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论道成语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分说的成语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坐而论道的意思
1、成语解释:论道:谈论道理、学说、主张。坐着谈论各种事理。形容脱离实际;空谈理论。
2、成语出处:《周礼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3、成语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4、近义词:纸上谈兵 徒托空言
5、反义词:身体力行 事必躬亲
6、成语例句:有些人只会坐而论道,而不办实事。
二、讲经论道是成语吗
1、综述:讲经论道不是成语,讲经说法才是成语。
2、[成语解释]讲传 *** 经典,宣扬 *** 教义。亦指引经据典地谈说议论。
3、[典故出处]《 *** 记·南游记》之一回:“到今日来,灵山兴旺,今十大 *** ,讲经说法。”
4、[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引经据典的谈说议论
5、[成语解释]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6、[典故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引经据典了。
7、[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谈话与写作方面
三、论道经邦是什么意思论道经邦的解释
1、论道经邦拼音 [ lùn dào jīng bāng ]
2、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3、成语基本释义: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感 *** 彩 ]中 *** 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论道经邦近义词
4、《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
5、明公以明聪杰出之资,任馆阁清华之地,穷金匮石室之藏,豫论道经邦之略。★清·刘大櫆《与李侍郎书》
四、论道经邦的意思论道经邦的解释论道经邦接龙
1、成语发音:lùn dào jīng bāng
2、成语解释: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3、成语出处:《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
4、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5、成语例句:明公以明聪杰出之资,任馆阁清华之地,穷金匮石室之藏,豫论道经邦之略。★清·刘大櫆《与李侍郎书》
五、含有论字的成语有哪些
论指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包含论的成语有什么呢?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论字成语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 l&ugr *** e;n ] 1.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2.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3.学说,有 *** 的主张: *** ~。 4.看待:一概而~。 5.衡量,评定:~罪。~功行赏。 6.按照:~件。~资排辈。 7.姓。
[ lún ] 1.古同“伦”,条理。 2.〔~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古同“抡”,挑选。
置之弗论迂谈阔论论道经邦谈天论地拔剑 *** 论今说古大发议论大发谬论虚论高议议论纷纭论长说短存而不论数短论长谈古论今持平之论崇论谹议诛心之论论短道长数白论黄道长论短违心之论同日而论议论风发一概而论长谈阔论争长论短谠言嘉论
1)违心之论:与内心相违背的话。
3)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4)虚论高议: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
5)凿空之论:空泛而没有根据的言论。
6)言论风生: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7)要而论之: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8)一概而论: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 *** 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9)一褱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 *** 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同“一概而论”。
10)一偏之论:偏于一面的议论。
11)争长论短: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13)争多论少: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14)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15)诛心之论: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16)直言正论:正直公道的言论。
17)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18)樽酒 *** :一边喝酒,一边议 *** 章。
19)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20)讲古论今:谈论古今事情,形容话题广泛。
21)较武 *** :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 *** 章。
22)经邦论道: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23)就事论事:按照事物本身的 *** 质来评定是非得失。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
24)闳言高论:指博大高远的议论。
25)纪纲人论:纪纲:纲法, ***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1)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2) *** 受赏: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3) *** 行封: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4)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5)论黄数白: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6)论短道长: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同“论长说短”。
7)论今说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8)论列是非: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9)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10)论世知人:犹言知人论世。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11)论心定罪: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12)论议风生: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13)论资排辈: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根据资历深浅、辈份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14)阔论高谈:阔:广阔;高:高深。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略迹论心: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
16)论辩风生: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17)论长道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18)论高寡合: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19) *** 封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20)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21)粲花之论: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22)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23)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24)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25)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2.论开头有什么四字成语
4.关于“一”的成语大全
六、坐道而论的成语
1、坐而论道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含义是坐着谈论各种事理,形容脱离实际,空谈理论。
2、这个成语出自《周礼·考工记序》,后来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空谈理论的代名词。坐而论道与“纸上谈兵”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形容说而不做,后者侧重于形容不切实际。
3、坐而论道,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成语。它描绘了一种状态,即人们坐在一起,高谈阔论,探讨各种理论、观点和哲学。然而,这种行为有时却忽略了实践的重要 *** ,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4、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中,我们时常看到坐而论道的现象。人们花费大量时间在讨论、思考和理论上,却忽视了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的重要 *** 。事实上,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检验理论的正确 *** ,并获得实际的经验。
5、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摒弃坐而论道。在某些情况下,理论研究和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它们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并为实践提供指导。因此,关键在于找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平衡点。
6、坐而论道之所以有时会陷入空谈,往往是因为缺乏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了解我们所谈论的理论是否可行,是否具有实际效果。在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预料之外的情况和挑战,需要我们灵活应对,不断调整和完善我们的理论。
7、此外,坐而论道有时也忽略了每个人的独特经验和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视角,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通过分享和交流,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示,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理论和实践。
8、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挑战帮助我们成长并提升我们的理论。因此,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它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来完善我们的理论和思考。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让坐而论道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活动。
七、论道经邦的意思
1、成语发音:lùn dào jīng bāng
2、成语解释: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3、成语出处:《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
4、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5、成语例句:明公以明聪杰出之资,任馆阁清华之地,穷金匮石室之藏,豫论道经邦之略。★清·刘大櫆《与李侍郎书》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论道成语和分说的成语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