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属于鱼米之乡吗,我国鱼米之乡在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7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蜀地属于鱼米之乡吗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蜀地属于鱼米之乡吗以及我国鱼米之乡在哪里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弱弱地问一句:蜀山在哪里就四川吗
  2. 现在很多老酒是真的吗
  3. 描写家乡的特产的词语

一、弱弱地问一句:蜀山在哪里就四川吗

蜀山指四川的山,最早见于杜牧的阿房宫赋。“蜀山兀,阿房出”。 *** 在《祭蜀中死难诸义士》中提到“泱泱岷江,峨峨蜀山,惟蜀有才,奇魂磊落”。蜀山应在四川境内,很可能是峨嵋山附近一带的山脉统称。“蜀山”一词早年闻名于环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系列。

在著名RPG古装游戏《 *** 奇侠传》系列中,蜀山各派以道教为宗,斩妖除魔,修仙练道。

夏初(前2000左右),神界地气异变,神树爆长万丈,根系如垂天之云,深入 *** 之心, *** 之心辐聚周边土石,逐渐扩大,形成悬空之山,是为“蜀山”。

春秋末期(前700左右),蜀山附近地气特异,灵力极强的异象被一些方士发现,蜀山也成为传说中的仙山。开始有修仙之人在这里结庐 *** ,但此时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宗派,各人的 *** 方式也各不相同,全凭自悟。其间有少数人成仙,多为“ *** 解”,偶然的成分很高。

东汉时期(100),蜀山修仙人数空前繁荣,最多达数千人,分成数百小门派,各自都有一套独特的修仙 *** 。各门派宗旨不同,但多数都和道教的宗旨有一定联系。同时,蜀山妖类 *** 活动频繁,人类才真正开始了解到世间有“妖”这样一个种族,蜀山有相当一部分修士以斩妖锄魔为己任,认为这样可以积德升仙,蜀山剑侠渐渐出现在民间的传说中。

东汉末(200),蜀山各门派矛盾争端不断,在“ *** 派”的倡导下,蜀山修士蜀山绝顶召开大会,形成一个蜀山各门派的联盟“蜀山盟”,同时在蜀山绝顶建立总部,形成日后蜀山派的雏形。

东晋时期(400),蜀山各门派逐渐归并为十几个门派,更大的“ *** 派”人数已经有上百人,而蜀山中还有不少独来独往并不属于某个门派的修仙之士。各种修仙方式也逐渐完整。当时主流的方式是炼丹服饵,而 *** 派的内功 *** 被认为是效果不彰。

南朝梁武帝时期(500),因其信奉 *** ,斥蜀山为邪魔外道,招集无数高僧、法师上蜀山修建佛塔,“蜀山盟”奋力抗争,梁武帝人马惨败。经此一役,“蜀山盟”元气大伤,很多以炼丹服饵,僻谷食气为 *** 方式的门派因战斗力不强几乎灭门,而 *** 派因法术 *** 在此役中立下大功,当时 *** 派掌门统合“蜀山盟”十几个门派,成立了“蜀山 *** 派”,简称“蜀山派”,同时在锁妖塔周围大兴土木,蜀山派正式形成。

此后,蜀山剑仙基本上以蜀山 *** 派为主流, *** 方式注重内功和剑术,修仙求积德而不求升仙,积极入世斩妖。同时,也不排斥其他门派的 *** 方式,积极搜集和保存各类修仙 *** 。

蜀山更高权利者。由上一代掌门指定继任。原本无其他 *** ,因第七代掌门因情而出走隐居,造成蜀山群龙无首而大乱,此后便有了只有出家 *** 才能担任掌门的门规。

历代掌门继任之时,可通过“天视地听”和已经成仙的初代掌门沟通,了解蜀山只有历代掌门才能了解的秘密。

掌门接任后,比掌门辈分高和同辈分的 *** 都有担任长老的资格,一般掌门会分封十数个或数十个长老,有些是尊称,有些领有实权,辅佐掌门处理门派事务。

领有实权的长老包括以下几个职位:游戏中的蜀山2

真武长老:掌管武术类 *** 体系中的功夫传授、整理、创制。 *** 降妖伏魔事务管理,锁妖塔相关防卫工作

玄气长老:负责练气类 *** 传授,蜀山历史文献整理等工作。

元神长老:负责养神类 *** 传授,搜集打探仙、妖、人界 *** 工作。

律德长老:负责蜀山 *** 品行、功过评定,对赏罚提出建议,以及蜀山日常行政事务管理。

长老:没有具体的职位和负责事项,有些并不居住在蜀山,而是云游在外。(如仙一酒剑仙)

蜀山 *** :新入门的 *** 对外统称“蜀山 *** ”,此时的任务就是 *** ,一般不参与蜀山政事,也很少承担降妖职责,原则上没有师父的陪伴或特许,不能单独下山行动,无论俗家还是出家 *** 都是如此。此时的蜀山 *** ,只能选择习武、炼气、养神三项当中的一项进行 *** 。

蜀山全景图入门 *** :当一个蜀山 *** *** 到一定程度并取得师父和掌门认可后,成为入门 *** 。此时会被分配到各个长老辖下,承担一定的工作。同时,师徒的关系开始松散, *** 可向任一长老求教学习任何蜀山 *** 方式。升级到入门 *** ,在蜀山内部通常也称“出师”。

入室 *** :由每个长老在入门 *** 中自行遴选产生,一般每个长老只选择1~2名,作为重点培养,将自身绝学倾馕相授。被视做该长老的 *** 人。

蜀山收徒一看缘法,二看慧根,三看人品,收徒比较严谨,有时会经过重重考察。

蜀山收 *** 可以随时要求出家为道,但一旦为道的 *** 要还俗,必须离开蜀山,对外不可再自称蜀山 *** ,但原有修为如果不被滥用,一般也不会被剥夺。

触犯门规的 *** 会被逐出蜀山,视情节轻重会有剥夺修为的惩罚。

地处安徽省无为县西部,邻近庐江县,是著名的“荸荠之乡”,每年向国内外输出大量绿色荸荠,是中国荸荠的重点产业基地。

有“江北之一洞”之称的泊山洞便位于此地,洞内怪石嶙峋,妖娆奇特,是江北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蜀山镇是皖南的“鱼米之乡”,

每年有大量的优质螃蟹、鳝鱼等水产品出口国外,形成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化经济链条,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地理位置】区位及面积蜀山镇位于无为县西南角,西与庐江县白湖镇相邻,北与百胜镇相依,东与泉塘镇一脉相连,南与洪巷乡、鹤毛乡隔水相望。全镇总面积5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 *** 60亩,水面积4230亩,丘陵及山场面积1662亩。

【地形与地貌】全镇地势平坦除凤凰山、仁泉、方圩三村部分地区为丘陵山区外,绝大多数为圩区。涵盖在四大圩口,即:七联圩、团结圩、拾联圩和临河圩。占全镇面积的85%以上。

【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全镇土地资源丰富,多为潜育型青湖泥田土,底质厚,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主要水资源有西河、 *** 河、郭公河流域,水系发达,圩内河渠沟叉星云密布,总长达40-50公里;镇境内山林资源有下泊山、凤凰山、团山、鸟官山、老陈山;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是石灰石,储量超过2亿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其它蜀山镇旅游资源也较发达:皖北之一洞——泊山洞旅游景区就坐落在方圩下泊山的脚下,洞内共开发三层形成 *** 景区、186个景点,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石枝、石旗、石花、石鹅管堪称溶洞四绝。另蜀山镇打造的旅游街,正在形成“吃、住、购、娱、游”为一体的旅游格局。

【建置沿革】 1985年,蜀山镇辖8个行政村(以下简称村),144个村民小组,有4397户,人口1 *** 34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

19 *** 年,撤区并乡,蜀山镇辖31个村、一个街道居委会,共4275个村民小组,15006户,人口约6.3万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

1995年撤乡并乡,蜀山镇辖16个村,一个街道居委会,共232个村民小组,7806户,人口3.4万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

2004年并村,蜀山镇辖蜀山、黄姑、西河三个街道居委会,蜀山、黄姑、阮疃、集中、张李、仁泉、凤凰、拾联、新安、方圩、天保、苏疃、白湖13个村,1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3.5万人,总面积56.4平方公里,蜀山街道为镇 *** 所在地。

【人口状况】2005年全镇总人口为34618人,其中男 *** 18348人,女 *** 16270人;农业户口8033户,30985人,非农户口908户,3633人。除汉族外,有高山族4人,藏族、 *** 、黎族各3人,蒙古族2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阿昌族各1人,共20人,占总人口的0.06%。

【 *** 业】截止2005年底,全镇共有9家石料企业,5家自来水厂及1座轮窑厂、两个加油站和一个液化气站,千吨以上船舶120艘,与冶金工业部勘察研究院上海分院签订的开发泊山风景区项目已动工;与上海绿房子公司联手规划开发蜀山旅游街前期工程部分已告竣工;由新加坡外商独资的“皖红”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完成厂房初建。为发展传统产业,蜀山境内种植的荸荠已注册为“宛红”牌,蜀山镇也因此被巢湖市 *** 授予“农产品出口基地”称号。全镇企业年实现工业产值6380万元,营业收入6350万,利润578万元,上缴税金128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全镇种植业以水稻、荸荠、席草为主。1985年全镇耕地主要是种植两季水稻且品种单一。撤区并乡后,全镇开始种植荸荠,且面积不断扩大。2005年由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全年早稻6000亩,一季稻12000亩;瓜果、蔬菜 *** 0亩,席草500亩,莲藕500亩,甘蔗900亩,棉花1200亩,头茬荸荠8000亩;水产养殖4500亩。深圩区和山区普遍推广五早,即早花生20亩,早毛豆30亩,早西瓜50亩,早马铃薯18亩,早玉米10亩等作物。随着种植业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蜀山镇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特别是早稻面积逐步被头茬荸荠种植所代替。全镇粮食总产值达850万吨,荸荠约3万吨,其它作物5万吨左右。

【林业】“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全镇山场面积1800亩,均为集体粗放种植管理,林木主要是松树、杉树等低产林和少量果树。撤区并乡,全镇封山育林达到一千多亩,基本上消灭了荒山。2002年起,实施退耕还林,种植了330亩,易扬,分布于白湖、方圩、张李、仁泉四村以及二军路两侧绿色长廊面积占200亩,主要树种为杨树、桃树、水杉、石榴等。全镇溪旁、塘坝边以及沿省道军二路两旁植树400余亩。

【畜禽水产业】水产养殖,蜀山镇水系发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5年前,全镇所有的沟塘河道都充分得到了利用,主要养殖普通的鱼类,像鲢鱼、草鱼、青鲲、鳊鱼、鲫鱼等。到2005年之后,全镇养殖面积达到5000多亩,并且养殖品种由普通鱼虾为主转型以养殖螃蟹、黄鳝等特种水产为主,并实施稻田养鱼技术。像蜀山村、张李村、集中村、苏疃村的实行了网箱养鳝,面积达到了400多亩。水产养殖正在向节约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全镇水产品产量达到3000多吨,可获效益7000万元以上。

畜禽养殖生产以农户散养为主,主要饲养鸡、鹅、鸭、生猪以及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用途的耕牛,一般农户家庭饲养家禽达30只左右,年出栏生猪达1头左右。2005年全镇生猪存栏5743头,出栏6105头,产肉105万斤,家禽饲养达20万只左右, *** 15万只,其余均为自产自销。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全镇耕牛的饲养量在逐年减少。

【财政金融】2005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4 *** 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849万元,农业总产值1509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6828万元,与1985年相比,分别增长802%、875%、796%、786%。各项税收为688万元,其中:国税75万元,地税163万元。人均纯收入2735元。与1985年相比增长了450%。

【其它】黄姑街农历“三月二十八”大型农贸交流会源起明朝天启帝辛年间的庙会,距今已有380多年。明清时,黄姑街有上、中、下三庙,每年节至,数里乡民赶庙会、购农资,曾有过繁荣景象。1945年日本投降前,纵火毁庙,古街满目疮痍,水患频临,难再复苏。解放后,尤其是 *** *** 20年来,黄姑“三月二十八”又旧貌灿然,每至黄姑节,商品交易繁荣,成交额约达320万元,年税费收入16万元,有效地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蜀山镇街农历“三月三”大型农贸集市交易古已有之,早于清初,原为庙会,会址在天井山一带。后经数年迁演,到20世纪初遂迁至蜀山街兴会。解放后至 *** *** 前,“三月三”主要以竹、木、铁等农资交易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交易内容发生了变化,农资、农用、服饰、餐饮、娱乐、休闲应有尽有,每年“三月三”三天 *** 的成交额在400万元左右,年税费收入近20万元,成为蜀山地区便民、惠民的一大亮点。

【集镇建设】1995年1月县 *** 批准了蜀山镇建设规划,2002年县 *** 批准了蜀山镇旅游街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总占地面积300亩。

1997年军二路改线,蜀山镇在老街道南侧新建了一条长约3.5华里的蜀山新街,新街铺设了宽为15米水泥路面与老街融为一体,同时对老街进行了道路修整,全部铺上水泥路总长约为2.5华里。扩建了农贸市场,范围延伸至军二路,总面积已达15亩。1999年,在新街两侧道路旁架设了路灯。截止2005年度,整个集镇扩大到了3.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500人,为发展个体 *** 经营管理户达600多家,除镇 *** 机关外,镇直驻镇单位已达30多家,街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达到空前绝后的繁荣,蜀山集镇真正成立蜀山镇的 *** 、经济、文化中心。

蜀山镇共有自来水厂5个。分别是1993年投资35万元新建的蜀山镇自来水厂;2002年投资82万元新建的集中自来水厂和投资205万元新建的黄姑自来水厂;2003年投资70万元新建的新安自来水厂;2004年投资42万元新建的拾联自来水厂;管网覆盖全镇3个社区和8个行政村,日供水1200吨,受益人口18000人。

【交通】截至2005年底,全镇修建乡村道路总里程225.7公里,其中四级公路17公里,总投资812万元,以工代赈215万元,个人捐资15万元,村民自筹82万元,乡镇帮扶104万元。20年来,共为国家征缴交通规费、税收款约1800万元。

【水利】蜀山镇境内共有两处国营水利站,即临河圩中心排灌站、西河排灌站,总装机容量1090千瓦;四座乡属站,即团结圩圩口的苏疃站,团结圩站和茅草埂站、七联圩圩口的奶奶渡站、凤凰站;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村属站共26座,31台电机,总装机容量797千瓦。全镇总装机容量2887千瓦,总受益面积达5.3万亩。20年来,全镇新疏浚河道29.5公里,治理河埂圩堤65公里,开挖山塘水库200余万立方。

【供电】蜀山供电所地处蜀山东街,服务覆盖13个行政村和蜀山、黄姑、西河三个街道,用电户数 *** 57户,其中居民用电8710户,动力用电247户。庐江至无为110KV线路一条,从西至东横穿全镇,另外35KV线路两条。分别为巢湖长江水泥厂和百胜水泥厂专用。全镇10KV线路总长为106.5公里,400V、200V线路长约483.2公里,拥有专用变电台区47座,公用变电台区60座,共计107台配变,配变电总容量达10704KVA。

19 *** 年投入运行的35KV变电所一座,该变电所保证四个乡镇(百胜、鹤毛、泉塘、蜀山)及三个大型企业的用电(两个水泥厂和天一石矿),共有35KV配变11300KVA12台,8条出线。自1998年11月农网改造以来,全镇共建改配电台区60座,一期改建22座,二期改建38座。经过农网改造大大改善了全镇用电线路状况,提高了供电可靠 *** ,保障了全镇工农业生产生活正常用电。

【邮电】蜀山邮电局成立于解放初,1994年初开通程控 *** ,1998年完成企业改制,实行邮电分营,组成邮政、电信、移动三家,实现了个人委 *** 经营与自办移动业务相结合。三家服务范围为蜀山镇、百胜镇、泉塘镇、鹤毛乡四个乡镇,覆盖70个村。截止2004年底,交换机容量达2万门,程控 *** 百分之百覆盖,程控 *** 用户18500部,移动 *** 用户16500部。

【文化】广播电视蜀山镇广播站成立于19 *** 年撤区并乡之时,由黄姑乡、蜀山镇两个广播站合并而成,整个输送信号至13个村。1995年建 *** 调频发射台,信号传输各自然村,同年开通了有线电视,接收18套节目。2001年事业单位改制,文化与广播合并成文化广播电视站。2003年底,接通县有线电视信号,收视38套节目。5个村开办了有线电视分站。2004年底,全镇有线电视用户率达 *** 0户。

旅游泊山洞座落在无为西南下泊山中,距县城38公里,地处无为、庐江、巢湖两县一市交界处,二军路横亘下泊山下。《徐霞客游记》载:白湖之畔,往来栖避,故名泊山。自1994年开发以来,先后投入350万元,建成了江淮独秀的古溶洞。全洞面积约4000平方米,游程长800米,洞分三层共有18个大景区、186个景点。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剔透,其“石枝、石花、石猴、石鹅管”为溶洞“四绝”,且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是典型的克斯特地貌,美丽的地下宫殿,故有“江北之一洞”美称。洞旁200米有一座“小九华”之称的泊佛寺,内有格调高雅、文物书画根雕展馆,山巅有“清风阁”一座,巍然数里可瞻。

蜀山镇仁泉村有一仁泉井。相传三国时,曹 *** 领兵伐吴,行至此泉,人乏马困,军中疾病流行。曹军饮此泉而病愈。曹 *** 驻马叹曰:惠尔仁泉,遂得名。千百年来,泉边石头仍留有曹 *** 驻马泉边的蹄印。旧时,泉边有一石狮,传说石狮常现身农家阡陌殃苗,农人怒而投石,中其上额,毁其容而为一尊石墩至今。

【教育】1985年教育仍实行县、区、乡 *** 管理。时蜀山区教育办公室辖蜀山、黄姑、百胜、关河、郑河、合毛、泉塘、建国8个乡(镇)教办室。全区共有小学71所,教学点47个;初中8所,小学附设初中班1所;两年制高中1所。全区小学在校生12878人,初中在校生4404人,高中在校生341人。小学专任教师399名,初中专任教师137名,高中专任教师16名;小学代课教师56名,初、高中代课教师26名。1985年全区小学入学率为95.6%,巩固率为97.8%,毕业率为88%,学龄儿童普及率为95.1%。到1987年,8个乡镇顺利通过初等教育验收。

1987年以后,教办的主要工作由抓普初转到抓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19 *** 年撤区并乡,区教育办公室撤销。将蜀山、黄姑、百胜、建国四乡并为一乡,更名为蜀山镇教育办公室。1995年乡镇再次撤并,将蜀山、黄姑并为一乡,名称仍为“蜀山镇教育办公室”,直至2004年4月止。2004年教育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又撤销蜀山镇教育办公室,成立了无为县蜀山中心学校。改制后的蜀山中心学校即包括原黄姑初级中学,到2005年,蜀山镇有县直属完中1所,2005年招生在校高中生1120人,初中生810人;教职员工107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72人,学历合格率90%,初中专任教师35人,学历合格率100%。学校拥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180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正在改建中,教学楼三栋共3300平方米,标准化 *** 场1座,学校总占地面积为52亩。

全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2所,建制完小7所,教学点5个,中心幼儿园及学前班6个;初中在校生1538人,小学在校生3633人;教职工158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34人,本科合格率占初中教师总数33.9%,小学专任教师91人,大专学历占小学教师23.5%,初中学龄入学率99.7%。到2005年底,除县危改资金拨付外,20年来,镇 *** 共为全镇教育投入622万元(包括民、代课教师补助、报酬),新建9所小学教学楼9栋,计7627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5612平方米。初中拥有电脑30台,多媒体教室1个,完小和教学点按要求分别配备了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远程教育收视 *** 。

【卫生】蜀山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0年,2005年拥有100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大楼,500平方米的住院楼,9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及600平方米商住楼各一栋。2004年底编报了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 预算内资金投资项目,即拟建1200平方米的新型住院部大楼计划。全院现有职工235人,中初级医务人员32人,其中主治医师4人;院内设11个临床科室,有病床30张;进口B彩(法)1台,麦迪逊B超机及图像记录仪1台,中日合资制造的彩色经颅多普勒300毫安双床双球管X光机一部,日本进口新型连体式 *** 综合治疗机及 *** *** 设备1台,另有胃镜、半自动化分析仪、尿八项检验分析仪、裂隙灯、三导联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十一孔手术无影粉、万能手术床、手术刀包导医疗器械。医院还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和 *** 软件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到2005年底,用于卫生事业总投资达150万元。

2002年以来,镇全面实施了住院分娩,产妇住院分娩率达85%左右;儿童 *** 全程接种率平均为99.8%,其中糖丸、百白破、麻疹、新生儿乙肝 *** 接种率均在100%;医疗服务辐射泉塘、洪巷、百胜、鹤毛周边四乡镇。2000年,一次 *** 通过 *** 一级甲等医院的创建验收,2003年、2004年、2005年三年被无为县人事局、总工会、监察局联合评议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

【计划生育】蜀山镇于19 *** 年3月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并在 *** 机关抽调懂业务、善管理的骨干组成计生组织。撤区并乡前,镇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15‰左右,19 *** 年人口出生率为14.73%,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9.2%,上环率98%,结扎率97%。计生办对符合生育条件的对象送证上门,对外出群众发放《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与流入地保持联系,共同做好计生对象服务工作,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

1、1991年12月撤区并乡,蜀山镇辖区直、驻镇单位、老蜀山镇、黄姑乡、百胜乡、建国乡共三十一个行政村,6.3万人口。

2、1993年10月蜀山镇投资近200万元开发泊山洞,1994年对外 *** 。

3、1994年11月蜀山镇投资30万元新建蜀山自来水厂。

4、1995年4月,蜀山镇开通程控 *** 。

5、1995年12月撤区并乡,蜀山镇原百胜乡划归六店乡,原建国乡划归泉塘乡,此时蜀山辖原黄姑乡和蜀山镇共十六个村。

6、1996年省道军二路在蜀山境内改道全面贯通。

7、1996年10月,蜀山镇新办公楼落成。

8、1997年,蜀山镇全面改制乡镇企业,将原集体 *** 质的镇村办企业改制为 *** 企业和股份制企业。

9、1997年,蜀山镇将原来初级中学并归蜀山高级中学。

10、1999年7月蜀山镇拾联圩满破,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

11、2000年5月蜀山镇撤村并村,将原白湖村和建成村合并为白湖村;将苏疃村和新栗村合并为苏疃村;将新安村和双圩村合并为新安村。此时,蜀山镇辖十三个行政村。

12、2001年8月份,蜀山镇新街架设路灯,推动集镇文明建设。

13、2003年,蜀山镇引进上海绿房投资公司兴建蜀山旅游街。

二、现在很多老酒是真的吗

(摘录自赵晨《茅台酒收藏》,著名藏酒家、国内茅台收藏之一人。著有《茅台酒收藏》、《赵晨说藏酒茅台》、《醉爱国酒》、《茅台酒收藏投资指南》、《中国名酒拍卖年鉴》、《收藏级中国白酒投资购买指南》、《五粮液收藏投资指南》等多部著作,被誉为:“中国的罗伯特·帕克”、“茅台酒收藏界的马未都”。他还创办了超级酒号老酒交易网站)

藏酒是一项有着最为广泛群众基础的收藏类目,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是十分的奥妙。近年来,每到各个月份拍卖会开始的时候,大江南北的各个拍卖公司,都会推出国酒专场拍卖,这是以往都没有的现象,而且场次越来越多,拍品价值越来越高。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白酒在当前国内已经拥有了与艺术品同等的地位,而且价值不断的再被显现。

在2011年4月10日,贵州省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举行“首届陈年贵州茅台酒专场拍卖会”,一瓶19 *** 年生产的被誉为“酒王”的“汉帝茅台酒”以总金额996.8万元人民币的 *** 成交,创下国内拍场上茅台酒的更高纪录。回望2011年1月2日,在江苏南京,我努力的拍下了一箱十分珍贵的标注为1985年日期的整箱“酱瓶”茅台酒,最终以145.6万的总价成交,虽然单标 *** 持平当时五十年代茅台酒拍卖历史更高纪录,但是作为我这样一个热爱白酒收藏的人,更多的喜悦是对这箱酒的拥有,而绝非是对价值的占有。

蜀地属于鱼米之乡吗,我国鱼米之乡在哪里-第1张图片-

近年来,茅台酒可谓是各大拍卖会场炙手可热的宠儿,也几乎占领一切酒类专场拍卖的主导地位,众多的买家就是冲着陈年茅台酒而来领号举牌。

当下,茅台酒已经成为规格更高的中国白酒,无论是从国宴用酒还是到外交礼仪用酒,茅台酒的地位已经无法动摇,其价值也紧随身后的“背景”越来越高。白酒收藏首选茅台,可谓稳中求精,精中获得价值的不断增长,而且可以在其中获得其深厚文化的感染,达到精神世界和价值提升的双重丰收。

茅台酒定名是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当时的茅台镇“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后一直沿用至今。贵州茅台酒因产于贵州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由于茅台镇位于贵州高原更低点的盆地,海拔不足500米,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缭绕。夏日持续高温期长达6个月,全年大部分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之中,十分有利于酿酒时微生物的繁殖,且芳香成分、微量元素含量最多。茅台酒的酚类化合物也最为丰富,这是干红葡萄酒具有保健功能的关键所在,而且它乳酸和乙酸酸度非常之高,在保肝、护脾胃的同时,还具有了软化血管、提高 *** 免疫力、美容的功效。据史料记载, *** *** 生前感冒从不吃 *** ,而是一定要喝茅台酒,而且喝了肯定就好。1972年,美国总统 *** 访华, *** *** 用茅台酒招待贵宾,席间还特地向他介绍了中国贵州茅台酒治百病的神奇功效。

茅台酒是酱香型白酒的典范,而五粮液则式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 *** 。五粮液产于四川宜宾,用优质高粱、糯米、小麦、大米、玉米五种粮食发酵酿制而成,在中国浓香型酒中独树一帜。1915年,五粮液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得奖;1995年,五粮液又获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酒类唯一金奖。具有“香气悠久,滋味醇厚,进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独特风格。1963年 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五粮液被评选成为中国名酒。据史料记载,宋代之时,四川宜宾的姚氏家族采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酿制“姚子雪曲”,是五粮液产生的雏形。到了元末明初,宜宾陈氏继承了姚氏的酿酒方式,所酿之酒又称“杂粮酒”,直至发展至 *** *** (1 *** 9),由晚清武秀才改习文且中文举人的杨惠泉,将宜宾地产优质杂粮酒正式命名为五粮液。今天,五粮液的发展已经走上了科 *** 产的道路,由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生产。2008年,五粮液品牌市场价值已达480.56亿元。

汾酒是我国历史非常悠久的名酒之一,产于山西汾阳杏花村,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 *** ,拥有清香、纯正的独特风格。相传已经有近四 *** 的悠久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已经作为皇家贡酒,并受到北齐武成帝高湛的极力推崇。李百 *** 《北齐书》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的是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信件,其中说道:“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宋代的《北山酒经》中还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还有《酒名记》当中美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山西杏花村的汾酒。

1915年,山西汾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当地顿时联合大小汾酒厂成立晋裕汾酒有限公司扩展市场以及增加产量。直到1948年汾阳解放,人民 *** 成立了国营杏花村汾酒厂,山西的汾酒才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自1953年以来,汾酒连续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和“ *** 名酒”,远销世界各地。

泸州老窖曲酒产于巴蜀之地四川省泸州市,是浓香型白酒的重要 *** 。要追溯泸州老窖的历史,就必须从巴蜀之地历史开始。在四川境内发现的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也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重要 *** ,其中曾经大量出土过饮酒用具。泸州老窖曲酒的雏形应该自此时开始。相传,当时四川境内的一些部落之中,巫师常酿酒在作法时饮用,让自己处于 *** 状态,以便与通接天地,由此也可以追寻到古代巴蜀酒文化发展的源头。

泸州老窖大曲自1952年在之一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选成为全国名酒起,数次获得此殊荣。泸州老窖窖池也于1996年被 *** 颁布为我国白酒行业唯一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国宝窖池”。

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属于凤型白酒的 *** 。曾四次被评为全国名酒。据载西凤酒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凤翔县自古便有“凤鸣岐山”、“ *** 引凤”等传说,相传这里便是凤凰的故乡。唐至德二年(757)凤翔郡升为凤翔府,府境熟称西府凤翔,所以当地特产佳酿便得名西凤。据记载,西凤酒:“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相传苏轼任职凤翔府签判,在职时就特别喜欢当地特产西凤酒。

历史上还有众多的成语都与西凤酒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周公庆捷、赐酒解毒、以酒行礼、蜂醉蝶舞、秦皇大甫、金凤踏雪、苏轼咏酒等等,至今传为美谈。

西凤酒是以高粱、大麦、豌豆加以柳林井水发酵而成。1956年, *** 新建“陕西省西凤酒厂”,此后西凤酒的生产规模以及质量都不断提。1952年,在之一届全国评酒会上,西凤酒被评为全国名酒,后又在1963年和1984年的二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名酒,还两次获得国家金质奖章。

古井贡酒是浓香型大曲酒的一个重要分支,口感和理化指标等方面优于同等浓香型白酒。古井贡酒产自安徽亳州,与这座古城一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南北朝时期,当地就在亳州的减店集发现了一口古井,清洌而甘甜,人们用此水酿酒,所酿之酒别具一格。

据载,历史上的“九酝春酒”是其前身,传说是由曹 *** 麾下所酿,后由曹 *** 将“九酝酒法”献于汉献帝刘协,因为其爽口的特征,随即得到刘协的赞赏,成为宫廷用酒。此后,亳州的酿酒业不断兴盛发展起来。发展到宋代,减店集已成了有名的产酒地。明代万历年间,亳州地产“减酒”被进贡至朝廷,因其品质卓越,朝廷定此酒为贡品,每年必须进贡,此后成为名副其实“贡酒”。1959年, *** 拨款兴建古井酒厂,在科 *** 产的基础上恢复古井贡酒的生产,其产量与品种都在不断的提升。

古井贡酒自1963年起,连续4次评为全国名酒。1994年古井集团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了古井酒文化博物馆,现为AAA *** 旅游景区,并居安徽省十大行业馆之首。

全兴大曲产自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由历史上的成都府大曲发展而来。据史料记载,历史上酿造此酒的全兴烧坊始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一年(1786),所酿之酒以香醇甘甜、爽口尾净而著称。实际上从唐代起,成都的酿酒业就非常的发达,就成都来说,当时的蜀都府境内,酿造白酒的知名烧房就有如“锦江春”、“天号陈”、“浣花堂”、“福升全”、“水井坊”、“全兴成”等。1963年、1984年,全兴大曲在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名酒。今全兴大曲以“水井坊”品牌为 *** ,领衔成为全兴曲酒中的高端品牌

洋河大曲产自鱼米之乡江苏省泗阳县,为全国八大名酒之一,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在明末清初之时,洋河大曲已经闻名于世。其拥有“色、香、鲜、浓、醇”的特点。泗阳县历史上一直隶属于淮安府管辖,古名桃源,而淮安府本身就是著名的酒乡。明朝诗人邹辑曾作《咏白洋河》,其中有云:“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春风二月柳条新,却念行人千里隔,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在洋河曲”。在明清时期,洋河大曲最为著名,行销大江南北。清同治《徐州府志》中还载“洋河大曲酒味美”。1915年,洋河镇三义酒坊用所酿之酒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银奖;1 *** 9年裕昌源酒坊的大曲酒在中 *** 货展览会上获二等奖;新中国建立后, *** 重新组建了国营洋河酒厂,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已成为我国著名企业。因其独特的品质,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名酒。

郎酒产自川黔交界的赤水河畔,从1903年起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中生产“回沙郎酒”的烧房曾有“絮志酒厂”、“惠川糟房”、“集义糟房”等等。郎酒1979年被评为全国优质酒;1984年被评为全国名酒。据《古蔺县志》中载:“ *** 9年(1 *** 0),二郎滩惠川槽房采用大曲酒生产工艺,试制回沙郎酒。 *** 14年(1 *** 5),经贵州茅台荣和烧房酒师张子兴指导,开始用茅台工艺酿造回沙大曲,时仅一个窖池。 *** 18年(1 *** 9)改名仁寿酒坊,发展为三个窖池。一次投粮8万余斤,产品命名为回沙郎酒,简称郎酒。 *** 23年(1934)酒房解体停产。 *** 27年(1938)邓惠川与莫邵成合办成记惠川老槽房,恢复生产。”古蔺郎酒采取分两次投料,反复蒸馏发酵,七次取酒。在郎酒厂部右侧不足两公里处的蜈蚣崖半山腰间,有着郎酒两个天然酒库——天宝洞和地宝洞,其所酿之酒全部储藏于天宝洞和地宝洞中,两洞现已被四川省人民 *** 公布为“四川省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董酒产于贵州省遵义市,因其在所酿之酒中增加了130多种纯天然中草 *** ,所以又称国密董酒,在中国名酒中独树一帜。董酒上个世纪20年底末到30年代初由程氏酿酒作坊所酿,名为董公寺窖酒,1942年正式定名为“董酒”。解放后,新 *** 开始重新组建董酒厂,从此董酒进入了一个科学化生产的时代。董酒口味独特,既不同于浓香型白酒,也不同于酱香型白酒。自1963年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起,多次被评为全国名酒。1986年董酒获贵州省名酒金樽奖;1984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1988年获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金奖;199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酒、饮料酒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19 *** 年又在美国洛杉矶国际酒类展评交流会上获华盛顿金杯奖。

剑南春产自于四川省绵竹市,前身为唐代名酒“剑南烧春”。《绵竹县志》中曾记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厚,色洁白,状若清露。”发展是清代,因绵竹属剑南道,又称“剑南春”,到清末,绵竹当地已有数十家大曲烧房。诗仙李白也曾在此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赎酒”的佳话。苏轼曾美赞剑南春“三日开瓮香满域”,“甘露微浊醍醐清”。

1958年,剑南春酒厂试验新原料,使酒酿出后更具有“芳、洌、甘、醇”的特点。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在大连召开,剑南春被评为全国名酒。2002年剑南春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正式收藏,这也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继国酒茅台之后收藏的唯一历史名酒,并宣布将永不再收藏任何白酒。

中国是白酒的故乡,五 *** 的风风雨雨、刀光剑影、荣辱与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白酒文化,几乎渗透至社会的各个领域。杜甫曾在《饮中 *** 歌》诗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说的就是酒给文人带来的极高精神享受。王羲之酒醉挥毫《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其酒醒之后“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

之所以称藏酒为“曙光之藏”,就是因为中国白酒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如今刚刚凸显,而莫大的发展潜力就在不久的未来。收藏的过程就是文化享有的过程,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藏酒事业带来了生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度里,看着手中历经沧桑的老酒,脸上怎么能没有一丝欣慰的喜悦呢!

三、描写家乡的特产的词语

1.描写家乡特产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1、广安盐皮蛋:皮蛋的清,盐蛋的黄,两种口味永难忘。

1、广安盐皮蛋:皮蛋的清,盐蛋的黄,两种口味永难忘。

2、岳池莲桥米线:白亮晶莹,入口香醇,嫩滑柔韧,清香入味,品味极佳。岳池。

3、好好岳池岳池米粉越吃越好吃。

4、醉巴斯:巴山蜀水长,灯影牛 *** 。

5、蒙顶松针:扬子江 *** ,蒙山顶上茶。

7、豆干豆花:顾县豆干味道长,吃下一口永难忘。

8、四川腊肉:巴蜀腊肉甲天下,老少皆宜,营养丰富。

9、龙安柚:果面光滑,果色橙黄,顶部广平,具环印,皮较厚;味甜酸,肉质柔软。

1、时常忆起故乡,似乎那种清香的奶茶悠悠四溢的又飘到了我的身边,故乡,追随我一生记忆的梦,成长后的我于故乡渐行渐远,而故乡的气息和故乡悠扬的马头琴声将是追随我一生不变的情怀。

2、家乡的一切,都倒映在我的脑海中,它包含我童年的美好回忆,它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家乡,你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不能将视线收回。你让我把所有的童年趣事都保存的完好无损,你是爱我、爱家乡的一切人们,我们会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给你的。

3、山里的空气很干净。你若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早晨,当朝露该散未散的时候,静静地走在那黄泥小路上,山野的空气清明扑面而来,泥土味中夹杂着小野花的阵阵清香,定将你的一天点缀得烂漫维妙。若是这时你能见到 *** 奔跑的野兔,或是幸福觅食的山鸡,那是更令人兴奋的。可这些都不属于你,它们给这至妙的山景带来的是生气与神韵。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千里莼羹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味道鲜美,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

胡马依风:胡马:北方所产的马,即胡地之马;依:依恋。北方所产的马留恋着北方的风。比喻不忘故土或不忘本。

【江汉之珠】:江汉:长江和汉水。江汉一带所产的珍珠。形容贵重之物。

【篱壁间物】:指家乡所产的平常之物。【

蛮笺象管】:蜀地生产的纸,以象牙为杆的毛笔。泛指精美的纸笔。

【南货斋果】:南货:指闽粤一带产的食品;斋果:上供的果品。南方产的食品和上供用的供品。借指食物。

【山海之味】:山海中所产的珍贵食品。

【山肴海错】:犹言山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山珍海错】: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1、广安盐皮蛋:皮蛋的清,盐蛋的黄,两种口味永难忘。

2、岳池莲桥米线:白亮晶莹,入口香醇,嫩滑柔韧,清香入味,品味极佳。岳池。

3、好好岳池岳池米粉越吃越好吃。 4、醉巴斯:巴山蜀水长,灯影牛 *** 。

5、蒙顶松针:扬子江 *** ,蒙山顶上茶。 6、邓翁:美酒广安堪送老。

7、豆干豆花:顾县豆干味道长,吃下一口永难忘。 8、四川腊肉:巴蜀腊肉甲天下,老少皆宜,营养丰富。

9、龙安柚:果面光滑,果色橙黄,顶部广平,具环印,皮较厚;味甜酸,肉质柔软。【描写家乡的句子】: 1、时常忆起故乡,似乎那种清香的奶茶悠悠四溢的又飘到了我的身边,故乡,追随我一生记忆的梦,成长后的我于故乡渐行渐远,而故乡的气息和故乡悠扬的马头琴声将是追随我一生不变的情怀。

2、家乡的一切,都倒映在我的脑海中,它包含我童年的美好回忆,它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家乡,你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不能将视线收回。

你让我把所有的童年趣事都保存的完好无损,你是爱我、爱家乡的一切人们,我们会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给你的。 3、山里的空气很干净。

你若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早晨,当朝露该散未散的时候,静静地走在那黄泥小路上,山野的空气清明扑面而来,泥土味中夹杂着小野花的阵阵清香,定将你的一天点缀得烂漫维妙。若是这时你能见到 *** 奔跑的野兔,或是幸福觅食的山鸡,那是更令人兴奋的。

可这些都不属于你,它们给这至妙的山景带来的是生气与神韵。【描写家乡的诗句】: 1、《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1、山肴海错 [shān yáo hǎi cuò]

[释义]犹言山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2、山海之味 [shān hǎi zhī wèi ]

[出处]南朝·梁·萧纲《七励》:“名廉天地之声,淆竭山海之味。”

3、山珍海味 [shān zhēn hǎi wèi]

[释义]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出处]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炮羔如折葵。”

4、蛮笺象管 [mán jiān xiàng guǎn]

[释义] *** 或蜀地所产的纸与象牙管的笔。泛指名贵的纸笔。

[出处]五代刘兼《春宴河亭》诗:“蛮笺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乡。”亦作“蛮牋象管”。唐罗隐《清溪江令公宅》诗:“蛮牋象管夜深时,曾赋陈宫之一诗。”宋李彭老《踏莎行·题草窗十拟后》词:“蛮牋象管写新声,几番曾试琼壶觖。”

5、山珍海错 [shān zhēn hǎi cuò]

[释义]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出处]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我的家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文蛤,令许多游人慕名而来,使许多海鲜饭店常常座无虚席。更具有特点是文蛤,它是贝类动物,其壳如彩色扇状,如果你细心,会发现文蛤壳上有花纹,且每一个文蛤上的花纹都不同。

文蛤不仅外形好看,而且它还是一道味道极鲜菜,吃法也很多。将文蛤做主菜,以旺火速炒;也可以将它做为配菜,用来调色提味;或佐料腌制,生炝生吃;还可斩成肉泥,煎成金黄金黄的文蛤饼。

但我最喜欢的吃法还是放在铁板上烤着吃。只要把新鲜的文蛤倒在铁板上,便会发出一阵阵“刺”声,冒出一缕缕青烟。

看,一个个文蛤仿佛在铁板上翩翩起舞,这时你可要赶快夹着吃,因为这样它又嫩又鲜,难怪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姑苏吃到文蛤,便御封它为“天下之一鲜”。想吃吗?赶紧来我的家乡做客吧!我们还可以用吃完的壳玩游戏,欣赏用壳做成的工艺品。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鱼米之乡 蜀地 属于 哪里 我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