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镇远龙舟之乡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镇远县江古镇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贵州行之六(镇远古镇)
1、 这天上午,作别风雨桥,离开了西江千户苗寨。想起徐志摩先生的那首诗,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2、 车行两小时左右,到了镇远古城。在进城前的服务区里,吃了旅行团安排的最后一次团餐。这次团餐,吃得不错,导游还送了一瓶贵州的酱香白酒,口感,相比较其他酱香酒,有些轻柔,据说和茅台还有些渊源。
3、 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史书云: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因地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据之非常重要,故名。自秦昭王两千二百多年前建县以来,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一脚踩着云贵高原,一脚涉入滚滚长江,曾是中国古代南方水上丝路的中心驿站,连接中原与西南边陲最重要的军事孔道,因武而建,因武而兴,因武而商,亦因武而商成为中国历史上名躁一时的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国内陆最早的 *** 城市、 *** 城市。
4、 在这里,战火硝烟相伴丝竹曼舞,有铁血将士的激扬,有苗歌的婉转,有战鼓的铿锵,有侗族大歌的悠扬。在舞阳河畔,仿佛还能依稀听到,垣上兵戈相击的激越与河畔商贩悠长的叫卖遥相呼应.....
5、 特别是在 *** 战争时期,既是 *** 后援物资和兵员集散(结)的大枢纽,又是大兵屯集,将军们际会伐谋的军事雄关,镇远作为一个主要的战略支撑点,在湘西会战中发挥了重要的、独特的作用,致使日军兵败湘西。
6、 舞阳河航运、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当时构成了 *** 物资运输的水陆空三大通道,历史上,舞阳河平均宽130米,流量很大,是中原连接云贵的中国八大水路之一。载重20——30吨的舟楫上通旧州,下达常德、长江。当年,盛极一时的镇远港内,大小码头近20个,经常停在城关河面上的大小船只,多达二、三百艘,年吞吐量数万吨。 *** 爆发后,由于大批工厂、学校、工厂内迁过镇远,尤其是部队频繁过境,大量的人员和军需物资需要抢运,舞阳河航运特别紧张。城内的船只有限,远不能满足需要,镇远当时动员了全县农村沿河两岸的木船,包括少数民族的木筏子也汇集起来,投入抢运。
7、 由此可见,镇远人善于造船,又善于划船,龙舟之乡,实至名归。我看过央视的《走遍中国》,专门有一集,拍摄的就是镇远龙舟,对于片中选拔赛龙舟队员的方式扒船,很有印象,那拔的才是真正的河。
8、 赛龙舟,在镇远被称为龙舟戏。估计,端午节在这里的盛大,可能不亚于过年。
9、 舞阳河承载了这个古镇的记忆,积淀了这个古镇的传统和文化,又是这个古镇最重要的景观,背山依河的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依洞傍崖,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画栋雕梁,青瓦红墙,错落有致,曲径回廊,庭院幽静,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下吊"、"借用"、"附岩"、"嵌入"、"筑台"等多种工艺,使其呈现“洞中建楼"、"楼中藏洞"、"欲露先藏"、"欲扬先抑",底层吊脚,阁楼悬空的独特风格。有一位建筑学家曾说:积麦山洞窟群举世闻名,青龙洞在依山而建直上山顶这一点上可与之比高;山西悬空寺蜚声中外,青龙洞在建筑艺术的精湛上较之更胜一筹。
10、 青龙洞还把儒、释(佛)、道三教融汇在一起,建筑之间也十分合谐协调。相传张三丰曾 *** 于中元洞内,至今还留有他下榻的仙人床、包袱、雨伞和练丹炉。张三丰认为,儒、释、道三教,创始人虽然不同,然学说都称之为道,目的都是为了克己利人,是相同的。可谓,"教虽分三,道乃归一",所以青龙洞供老君,圣人殿供孔子,还有 *** 的观音殿、玉皇阁等均在一起,相安无事,香火相连。
11、 舞阳河上建有祝圣桥,也有800多年历史了。第3孔第4孔之间,建有三层穿斗式,三重檐,八角攒尖,青筒瓦顶楼阁,名称"魁星阁",又称"状元楼"。上有楹联,“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搓撑头出;劈天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横批是:“河山柱石”。楼阁坐东面北楹联是:“人上翠微梯,蓬岛春聆天尺五;客来书画舫,桃花流水月初三”。横副是:“云汉天章”。
12、 现在回想起来,这次贵州行,在镇远的行程有点敷衍和潦草了。因为下雨,担心山路不好走,老妈怕滑倒,我又惦记着为次日的攀登梵净山保留体力,没有去青龙洞游览。
13、 相比较西江千户苗寨和凤凰等古镇,镇远的商业化程度属于偏轻。但导游恰恰带我们去了商业化痕迹最重的地方,也不怪他,因为去有南方“悬空寺”之称的青龙洞。沿着舞阳河走,是最便捷的路线。河边是大大小小的客栈、酒吧、咖啡厅,又有点像西塘。 不过,除了这两条街道之外,镇远还是保留了更多的原生态和市井烟火气,镇中的住民似乎看淡了世事烟云,显得淡泊清净,达观坦然,就像这个镇的太极图布局。
14、 传说,修建祝圣桥时,河中淤泥甚厚,地基成了困扰工匠的难题。张三丰路过,从集市里买了些豆腐,扔进河里,化成了青石板,解决了这个难题,可谓,大道至简。
15、 这里还保留着完好的八大戏台,八大会馆。可惜,行程匆匆,都没有来得及去。
16、 我想,这是一个发呆的好地方,是一个需要慢慢品味的去处,这些,遗憾,就待下次。
17、 略带遗憾的旅程尽管不完美,但意犹未尽较过犹不及,或许,更好。
二、镇远介绍
1、镇远位于贵州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古为水陆交通要冲,有“湘黔咽喉”、“黔东重地”之称。从陆地,可深入贵州腹地与云南,直达 *** ,是通往东南亚古驿道上一个重要驿站;水路连接沅江,进入洞庭湖
2、后,顺流而东,可达沿海;若弃舟登岸,向北可到京师。镇远是国家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3、早上起身,文正秀习惯地靠在门前向远处眺望。文家住在镇远城北九曲岗上的四官殿内,这里应该是城里观景的更佳地点,(音“舞”)阳河水将镇远城一分为二,河面上,早起的摆渡人摇起了双橹,县城龙舟队的队员
4、们正在训练,隐约还看得见河边早起垂钓的人们,石屏山脚下的老四合院里也燃起了炊烟。殿里供奉的是战国时的四大名将:吴起、廉颇、王翦、李牧,四官殿因此得名。四官殿被划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后,他们一家四口住进了四官殿,每天的工作是打扫四官殿的卫生,收入从门票及香火钱中提成。
5、“一天才两三个客人,2元的门票,这点收入还不够吃饭。”文正秀抱怨着炎热的天气,“冬天上山的人要多些,观音菩萨生日时最热闹。”四官殿的门口,除了文物保护条例,还挂了块殿内菩萨们的生辰 *** ,提醒着拜佛进香的善男信女们。
6、四官殿建在九曲岗的悬崖之巅,惟一的小路从大殿底层穿过,经过一道碉楼式的砖石拱门,可以直登石屏山顶。镇远城东、西、南三个城门都是水头,而四官殿前的北津关却是惟一的陆上关卡。
7、陪同我们的胡弘是县文管处的副所长,在经过北津前门时,胡弘伸开双臂量了一下城门的宽度,“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小的城门了”,他旋即掏出一卷尺测量起来:城门高4·9米,宽5·4米,拱洞最矮处2·1米,门
8、洞深3·2米。胡弘 *** :“不知能不能申报吉尼斯纪录?”我们一下子被他的认真劲逗乐了。
9、民间传说,居心叵测的人进入镇远城,必须先过了这四官的“关”,四官殿因此又被看作镇远的守护神。
10、其实镇远城的守护神又何止这战国四将呢?镇远兴起于元朝初年,从一个军事 *** 演变而来,城内武将的遗址可谓比比皆是。中河山东侧有“令公庙”,城东有“吴王洞”,府城头牌街有“邹公祠”,卫城西部有“和公祠
11、”,府城兴隆街上还有“苏 *** ”……这些大大小小的将军,或是在战争年保卫过镇远,或是名声显赫的军事人物,一旦被立祠纪念,不但成为镇远历史的一部分,也成了镇远的守护神。
12、镇远分卫、府两城,均依山势而建。镇远先有卫城,后建府城,这是其军事地位所决定的。据记载:从元初置镇远沿边溪招讨司之后,镇远成为“滇黔锁钥”的军事重地,到清康熙以前,镇远屯兵2220名,咸丰、同治
13、年间,驻军人数多达两万余人。为了保证军需供给,大批商人涌入镇远,仅在1850年—1882年的三十来年间,迁入镇远的商业客户就有2062户。商人们带来了汉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镇远的发展。
14、 82岁的梁鼎解放前曾出任过阳镇的副镇长,老人说:“镇远城里的会馆大都建于清初,著名的有江西会馆、福建会馆、 *** 会馆、两湖会馆、两广会馆等,号称‘八大会馆’。会馆里的戏楼一唱就是一两个月。”
15、福建会馆就是镇上的天后宫,这是一座远离大海的 *** 庙。现存的天后宫,虽带有山地建筑的特点,却又秉承了闽南建筑的特征,其大殿内的一副窗雕异常繁复绮丽,而殿脊上的泥塑“二龙抢宝”,更是采用了空雕的技艺
16、。宫内有戏台、客房、厨房,而且还有瞻望水运情况的临河眺台。每逢 *** 生辰,这里都举行大型的庙会。
17、在镇远城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有过20多个码头,目前仍在使用的有大河关码头、禹门码头、城隍庙码头、天后宫码头、米码头等12座,府城的每条古巷都对应着一个古码头,复兴巷对应的是城隍庙,仁寿巷对
18、应的是新码头,四方井巷对应的是古渡口大码头。解放后,老街老巷的名称大多改得新潮时髦,可镇远人仍然依习惯称“头牌”、“二牌”、“三牌”。而城中的地名如镇西关、北津门、周街卡、上北门卡等,也大都带着过去
19、镇远航运业极盛时期,阳河上停满了往来船只,船到码头,船工们可以到各省开设的会馆戏楼里听《岳飞传》、《杨家将》,也可以到河坝上对山歌。
20、航运业的衰败,使镇远城一时陷入了一种无所适从的尴尬。住在杨家大院的刘开元还清楚地记得自己30年前在航运社跑船的日子,“船过老鸦滩时,我们一把把地将糯米粑向空中抛,那河滩上的老鸦(乌鸦)应该有几百
21、只吧,如果老鸦将糯米粑都叼了去,说明我们这一趟船能平平安安地返航。那时候,我们门前阳河还可以跑40吨的大船。”他所说的老鸦滩是沅江上游的清浪滩,从贵州镇远起锚,经沅水,入洞庭湖,跑船的人提起这十里
22、长滩,没有不摇头的,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先是镇远通了火车,后来下游的电站建成后,这水再跑不起大船,船卖了,航运社也解散了。
23、望着眼前静静流淌的阳河水,刘开元不愿再提往事,“总之,我们跑船的这一帮老家伙日子都过得挺苦”。
24、住在四方井巷的傅舜德是傅家的第七代传人,当年祖辈从江西一副货郎担挑到镇远定居下来,“赚了点钱,转行做桐油生意,后来在大码头边建起了自家的裕盛老行,主要是存放过往货物。”如今在县城建局工作的傅舜德
25、说:“祖辈人靠着眼前的阳河发了家,给我们留下这幢老四合院。祖屋的顶楼至今仍是双层楼板,当年老行里的贵重货物大概就堆放在家中。”
26、老屋从建成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傅家历经七代,一直住在这套老四合院里。四合院分前院后院两部分,阳光透过天井洒在老宅的一扇扇工艺精致的花窗上。
27、傅宅是我们走访的数十个民居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家,老宅里的家具多是明清时期购置的,桌子是明朝的,几张太师椅是清朝的,二张琴凳也是清朝的东西,还有一张清朝的“百子床”。傅开着玩笑说,“我们家是几代单
28、传,好像与老 *** 的意思不相吻合。”老宅里如今只剩下老夫妻两人,傅的子女都去了省城贵阳工作。
29、傅家老宅的这几扇窗子上共有400多个雕花图案,远看窗花的雕刻遵循了传统技法中的对称原则,而实际每一朵花,每一个动物图案都有细微的差别,也就是说每个图案都不重样,老傅解释道:“镇远的木雕与石雕工艺
30、图案造型不求细腻,线条圆润、浑厚,造型上多憨态可掬,而我们家中的这几扇窗的图案以精细见长,其中受苗族刺绣、挑花等艺术的影响,图案多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
31、因为防潮方面的原因,老傅在老屋的改造中也采用了现代的地砖,“主要是房子太潮湿,家具脚都泡朽了。”而他巧用心思改造的卫生间曾被来此参观的古建专家称赞:“老城区里的地下通水 *** 是很考究的,卫生间的化
32、粪池巧妙地利用了天井中的下水通道进行处理,再汇入古巷的下水道。”
33、傅家大门上的几块裙板在“ *** ”中被毁,神龛也只剩下一幅残破的对联,老傅请了福建师傅在家中做了一个多月,将几块裙板恢复了。
34、在复兴巷的入口处,傅指着一堵封火墙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傅家祖辈开办的堆栈, *** 商人们存放大宗货物,也算是现代意义上的仓储公司吧。”墙上“裕盛老行”四个大字依稀可辨,可无论是堆栈还是仓储公司都早
35、陪同我们的胡弘不仅是个镇远通,而且堪称县里的古建筑专家,一进青龙洞,胡弘来了劲。“那一年,从北京请来的古建维修专家祈英涛先生在青龙洞讲课,短短几天课,涉及到的建筑构件名称有数百个。如果把青龙洞所
36、有的建筑手法、构件名称编辑成册,抵得上半部《建筑辞典》。古建专业的 *** 来这里实习,不用上课,不用看模型,在中河山上多转几圈就入门。”
37、胡弘的介绍中有对家乡的感情,不过,当我们随着胡弘一路走来,不由得为眼前一座座飞檐翘首的建筑拍手叫绝。
38、青龙洞在城东中河山腰宽约80米、长约300米的悬崖地带上,30多座靠崖连洞的建筑依山而立直至山顶。远远望去,这些飞檐翘翼、青瓦红墙的殿阁就像是挂在山崖上的壁画,它与石崖、溶洞、古树、藤萝融为一体
39、,自然天成。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建筑群,整座中河山及环山流动的阳河都是青龙洞存在的环境空间, *** 、洞穴、远山近水、炊烟、行船都是青龙洞的借景。
40、青龙洞建筑是镇远古城建筑的精华,它是由青龙洞、 *** 洞、中元洞、万寿宫、祝圣桥等古建筑群组成。胡弘一路指点着其中的玄妙之处:“因为是顺应山势而建,讲究的是如何计算建筑的支点,每一座建筑都是独具匠心
41、。殿寺贴山的部分,半楼以 *** 为楼板,半楼悬空;吕祖殿里底层是吊脚楼,正面是阁楼,后半部干脆就在岩洞中;老君殿的12根立柱,有7根是在凹凸不平的 *** 上,而一栋建筑中竟然巧妙地做出三种檐式……而这一切都
42、是依照万寿宫山门石坊上的两块砖雕重现原貌的。”
43、那两块宝贝砖雕,是各长120厘米、宽40厘米的青砖,微缩了青龙洞、万寿宫、中元洞三组古建筑群全景,是立面约1万平方米面积的八千分之一。在“ *** ”浩劫中,青龙洞也未能幸免。后来主持修复工程的县文化
44、局长陶钟麟感叹:“多亏了那两块砖雕!其雕刻手法有微雕、圆雕、浅浮雕,算是砖雕艺术中的珍品。”
45、遗憾的是,修复后的青龙洞加了少量耀眼的琉璃瓦。而原先青灰的瓦面土红、褚石相间的柱、墙、门窗,白瓷点缀的正脊、翘角,黑底金字的匾额、楹联,与山上的岩洞、植被,才是相映成趣的啊。
46、镇远人好客,古巷里老宅大门终日敞开着。对于推门而入的外地人,主人家总会递过张小板凳,闲时,陪你天南地北地聊,决不会因你的擅自闯入而面露不快,更不会因为门前挂了块“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而借机敛财。
47、在城西的黄家,神龛上的牌位很耐人寻味,“天地君亲师”的两旁密密麻麻地写着四官 *** 、文武曲星、福禄财神、灶王府君、观音大士、杨泗将军等牌位。向主人家一一请教,原来镇远人是有神便供,越多越好。
48、在冲子巷口遇到一家人正在烧香,凑过去一打听,主人家热情地解释关于“金龙王”与“龙 *** ”的差别,半天我也没能听懂。仪式也极简单,杀一只鸡,上二炷香,片刻功夫,主人家已经完成。在每条古巷的老井旁,总
49、可以见到香火鼎盛的龙王庙,掌管井水的龙 *** 毕竟实用!
50、在阳河东的中河山上住着的几十位“神仙”:玉皇大帝、 *** 、太上老君、尧、舜、禹、观音菩萨、财神爷、朱熹、张三丰、十八罗汉、斗姥、吕洞宾等,这些老百姓眼中的神仙们共聚一山,相安无事,不能不说是
51、 *** 史上的一个奇观。青龙洞里有观音殿, *** 洞中有老君堂,张三丰在中元洞里炼丹,民间诸神更是自在,在三洞里随地摆设香炉,财神爷跑到了青龙洞,杜康在 *** 洞里对酒当歌,王灵官在中元洞里当上了“纠察官”。
52、神仙们杂居一处,无意中 *** 出镇远人对 *** 的态度,热情但保持一定的距离,实用但又很超脱。据说从前在中元洞里办庙会,会期选取在 *** 的生日夏历四月八日,信徒们要在 *** 像前大办酒宴;而每年在 *** 洞里
53、举办的“杜康会”,居然在提倡“存天理,灭 *** ”的朱熹眼前祭酒神。而 *** 与朱熹大概只能入乡随俗,对这曾是军事重镇的镇远城的商人和市民们的做法睁只眼闭只眼了。
54、参考资料:┊W┊W┊W┊。┊u┊t┊u┊2┊。┊c┊o┊m┊
三、镇远镇古镇概述
镇远县,坐落在贵州省东部,被誉为中国东部的旅游胜地,位于云贵高原与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拥有中 *** 带湿润气候,年均温度16.4℃,降雨量1093.3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占地1878平方公里,人口23万,县城面积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是黔东南州民族 *** *** 试验区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镇远拥有106条河流和24个矿床,矿点众多,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交通便利,湘黔电气化铁路和公路贯穿城市,镇远古城融汇了佛、儒、道的教义,吸引了众多游客。国家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和青龙洞古建筑群等200多处历史文物以及300余处自然风光,展示了其独特的侗族苗族民俗风情,被誉为“龙舟之乡”,端午节的龙舟赛吸引了人们参与。
镇远的山水如画,如舞阳河三峡景区的壮丽、铁溪风景区的秀美,还有青龙洞古建筑的神秘。古老的溶洞、奇特的峰石,构成了一幅幅令人迷醉的画面。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老农在集市上专注研读《圣经》,反映了欧洲传教士的历史影响,尽管早期可能带有争议,但如今,镇远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
尼赫鲁的访问故事和青龙洞的变迁,都印证了镇远的魅力。被誉为“水墨画”的镇远,山水间蕴 *** 朴素的珍奇和淡雅的神韵。 *** 于1988年将镇远舞阳河风景区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充分证明了其无可替代的自然与人文价值。明代文人祁顺和 *** 英雄华光的赞誉,无一不体现镇远山水的迷人和令 *** 连忘返。
游览镇远,不仅是山水之间的探寻,更是历史人文与自然的深度体验。在这里,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古韵悠然,更能沉浸在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之中。
镇远镇,位于贵州省的东部,处于贵州高原东部武陵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众多,自然风光旖旎。仅镇远古城就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