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之乡是哪里 财神爷是哪里的人 - 之乡 -

财神之乡是哪里 财神爷是哪里的人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财神之乡是哪里的一些知识点,和财神爷是哪里的人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财神文化的发源地在哪里
  2. 财神分几路
  3. 河南哪里的财神庙出名

一、财神文化的发源地在哪里

1、卫辉市,殷商时为畿内牧野地。周武王灭纣,封邶、鄘、卫三国,此地属鄘。成王平武庚叛乱后,邶、鄘并于卫,此地属卫。

2、春秋时期,卫遭狄侵,戴公东渡,此地更属于晋。战国时期,属魏,始有汲邑之称。秦初属河东郡东境,后属秦河内郡。

3、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始置汲县,属河内郡。十一年(公元前196),封公上不害于汲,称终侯(即汲绍侯),国名汲。东汉顺帝年间(126至144),县令崔瑗筑县城于汲城村。

4、三国时期,属曹魏朝歌郡。西晋泰始二年(266),设汲郡,郡治汲城。辖汲县、朝歌、共县、获嘉。

5、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迁郡治于枋头(今浚县枋城),孝文帝太和二年(488),郡治复迁汲县。东魏兴和二年(540)夏,西魏行台宫延和、陕州刺史宫元庆率户归属东魏,侨置义州于陈城(今城区城关),辖伍城郡、伍城县等7郡19县。北齐废义州存伍城郡。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废汲郡、伍城郡,置卫州,州治朝歌,改汲县为伍城县,属卫州,县治设陈城,原汲城县治废。

6、隋文帝开皇六年(586),改伍城县为汲县。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卫州为汲郡,郡治卫县(今浚县卫贤),汲县属之。

7、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设义州,州治汲县。武德四年(621)废义州,汲县改属卫州,州治卫县。贞观元年(627),州治移汲。辖汲县、卫县、共城、新乡、黎阳五县。

8、宋属卫州,州治除先后短时间迁共城和胙城外,其余时间均在汲县。

9、金属卫州河平军,世宗大定二十六年至二 *** (1186至1188)州治曾迁共城,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迁胙城。

10、元世祖中统二年(1260),属卫辉路总管府,路治汲县。领录事司、辉州、淇州。辖汲县、新乡、获嘉、胙城四县。

11、明、清属卫辉府,府治汲县。先后辖汲县、胙城、新乡、获嘉、淇县、辉县、延津、浚县、滑县、封丘、考城11县。

12、 *** 2年(1913),废府设道,属河南

13、省豫北道,道治汲县。 *** 3年豫北道改称河北道。辖汲县、武陟、安阳、汤阴、临漳、林县、内黄、武安、涉县、新乡、获嘉、淇县、辉县、延津、浚县、滑县、封丘、沁阳、济源、原武、修武、孟县、温县、阳武24县。

14、 *** 16年(1 *** 7)废道,实行省县两级制,汲县直属河南省。

15、 *** 22年(1933)2月,河南省划分为11个行政 *** 区,汲县属第三行政 *** 区。

16、 *** 30年(1941)末,河南省改划为13个行政 *** 区,汲县属第十三行政 *** 区。

17、 *** 33年(1944)9月,又改属第三行政 *** 区,直至县城解放。

18、1943年5月,中国 *** 领导的汲县 *** *** *** 在西北部山区柳树岭村成立,属太行行署第七专员公署领导(以下简称太行专署)。

19、1944年12月,汲县 *** *** *** 与淇县 *** *** *** 合并,成立汲淇联合县 *** *** *** ,仍属太行七专署。 *** 机关先后驻正面、狮豹头、小店河、塔岗等村。

20、1945年8月, *** 战争胜利后,汲淇联合县 *** *** *** 改为汲淇联合县 *** *** 。10月改属太行五专署。

21、1946年6月,汲淇联合县 *** *** 改属太行三专署。

22、1947年3月,撤销汲淇联合县,成立汲县 *** *** ,属太行五专署。

23、1948年11月7日,县城解放,县 *** 机关迁驻县城。划城区和城郊部分村庄成立卫辉市,与汲县同属太行五专署。

24、1949年2月,撤销卫辉市,其辖区复归汲县,汲县改属太行四专署。5月,汲县改属太行区新乡专署。8月,平原省建立,汲县属平原省新乡专署。

25、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属河南省新乡专署。

26、1983年9月1日,改属河南省新乡市。

27、1988年10月,撤销汲县,建立卫辉市,属河南省直辖,由新乡市代管。

二、财神分几路

五路财神来由。财神的起源颇为难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财神,一般认为有所谓“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范蠡,“武财神”关羽,“偏财神”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财神”刘海蟾。这些财神,又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大类,最为人们熟知的财神,则是“正财神”赵公明。 1、赵公明——专司人间财富之神世人奉祀的财神,影响更大的当推赵公明。据《三教搜神大全》载,赵公明神异多能,变化无穷,能够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降瘟剪疟,保命解灾。故人称“元帅之功莫大焉”。凡买卖求财,只要对赵公明祈祷,便无不称心如意,故而民间奉其为财神。旧时年画中,赵公明的形象多为头戴铁冠,手持宝鞭,黑面浓须,身跨黑虎,面目狰狞,因此人们又称其为武财神。民间关于赵公明的传说,由来已久。早在晋代年间,干宝《 *** 》中,赵公明为专取人 *** 命的冥神之一。东晋时期,陶弘景《真诰》中记述,赵公明为致人疾病的瘟神。隋唐时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六月,有五力士在空 *** 现,分别身披青、红、白、黑、黄五色袍,各手执一物:一人执杓子和罐子、一人执皮袋和剑、一人执锤、一人执扇、一人执火壶。文帝问太史居仁:“他们是何方神圣?主管哪些灾福?”张居仁奏曰:“他们乃五方力士,在天上作为五 *** ,在人间为五位瘟神: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主管世间瘟疫。此乃天地运行时所产生的疾病。”文帝问:“怎么才能制止而使世人免受瘟疫呢?”张居仁答曰:“瘟疫是上天降临的疾病,无法制止”。于是那年许多百姓死于瘟疫。是时,文帝下令立祠,于六月二十七日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赵公明的瘟 *** *** 格到了《列仙全传》中就更为具体了,只是他又从五方瘟 *** 之一变成了八部 *** 帅之一:元明时有八部 *** 帅,各领 *** 兵亿万数,周行于人间。刘元达领 *** 兵施杂病,张伯元领 *** 行瘟疫,赵公明领 *** 施人间以痢疾,钟子季(钟士贵)施人间以疮肿,史文业行寒疾,范巨卿行酸瘠,姚公行五毒,李公仲行狂魅赤眼,给人间降下许多灾祸疾病,夺走了万民 *** 命,枉夭无数。直到《 *** 演义》问世,赵公明才不再像昔日那样浑身充满邪气、 *** 气和瘟气。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册 *** ,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 *** 玄坛真君”,职责是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从此,赵公明开始掌管天下财富,做了财神爷。赵公明司财,能使人宜利和合,发家致富,这正符合世人求财的愿望,所以民间广泛敬祀赵公明,而他原来作为冥神、瘟神、 *** 帅的面目 *** 渐淡忘了。民间所供财神赵公明皆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面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附之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更加强了财源茂盛的效果。 2、范蠡——生财有道的陶朱公范蠡也是一位文财神。他是春秋战国之际杰出的 *** 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同时也是一位生财有道的大商家。范蠡,字少伯,天资聪颖,少年时便有独虑之明。后被越王勾践拜为士大夫。越国兵败于吴国,范蠡与越王一同去屈事吴王夫差。回国后又辅佐越王富国强兵,终于打败了吴国。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唯独勾践面无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识大端:越王为争国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愿以偿,便不想归功于臣下。于是,范蠡毅然向越王辞官隐退,带领家属随从,架扁舟,泛东海,来到齐国。范蠡父子在齐国海边耕种土地,勤奋治产不久,就积累家产数十万金。齐人闻其贤,请为其相。范蠡叹息:“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它归还了相印,将钱财尽分给了朋友和乡邻,只带上最贵重的物品,暗自离开齐都,悄悄来到陶地。范蠡认为,陶地处天下之中,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以为后半生的保证,自此居住下来自称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说隐语“逃”;“朱”,一说为富翁的象征,或说寓己曾做 *** ;“公”,一说是对尊长,平辈的敬称,或说寓己曾做为公爵)。范蠡父子靠种地、养牲畜,做生意又积累了数万家财,成为陶地的 *** ,后又两家分财于百姓,天下人都赞美陶朱公,拜其为财神。陶朱公的经营智慧历来为民间所敬仰,于是有许多经营致富术托与陶朱公名下。如《经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懒惰; *** 要订明,切忌含糊;用度要节俭,切忌奢华;赊账要认人,切忌滥出;货物要面验,切忌滥入;出入要谨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优劣要细分,切忌混淆;货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约定,切忌马虎;买卖要适时,切忌拖误;钱财要明慎,切忌糊涂;临事要尽责,切忌妄托;账目要稽查,切忌懒怠;接纳要谦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静,切忌粗糙;说话要规矩,切忌浮躁……十八忌多是为商家经验之谈,托名陶朱公,由此可见,他作为财神在民间商人心目中的智慧形象。范蠡一生艰苦创业,积金数万;善于经营,善于理财,又能广散钱财,故称其为文财神也..就理所当然了。 3、关羽——忠诚信义为本的关公关公即关羽,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关公作为全能保护神、行业神和财神,《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的作者说:“关公被人视为 *** 、财神及保护商贾之神。人遇有争执时,求彼之明见决断。旱时人们又向彼求雨,又可求病人 *** 方,被人视为驱逐恶 *** 凶神之最有力者”。据徐道《历代神仙通鉴》记载的一种传说:关公的前生本是“解梁老龙”,汉桓帝时,河东连年大旱,老龙怜众心切,是夜遂兴云雾,汲黄河水施降。玉帝见老龙有违天命,擅取封水,令天曹以法剑斩之,掷头于地。解县僧普静,在溪边发现龙首,即提到庐中置合缸内,为诵经咒九日,闻缸中有声,启视空无一物,而溪东解梁平村宝池里关毅家已有婴儿落地,乳名寿,幼从师学,取名长生,后自名羽,字云长。据《三国演义》载,关羽因原籍恶豪倚势凌人,遂杀恶豪后奔走 *** 。东汉末年,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誓共生死,同 *** 兵,争雄天下。建安五年,曹 *** 出兵大败刘备。刘备投靠袁绍。曹 *** 擒住了关羽,看中关羽为人忠义,拜为偏将军。后曹 *** 察觉关羽心神无久留之意,便用大量金银珠宝、 *** 、 *** 来收买,但关羽丝毫不为钱财名利所动。当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立即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去寻刘备。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封关羽为五虎大将之首将。曹 *** 得知大怒,与司马懿设计,联合孙权共取荆州。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都督荆襄郡事,令取樊城。关羽分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不幸中吕蒙计,痛失荆州,夜走麦城,兵败被擒,不屈而亡。《三国演义》后又记载:关羽 *** 后,阴魂不散,荡荡悠悠,直到荆州当阳县玉泉山上空大呼:“还我头来!”山上老僧普静闻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梁、文丑(皆被关羽所杀)等众人之头,又向谁索?”关羽恍然大悟,遂皈依佛门。关羽一生忠义勇武,坚贞不二,为佛、道、儒三门崇信。明清时代,关羽极显,有“武王”、“武圣人”之尊,由此关羽被世人附会成具有司命禄,估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等“全能”法力,民间各行各业对“万能之神”关帝顶礼膜拜。人们之所以奉关公为财神,是大概是因为关羽不为金银财宝所动,与一些世间贪利妄义之徒形成鲜明的对比。世人尤其是商贾们都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希望关公作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守护神,另外,人们希望商贾坚守诚信进行交易,把关公奉为公正人,来维护传统的道德秩序。 4、五路神及利市仙官——招财进宝的偏财神文武财神是民间所谓的正财神,在正财神之外,还有偏财神,这是就财神所在的神像位置而言的。民间的偏财神经常是指被称为“五路神”的财神。在《 *** 演义》中,五路财神指的是赵公元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五路神”又指路头、行神。清人姚富君说:“五路神俗称财神,其实即五祀门行中之神,出门五路皆得财也。”其中的五路是指东西南北中五方,意为出门有五路神保佑可以得好运,发大财。五路财神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间吉庆年画中常见的形象,他们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崇拜。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财神的生日。这天天刚放亮,城乡各位都可听到一阵阵鞭炮声。为了抢先接到财神,商家多是初四晚举行迎神仪式,准备好果品、糕点及猪头等祭祀用品,请财神喝酒。届时,主人手持香烛,分别到东南西北中五方财神堂接财神,五位财神接齐后,挂起财神纸马,点燃香烛,众人顶礼膜拜,拜罢,将财神纸马焚化。到了初五凌晨,人们抢先打开大门,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聚在一起吃路头酒,直吃到天亮开门营业,据说可保一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清代蔡云《吴觎》中有生动描述: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所谓“抢路头”即抢接五路财神,人们个个争早放头通鞭炮,以此祈盼发家致富。在民间所供财神中,不管是赵公元帅,还是赐福天官,身边总要配以利市仙官(五路神之一),因此,利市仙官可说是地地道道的偏财神。有关利市仙官的来历,在《 *** 演义》中有记载:利市仙官本名姚少司,是大财神赵公明的徒弟,后被姜子牙封为迎祥纳福之神。所谓“利市”包含三重含义:一是指做买卖时得到的利润;二是指吉利和运气;三是指喜庆或节日的喜钱如压岁钱等。人们信奉他,是希望得利市财神保佑生活幸福美满,万事如意。到了近代,一到新年,有的人特别是商人,还把利市仙官图贴到门上,并配以招财童子,对联写道:“招财童子至”与“利市仙官来”,隐喻财源广进、吉祥如意。 5、刘海蟾——撒钱济贫的准财神在中 *** 间 *** 的众多财神中,有一类只能算作是准财神,意为未得财神封号,但由于此神能为人们带来一定的财运,承担了一部分财神的职责,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看待。刘海蟾就是其中更具 *** 的一位准财神。刘海蟾,原名刘海,五代时人,籍燕山(今北京),曾为辽朝进士,后为丞相辅佐燕主刘宗光。此人素习“黄老之学”。《历代神仙通鉴》中有云:一日,有自称正阳子(吕洞宾)的道士来见,刘海以礼相待,道士为其演习“清净无为之示,金液还丹之要”!索积蛋十枚,金钱十枚,以一钱间隔一蛋,高高叠起成塔状。刘海惊道:“太险!”道士答道:“居荣禄,履忧患,丞相之危更甚于此!”刘海顿悟。后解去相印,改名刘玄英,道号“海蟾子”,拜吕洞宾为师,得到成仙,云游于终南山、太华山之间。元世祖忽必烈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武宗皇帝加封“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以此看来,刘海是个悟后弃富的道士,本与财神无缘,刘海成为财神也许是源于他的道号——海蟾子。蟾,即蟾蜍,因此物相貌丑陋,分泌物有 *** ,对 *** 有害,被列为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之一。又因蟾蜍的分泌物蟾酥有强心、镇痛、止血等作用,又受人们所崇拜。《太平御览》引《玄中记》云:“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又能食山精。”当时人们把蟾蜍当成了避五病、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物,是有灵气的神物。刘海是以“蟾”为道号而闻名,又以“刘海戏金蟾”的传说被抬上了财神的宝座。刘海戏金蟾出现在大量的民间年画和剪纸中,历代画家也有不少这一题材的佳作传世。在这些作品中,刘海皆是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的顽童形象,其头发蓬松,额前垂发,手舞钱串,一只三足大金蟾叼着钱串的另一端,作跳跃状,充满了喜庆、吉祥的财气。刘海所戏金蟾并非一般蟾蜍,而是三足大金蟾,举世罕见。金蟾被看作是一种灵物,古人认为得之可以致富。这是刘海被塑造成财神的主要根据。据说,刘海用计收付了修行多年的金蟾,得道成仙。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他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哪里,救济了不少 *** ,人们尊敬他,感激他,称他为“活神仙”。为此,还修建了刘海庙,把他的故事编成戏剧,到处吟唱。另我 *** 间也有比干为文财神之说:神话传说《 *** 》中,比干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也就是一颗天生有七个洞的珍奇心脏,因此被妲己要求剖出来供纣王观赏。比干因姜子牙的法术保护,服食神符后可以保护五脏六腑,剖出心脏后仍然不死;但剖心后若在路上遇见人卖无心菜,比干必须问他“人若是无心如何?”,若卖菜人回答“人无心还活”则比干可保不死;若卖菜人回答“人无心即死”比干就会立即毙命。结果比干剖心後遇见卖菜妇人,询问后妇人回答“人无心即死”,比干登时血流如注,大叫一声一命呜呼。后来周武王灭商成功,因为念比干忠肝义胆,而且功盖当世,所以姜子牙追封比干为北斗七星中心的 *** 宫文曲星,而不是财神。为什么民间认为比干是文财神哪?因为文曲星为我国古代科举 *** 中必拜的正神,即国神。只要得到文曲星的庇护,就可以在科举中一举成名,光宗耀祖。而我国古代的封建君主 *** 讲求“仕农 *** ”,当官是发财的更好出路,民间认为比干是文财神也由此而来。

三、河南哪里的财神庙出名

1.河南省的财神庙中,万福宫位于五朵山主峰怀抱之中,由玉皇殿、 *** 王殿、文昌庙、财神庙、土地庙等庙宇道观组成,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2.包公祠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包府坑西岸。

3.中岳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

4. *** 道院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

5.独山玄妙观和独山祖师宫均位于河南省南阳市。

6.三贤山道观位于河南省方城县。

7.上清宫道观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邙山翠云峰,相传为太上老君炼丹之处,是之一所国家级道教的道观。

8.下清宫道观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邙山。

9.吕祖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郊五里。

11.兴阳观位于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

12.南石庙位于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

财神之乡是哪里 财神爷是哪里的人-第1张图片-

13.在凤山位于河南省南召县白土岗。

14.中顶山位于河南省南召县南河店。

17. *** 王庙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百间房乡李贵作村北,焦作云台大道南侧。

18.五岳庙位于河南省襄县东南20公里百宁岗。

19.云极观位于河南省商城河凤桥乡观音山。

20.拿漏态无梁庙(延庆观)位于河南省开封市。

21.王屋山灵都观、王屋山清虚宫、王屋山阳台宫均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城区西北30公里王屋山华盖峰南麓。

22.安阳城隍庙、陈抟庵、内乡灵山玄灵宫、内乡西岳庙道观、济源奉仙观等均位于河南省不同地区。

23.睢县吕祖庙、武陟嘉应观、新乡东岳庙、许昌天宝宫、郑州城隍庙、周口关帝庙等均位于河南省不同城市。

24.迎恩宫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市城区西北29公里的三官坪村北。

25.济渎庙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区西北隅的济水发源地。

27.新郑轩辕庙位于河南省新郑市。

28.洛阳周公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30.平陌道观管委会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平陌龙泉。

31.神农山二仙庙位于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阳洛山神农山二仙庙景区。

32.伏羲殿位于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神农山伏羲峰下伏羲殿。

33.三里营康王庙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肖旗乡三里营。

34.宝丰县龙山庙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闹店镇马沟。

35.保安镇关帝庙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保安镇。

36.石龙区双堂庙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南顾庄乡高庄村委会。

37.刘秀庙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旧县乡北街。

38.天爷洞管委会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平陌镇龙泉村。

39.白云观管委会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东良。

40.仙台王公祠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仙台镇东北拐。

41.大丕山吕祖祠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城关镇东关村。

42.练真宫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县城北部。

43.禹王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龙头山。

44.河南省道教协会位于河南省郑州纬四路15号院21号楼。

45.河南洛阳市道教协会和河南省洛阳老子学会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八一路城市杰座5楼。

46.南阳市道教协会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独山玄妙观。

47.焦作市道教协会和栾川县道教协会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七里坪。

48.嵩县道教协会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高屯村。

49.叶县道教协会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昆阳镇北关。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哪里 财神爷 神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