体制更具创新力、发展主体更具创业力、社会进步更具精神力”、“居住在龙泉更有安全感、生活在龙泉更有幸福感、工作在龙泉更有成就感、走出龙泉更有自豪感”的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活力龙幸福泉”。
2021年4月,2021浙江53个县市综合指标排名出炉,龙泉市位列第43。
2021年1月,龙泉市上榜“2020年度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位列第 *** 名。
2021年1月,龙泉市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4 *** 景区城。
2020年12月,2020中国无霾县排行榜发布,龙泉市位列第21名。
2020年11月,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龙泉市位列第93名。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龙泉市榜上有名。
2018年8月,龙泉市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8年,龙泉市入选2018年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实施县。
2016年1月,住房和城乡 *** 命名龙泉市为2015年国家园林城市。
关于龙泉 *** 之乡和木耳之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