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贵北之乡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贵州北部旅游景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贵州省 在古代叫什么
春秋以前,贵州属于荆楚之地,战国后期,夜郎国大部分疆域在今贵州境内,三国时期属刘备蜀汉,贵州属牂牁郡、朱提郡、兴古郡、江汉郡、涪陵郡。
隋唐时期,贵州乌江以北多系经制州,乌江以南多系羁縻州。北宋时期土著首领归顺宋朝,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元朝施行土司 *** ,当时的贵州分别属湖广,四川,云南三省。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 *** .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
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更高点。
二、贵州人口之一大县排名
威宁彝族 *** 苗族自治县是黔西北云贵两省交界重要门户城市,总面积6298平方公里,辖41个乡镇(街道)、623个村(社区),平均海拔2200米;2021年末户籍人口160.3万人,居住着汉、彝、回、苗等3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4.02%,是全省面积更大、海拔更高、人口最多的县。
物产资源种类繁多,拥有耕地332.5万亩、林地242.6万亩,成片草场和草山草坡320万亩,与低纬度、高海拔、强日照、大温差的区域 *** 气候一道营造了著名的南方“马铃薯之乡”“中 *** 材之乡”“畜牧之乡”“冷凉蔬菜之乡”“苦荞之乡”。
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铅、锌、铜、金、银等30余个品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达 *** 亿吨,铁矿石储量1亿吨,铅锌储量60万吨。
光能资源和风能资源为贵州之冠,水、风、光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千万瓦规模,现已开发360万千瓦,获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草海被誉为“高原明珠”,是贵州省更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和最完整最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 *** ,贵州唯一、全国罕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威宁彝族 *** 苗族自治县
三、贵州为什么有那么多“长寿之乡”,究竟怎么回事呢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西与云南相连,北和四川、重庆为邻,东与湖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土地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下辖6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贵州与云南同属云贵高原,但在地形、气候方面却与云南迥然不同,差异十分大。
贵州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 *** .5%,山间平坝仅占7.5%,更大的坝子(惠水县涟江坝)面积仅79平方千米,因此有“地无三尺平”之说。贵州属 *** 带湿润季风气候,是我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艳阳高照的天气较为少见,特别是下半年,常为阴雨连绵的天气,因此有“天无三日晴”之说。
贵州在地形及气候方面虽不算太出众,但却有许多“长寿之乡”,其数量位居西南地区之一。贵州印江县、石阡县、赤水市(县级)、罗甸县、兴仁市(县级)5地先后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的称号。这5个地方平均寿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有多位百岁老人。环境较为恶劣、经济较为落后的贵州,为何能产生这么多长寿县?(以下仅为个人看法。)
与贵州地理环境较为接近的是云南,二者大部分地区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温暖怡人,但贵州平均海拔比云南低1000米,太阳辐射较弱,空气更为湿润。贵州大部分地区山清水秀、空气优良,没有受到过多的污染,有着一流的自然环境。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全省各地基本都有分布,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十分勤劳善良、热爱劳动,因此体质十分好,很少生病;他们的饮食也比较清淡,大多食材都天然、无污染、原生态;他们常与大自然接触,生活简单、心态好,没有过多烦恼。
贵州虽然多山,但其下辖的88个县级行政区却已全部通高速,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首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贵州的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近年旅游收入已超越老牌旅游大省云南,其境内有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荔波樟江、黎平侗乡、梵净山、红枫湖、草海、青岩古镇等旅游景点。
四、广西为什么叫八桂之乡
1、一、广西盛产桂树,连片成林。桂树有两种, *** 用玉桂,一种是观赏 *** 的桂花,色白淡黄,清香飘逸,美称广西为桂。二是秦王朝 *** 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桂林郡和象郡,所以广西称“桂”。
2、二、广西历代首府设在桂林而拓展为广西别称。“八桂”之中的“八”,其意为大且多,茂盛丛生。桂树 *** 成林故称桂林,桂树桂花之多特美称“八桂”。
3、“八桂”最早出自先秦古籍《山海经》:“番禺之西,八桂成林。”是指广西一带多桂树(八,是多的意思)。桂树,包括 *** 用的肉桂和八月飘香的桂花树。
4、这两种树自古以来都以广西最多出产,是标志 *** 的土特产。最早以八桂咏喻广西的是南朝梁朝的诗人沈约《齐司空柳世隆行状》有涛句“临姑苏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嶷”。南北朝时庾信的诗,有“南中有八桂,繁华无四时”之句。
5、正式用“八桂”当属“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他的《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诗中赞叹:“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6、《方舆胜览》是宋代最后一本重要的地理总志,记静江府“郡名”为“八桂、桂林。”这说明《方舆胜览》除了认同“桂林”之别称,又将“八桂”作为静江府别称正式写入地理志中。故唐代以后,由于文人以八桂称广西,故“八桂”成为广西的文化代称。
7、广西称“桂”和“八桂”,有历史沿革为依据。先秦时期,广西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今天的广西含桂林郡全部、象郡一部分及南海、长沙、黔中等郡一部分,为广西设郡之始。
8、现在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当时属桂林郡所辖,故桂林郡之“桂”泛指广西。唐太宗贞观后,分全国为10个道,广西属岭南道。咸通三年(862年)南道分为东、西两道。广西为岭南西道,基本形成了广西后来行政区疆域的轮廓。
9、宋朝的时候,全国分为15路,设有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之称南此开始。明代 *** 将广西承宣布政使司的行政区域正式定名为“八桂”,明代官修的《大明一统志》明确记载:“八桂,广西桂林府郡名。”这是官书上首次以“八桂”来诠释广西行政区划,“八桂”从此成为官方和文人学士的通用语言而流传于世。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西百度百科-八桂
五、我国北方有哪些著名的将军之乡
1、原平是山西省北部唯一的县级市,由忻州代管。地处山西北中部,东临五台县,西靠宁武县,南与忻府区、定襄县毗邻,北和代县、朔州市平鲁区、朔州市朔城区接壤。
2、原平经济发达, *** 如云,资源富集,素有“东山摇钱树,西山聚宝盆,中间米粮川”之称。
3、原平是晋中南通向塞外的交通枢纽。境内京原、北同蒲铁路在市区交汇,朔黄铁路和京原、大运等公路穿境而过,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
4、原平旅游文物古迹遍布全境,有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26处。崞阳普济桥、慧济寺、崞阳文庙、土圣寺、关帝庙等。
5、原平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自辛亥 *** 以来迄今为止,共涌现出 *** 位将军及军职干部。续范亭、 *** 、张培梅、徐永昌、张树帜、张中如、赵尔陆、赵栓龙、张廷桢、王玮珍、王宇、 *** 元等等。
6、东兰,即东兰县。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南缘,红水河中游;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文历史。
7、东兰曾是右江 *** 根据地的腹心地,是 *** 、张云逸、韦拔群等 *** 先辈为之战斗流血的红土地,涌现出 *** 、韦杰、覃健、韦祖珍、覃士冕等 *** 国之一代将军,为“将军之乡”。
8、在梅州客 *** 园里,有一座颇具客家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它是中国客家博物馆的分馆——将军馆。走进将军馆,一个浑厚雄健的“将”字印入眼帘;478位梅州籍将军的生平介绍被收录在两边的展厅里,分为 *** 先驱、长征英杰、 *** 名将、开国功臣、当代骄子和将军谱共6个单元。
9、梅州被誉为“将军之乡”,辛亥 *** 至今走出上将、中将、少将540多人。
10、邓仲元上将、张民达上将、姚雨平上将、肖向荣中将……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展示在众人面前,充分显示了梅州崇文尚武的优良传统,以及崇高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11、“客家博物馆自2008年正式对外 *** 以来便设置有将军馆。由于设立的时间较早,里面统计梅州籍将军共400多名的数据比实际要少一些。从目前各县(市、区)统计的数据来看,梅州籍的将军数量已超过540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说。
12、从8个县(市、区)来看,自辛亥 *** 以来,从梅县和大埔走出的将军人数较多,均超过100位。“这个数量与全国著名的‘将军县’湖北红安和江西兴国相比,差距并不大。”
13、早在古代,梅州就有崇尚武艺的传统。从衣冠南渡到飘洋过海,客家人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是无法闯荡世界、劈波斩浪的;在梅州定居后,他们还要时刻保持警惕,抵御外侵,保卫家园。
14、正是这些经历,使他们磨练出尚武自卫、勇敢机警的精神。英国人爱徳尔在其著作《客家人种志》和《客家史纲》中曾经这样评论:“客家人乃刚柔相济,也就是既刚毅且仁爱的民系,而有不畏 *** 的特 *** 。”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