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之乡,黄陂最美乡村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7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黄陂之乡,以及黄陂最美乡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黄陂区旅游资源
  2. 黄陂区基本概况
  3. 黄陂区的行政区划
  4. 黄陂区的文化

一、黄陂区旅游资源

黄陂区,武汉市的瑰宝,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三千五百年的商代遗址盘龙城,被誉为“大武汉城市之根”,是历史的见证。木兰山、木兰湖、清凉寨、木兰天池和素山寺等自然景观,以及日、月、星湖构成的947平方公里木兰八景生态旅游区,被誉为“武汉的后花园”。这里有宋 *** 学家程颐、程颢的遗迹鲁台“双凤亭”,以及众多承载历史人文的名胜古迹。

黄陂区的旅游设施完善,是中国中部更大的城市生态旅游景区群,拥有7家国家AAA *** 景区,位居全国区县之首,2家3 *** 景区,以及清凉寨樱花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区内星级农家乐众多,如五星级休闲农庄,体现着高标准的旅游服务。木兰生态旅游区已形成“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可一次 *** 接待1.5万名游客。

2012年,黄陂区接待游客803.5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20.08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黄陂区文物资源丰富,有26个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如盘龙城遗址展示了3500多年前的建筑技艺。此外,鲁台山古墓葬、双凤亭等历史遗迹也各具特色。

木兰山是黄陂的标志 *** 山脉,以其 *** 圣地和花木兰传说闻名,而木兰湖、木兰天池等景点各有千秋,满足了游客对山水、森林、草原和古石的向往。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黄陂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探访。

黄陂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故事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木兰景群”,如木兰山的壮丽、木兰湖的静谧等,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丰富的特产如黄陂三鲜,展现了该区的美食文化。而物产资源的丰富,如农作物、动物和植物种类繁多,为黄陂的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黄陂区,地处中部地区更大城市武汉市北部,区域面积2261平方公里,约占全市的1/4;人口111万,是武汉面积更大、人口最多的区。现辖19个街乡镇场,611个村(队)、45个社区。黄陂有1430年的建城史。黄陂人杰地灵,文化璀璨。“九佬十八匠”遍布五湖四海,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享有“楚剧之乡”、“泥塑之乡”、“武术之乡”的美誉。武汉市黄陂区是湖北之一台乡,第二侨乡。黄陂区与武汉市中心城区一水相依,五桥相连。截至2012年底,黄陂已创建了七个国家4 *** 旅游景区,位列全国区县之一;荣获‘全国的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境内三大知名文化源头汇集,盘龙城文化,木兰文化,二程文化。

二、黄陂区基本概况

黄陂区,位于中国湖北省东部偏北,隶属于武汉市,因其丰富的历史、 *** 传统、农业资源和新兴发展而备受瞩目。作为湖北之一台乡、第二侨乡和中国泥塑之乡,黄陂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建县以来,已有超过1400年的历史。1983年,黄陂从孝感地区划归武汉市,1998年成为行政区。

黄陂与武汉市中心紧密相连,交通便利,五桥相连。全区面积2261平方公里,是武汉市面积更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常住人口约为90万,下辖19个街乡镇场和众多村落社区。这里被誉为“无陂不成镇”,“九佬十八匠”的民间技艺遍布各地,文化积淀深厚,如殷商盘龙城文化,以及由花木兰故事衍生的木兰文化,后者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 *** 苏区,黄陂拥有光荣的 *** 历史,木兰山区曾是红军第七军的诞生地, *** 第五师的指挥中心。在大 *** 、 *** 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黄陂有众多英雄儿女为 *** 献身,是湖北省和武汉市的重点扶持地区。

农业是黄陂的重要支柱,拥有80万农业人口,80.5万亩耕地和104万亩林地,被誉为农业大区。发展特色农业如芦笋、小龙虾、茶葛和乡村休闲农业,已形成特色基地,并被评为多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北部的木兰生态旅游区,被誉为武汉的“后花园”,旅游业发展迅速,是湖北省旅游强区。

黄陂区还处在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拥有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以及众多大型物流设施。近年来,黄陂以 *** 为指导,积极转型,经济快速发展,正向新型城区迈进。

气候上,黄陂属 *** 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土地资源丰富多样,耕地和林地占主导,水利资源丰富,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黄陂区,地处中部地区更大城市武汉市北部,区域面积2261平方公里,约占全市的1/4;人口111万,是武汉面积更大、人口最多的区。现辖19个街乡镇场,611个村(队)、45个社区。黄陂有1430年的建城史。黄陂人杰地灵,文化璀璨。“九佬十八匠”遍布五湖四海,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享有“楚剧之乡”、“泥塑之乡”、“武术之乡”的美誉。武汉市黄陂区是湖北之一台乡,第二侨乡。黄陂区与武汉市中心城区一水相依,五桥相连。截至2012年底,黄陂已创建了七个国家4 *** 旅游景区,位列全国区县之一;荣获‘全国的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境内三大知名文化源头汇集,盘龙城文化,木兰文化,二程文化。

三、黄陂区的行政区划

1、1949-1958年,武昌县沙口乡划入黄陂。黄陂滠口区金银滩、胡家栋、姑嫂树三村及谌家矶乡、接金乡划入东西湖区、江岸区。

2、2001年,撤销环城街道、鲁台街道,并入前川街道;撤销甘棠铺街道、六指店镇,合并设立六指街道;撤销泡桐店镇,并入李家集镇;撤销土庙镇,并入祁家湾街道;撤销长堰镇,并入王家河镇;撤销研子镇,并入罗汉寺街道、木兰乡;撤销石门乡,并入长轩岭镇。

3、2015年,黄陂区辖15个街道、1个乡、1个场、3开发区,67个社区,5 *** 个村。

4、分别是:理学之源--前川街道、临空新城--横店街道、建筑之乡--罗汉寺街道、鱼米之乡--滠口街道、交通要道--六指街道、航空之地--天河街道、滨江绿谷--武湖街道(湖北黄陂 *** 农民创业园)、舞龙之乡--祁家湾街道、王河水乡--王家河街道、养生圣地--长轩岭街道、泥塑之乡--李家集街道、木兰故里--姚家集街道、茶乡古镇--蔡家榨街道、 *** 新街--三里桥街道、避暑天堂--蔡店街道、总统故里--木兰乡、良种之源--大潭原种场、道佛圣地--木兰山风景区、购物天堂--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府河明珠--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武汉临空经济区)。

四、黄陂区的文化

1、 2014年,黄陂区共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项、省级14项、市级16项,区级61项。享有“楚剧之乡”、“泥塑之乡”、“武术之乡”的美誉。黄陂“九佬十八匠”遍布五湖四海,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民间文学木兰传说、曲艺湖北大鼓、和戏曲楚剧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陂泥塑、黄陂民间彩词、高跷故事亭子、黄陂榨油技艺等14项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民间技艺黄陂三鲜等16项入选市级非遗保护名录。

2、木兰武术已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世纪80年代,黄陂区武术大家根据历史文献整理的木兰拳问世,被中国武术院正式确认为中国武术第130种拳种。

3、黄陂榨油技艺起于明嘉靖年间,在当地延续了400多年。已列入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黄陂木版年画为民间画匠、雕刻匠、印刷匠纯手工工艺制品,作品产生于一匠多艺 *** 或多匠 *** 作而成的简易家庭作坊。

5、黄陂泥塑:唐贞观年间,泥塑艺人即开始塑制寺庙、观中供奉的神像。汉阳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和木兰山的神像就是它的传统 *** 作。归元寺五百罗汉是湖北黄陂王氏父子用九年时间塑成的。黄陂是中国的雕塑之乡之一。

6、湖北大鼓起源于湖北黄陂,是一种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和黄冈一带的说唱艺术,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1950年为“湖北大鼓”定名的鼓王王鸣乐先生就是黄陂人。半个多世纪以来,黄陂陆续走出了陈谦闻、张明智等几代湖北大鼓传人,把这种曲艺形式传承至今。2007年,黄陂的非遗项目“湖北大鼓”成功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7、楚剧是湖北黄陂、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原称黄陂花鼓戏、黄孝花鼓,西路花鼓戏。由民间划莲船等艺术形式演变而成。楚剧是湖北省 *** *** 剧种之一,具有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等特色。演出剧目,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和传统故事。楚剧重唱工,特别是传统折子戏,多为二唱到底,唱腔用迟腔,优美动听。百余年来,楚剧久盛不衰,造就了一批遐迩闻名的名演员。李品三、李小安、江秋屏等。黄陂话即武汉市黄陂区方言。属鄂东楚语 *** ,历史悠久,直白易懂,为武汉市非物质遗产。

8、黄陂话属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交界处,兼有两个官话区的特点,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41个韵母和6个声调,楚方言词遗存较多,保留了古汉语中古去声的声调特征。 2014年,黄陂举办木兰山登山节和全国山地户外挑战赛等导向 *** 全民健身活动10项次,参加人数达18000余人。节庆活动丰富多彩,黄陂区还成功举办第四届木兰 *** 花节、第14届木兰旅游文化节、第5届“汉交会”,首届武汉赏花节,木兰草原风筝节等活动。黄陂武湖建成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等。

9、玩灯流行于武汉黄陂区特有的叫法,玩灯在黄陂是指集“舞狮、舞龙、彩船、竹马、黄陂长堰走高、鱼灯、蚌壳精”等于一体的一种庙会。牌子锣鼓、墨龙灯、竹马、高跷故事亭子都为黄陂特色灯会形式。全区270个行政村976个自然湾,有龙灯525条、狮子970个、彩船45只。

10、僵狮子是一种流行于湖北的武汉黄陂和孝感两地一带元宵节的民俗活动,是一种舞狮的游狮活动,尤其以武汉黄陂的僵狮子最为有名。

黄陂之乡,黄陂最美乡村-第1张图片-

11、木兰庙会,每年农历八月初一,是木兰庙会的之一天。木兰庙会是木兰山传统民俗活动,其历史可上溯至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通常有十万香客游客参与庙会。

OK,关于黄陂之乡和黄陂最美乡村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黄陂 乡村 最美 陂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