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乡铜鼓特色民居?铜鼓有什么特点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1

很多朋友对于长寿之乡铜鼓特色民居和铜鼓有什么特点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苗族人的服饰,饮食,民居。
  2. 彝族有哪些特色
  3. 铜鼓镇旅游景点介绍 铜鼓著名景点

一、苗族人的服饰,饮食,民居。

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更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 *** 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 *** 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 *** 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 *** 史陈列馆。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这也是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的原因。苗家的姑娘更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 *** 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说到“服”,不得不想到“饰”。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 *** 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假若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喜戴银饰是苗族姑 *** 天 *** ,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 *** 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蝴蝶探花、丹凤朝阳、百鸟朝凤、游鱼戏水苗族银饰

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 *** 银片外,还 *** 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由于特有的迁徙历史,在建筑选材和房屋构建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苗家人喜欢木制建筑,一般为三层构建,之一层一般为了解决斜坡地势不平的问题,所以一般为半边屋,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畜,第二层为正房,第三层为粮仓,有的人家专门在第三层设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了望及展示美丽,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关系。苗族房屋

苗家整个村寨都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被现代建筑学家们誉为更具生态的建筑方式,木制杆栏式建筑既解决了山地建筑平地少的问题,也解决了农家杂物堆放及牲畜的圈养问题。苗族村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西江千户苗寨

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更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据统计,在清朝咸丰年间(1729年)西江千户苗寨有600多户,19 *** 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1040户,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至1227户,1997年为1115户。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有住户 *** 户,人口5326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 *** 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 *** 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由于受耕地资源的 *** ,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 *** 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更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积淀,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人之间的交流仍然使用苗语。在清雍正开辟“新疆六厅”以前,西江基本处于化外之地,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与汉族地区有显著差别,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头”、“鼓藏头”、“活路头”等,不同 *** 质的自然领袖其职责也不同,相互之间具有分工协作的 *** 质,共同维护苗寨的安全与利益。“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更高领袖,每个自然地方下辖若干相互有密切联系的村寨,“寨老”是每个苗寨的更高领袖,“族老”则是某一家族的领袖,“理老”一般由德高望众、学识丰富的人担任,主要负责民间 *** 的调解、裁断,“榔头”主要负责刑罚,维持地方治安,“鼓藏头”负责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动,“活路头”则主持安排农业生产。其中,鼓藏头和活路头是世袭的,而其他自然领袖一般是群众 *** 出来的。“议榔”是苗族社会为了维护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由方老、寨老、榔头等组织的群众议事会,以对内部的各种重要 *** 和外敌入侵进行商议、决断。议榔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如果社会 *** ,无争无议,也可两、三年举行一次,遇外敌来犯时则临时召开。西江的议榔一般是分头在各寨子的风景林中举行。清 *** 在苗疆实施“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 *** *** 的管辖,方老、寨老等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祭祀和生产的鼓藏头与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坡脚寨位于都匀市东部坝固镇境内,距市区36公里,全寨300多户1000多人均为苗族。坡脚寨因位于坡脚寨

坡脚而得名,全寨民居一律采用“平栏式”建筑——吊脚楼样式,房屋沿着山坡地势自下而上排列,层层迭迭,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走进坡脚寨,首先要过一道“山门”。过了山门,放眼远望,顿觉眼睛不够用。原来作家描写的“世外桃园”!群山环抱,万木葱笼,寨后的群山青翠欲滴,生机勃勃。清风吹来,山下的竹海随风起舞,苗家女孩用醇香的米酒迎客坡脚以如此独特的礼节欢迎着远方的客人。坡脚寨仍保留古朴浓郁的苗族风情。热情好客的苗家人以18响铁炮迎宾,用自家酿造的米酒敬拦门酒,奉送迎宾彩蛋和花带,客人进寨前,有三道“拦门酒”迎客;进寨后,可领略芦笙舞、铜鼓舞、情侣对歌等民族歌舞,其间穿 *** 充满情趣的打花脸游戏。可品尝原法原味的苗族农家饭菜,还可购买“连心带”、背带、围腰、鞋垫、毪子、银饰等做工精美、风格独特的苗族工艺品。在坡脚寨,有两样东西是可以让摄影人动心的,一个是傍山而居冒着缕缕炊烟青瓦迭交的吊脚楼群;一个是当地苗族同胞保留的较为丰富淳朴的苗族文化活动。每当有游客光临这块土地,热情好客的苗族同胞会身着盛装夹道欢迎,苗族姑娘分别站在三道拦门寨口,手持自家酿造的米酒,唱起美妙动听的敬酒歌一位一位敬献,让游客和摄影人一道一道“过关”,以示隆重。苗家汉子则吹响大号、牛角号、芒筒,吹奏欢快的芦笙,敲起振憾人的铜鼓,同时鸣放12响礼炮,迎客人寨。待坐定后,苗家人会献上传统民族文化活动。有欢快的苗家舞蹈,芦笙、铜鼓表演等:游客可参与饶有兴趣的打糍粑活动,蘸着黄豆面品尝热乎香糯的糍粑;活动中,苗家小伙还将表演民间绝技上刀山、下火海、口喷烈火、钢针穿喉等惊险 *** 的技艺;随后,苗家人会为每一位游客送上一份 *** 幸福美好之意的彩蛋,和游客一起做打花脸游戏。活动场外,勤劳智能的苗家姑娘还将现场演示苗族刺绣、纺纱、织布。都匀市坝固镇坡脚寨自1995年定为黔南州民族旅游村以来,已接待了不少慕名而来的中外来客和 *** 各栏目组、 *** 凤凰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在国内外广为传播。

南花苗寨位于贵州凯里市三棵树镇,地处美丽的巴拉河畔。村寨依山而建,吊脚楼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掩映在苍翠茂密的林木之中。以秀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闻名。南花苗寨

南花,苗语称NANGLHFIB,意为欧花河下方。苗语称乌烧河为欧花,南花因处于乌烧河下游,即欧花河下游右岸山塝而得名南花,距凯里市18公里的巴拉河畔苗族村寨南花,为巴拉河乡村旅游八个村寨之一。山寨东依山,西与老鸦寨隔河相望,南距展远1.3公里,北为巴拉河,可谓依山塝水,山水人家。寨中古木参天,木房瓦顶,分上下两点聚落呈点状,寨前有炉(山)榕(江)公路沿河右岸隔河而过。昔日靠划船度河入寨,近年新修南花大桥跨河入寨,实际上成了一座崭新的苗族花桥,从寨前南北跨河入寨,将顺巴拉河而来的“金银财宝”、沿炉榕公路运至的“金银财宝”,均“载入”苗寨,使苗寨“富上加富”的民间传统习俗再现。更为苗寨风光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苗族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一页,更为游客到南花观光提供了方便。

大簸箕苗寨位于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境内,因为形状像半边的簸箕而得名。寨子里居住着九十二大簸箕苗寨

长寿之乡铜鼓特色民居?铜鼓有什么特点-第1张图片-

户人家,世世代代都居住在这个簸箕寨里。纺车悠悠,岁月悠悠,古老的山歌在这里传唱了几百年,无论现代文明如何点缀这个古老的村寨,这里依然上演着,男耕女织安详平静的田园生活。吊脚楼是苗家人的杰作,在大簸箕寨一栋栋杆栏式的吊脚楼依山而建,一层使用来圈养牲畜的,二层是用来生活起居的,三层是用来储存粮食的。有些地方建在用鹅卵石垒砌的石基上,寨子里青石板铺的小路也因山势的起伏而起伏。平时寨子里显得很宁静,只有在节日或有客人到来的时候,小板凳一敲,整个山寨就沸腾起来了。板凳舞过去是在生孩子的时候跳的,生了小孩以后婆家要挑着谷子、酒,去女婿家跳板凳舞,一般是在满月酒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婆家挨家挨户地请寨子里的人吃饭喝酒,当酒喝得高兴后就会跳起板凳舞。

格多寨背山面水,依山而建,寨脚有一条清清河水流过,下游就是美丽的清水江。格多寨分为大寨和小寨,大小寨间现只是几块田相隔。寨中现有230多户人家,总人口1200人。格多苗寨

格多寨几百年来一直沿袭着古老的民族传统,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里,生活着一个勤劳的民族、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一个倔强而不屈的民族。伴随着时代的足迹,在不同的时代里格多苗寨涌现出多个苗王,在黔南颇有名气。格多寨祖先原为江西朱家巷,后迁徙入贵州,先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江沿岸.此后部分苗族又沿江而上来到了王司格多寨定居下来.至明朝洪武初年,苗寨开始建立,以后虽历经沧桑,但村民的住房仍然是独特的木质结构吊脚楼。现寨子日常交流语言还是苗语。寨子里是单一的姓氏--卢姓,这与别的苗寨比很有个 *** 。民居多为吊脚楼,从山脚修到山腰,鳞次栉比,具有典型的苗寨风格。寨顶有两棵六个成年人才能合抱的“保寨树”,郁郁葱葱,气概不凡。来到格多苗寨,少不了的东西,那就是“酒”。在苗家醉酒,这是真诚的表现,主 *** 因你醉酒而受到寨子人的羡慕。如果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格多寨的苗族同胞们常常还会在寨门前摆上一道拦路酒,让身穿盛装的苗家少女给客人敬酒,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这是最隆重的礼仪,也是在苗家更高规格的接待方式。有酒必有歌,有歌必有节。格多寨苗族节日甚多,最为著名的就是“六月六”,还有吃新节、”七月半”.过六月六是格多寨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格多寨还有一个最有个 *** 的苗族活动:“祭天神”.格多寨“祭天神”有三个特征:一是程序 *** 特征:事前一个月请祭师,关田鱼,烤酒封坛;事前准备各种祭品、食品及长寿竹;祭器在室内、室外放置;祭祀开始,祭祀按程序进行,结束后主人忌三天钱、米、物不要外借,所借用的器具三天后归还。二是传承 *** 特征:祭师为世代相传.程序为世代流传;咒语(祭语)全部先人编写,至今沿用。三是唯一 *** 特征:贵州其他苗族聚居的地方没有祭天神活动,仅在都匀王司格多苗寨这一支苗族有。格多苗族“祭天神”程序严整、过程完整、行为规范、气氛庄重、色彩神秘、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民族学、民俗学、原始 *** 学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格多苗族的歌舞是苗族历史的纪录和再现。在黔南格多寨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州府都匀市每次举办大型活动都有格多苗寨的歌舞助兴。

二、彝族有哪些特色

1、彝族土掌房是一种彝族民房建筑,多建于斜坡上。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

2、彝族文字为表意文字,又称音节文字,通称老彝文。该文字大约形成于13世纪,据估计,现存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字,经常使用的有一千多个。每个字形 *** 一个意义,没有偏旁和部首,同一字形有多种不同的书写格式,主要为由左向右直书或横书。

3、彝家人喜欢饮洒,对盛酒器皿更是讲究。盛酒多用牛皮口袋,饮酒多用木制高脚酒杯。这种高脚杯是用木质更好的红椿木旋车而成,用生漆漆好后,再在押上用红、黄、白等色画上彝家古老一丰富多彩的图案,颜色绚丽,小巧玲线,惹人喜爱。

4、烟盒舞主要流传于石屏、建水、蒙自、开远、元江等县。跳舞时每人两手各拿一只竹皮或水冬瓜本薄片 *** 成的烟盒。用手指弹响烟盒底,控制舞蹈时的动作节奏。因而取名烟盒舞。烟盒舞又称“跳弦”、“跳罗”、“跳三步弦”。

5、火把节是彝族的隆重节日,除富宁县木央一带白倮人外,境内各地彝族均隆重庆祝,以至传至汉族。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 *** 到指定场地, *** 、 *** 、赛歌舞;晚上举着点燃的火把,男女互相追逐嬉戏,以表示亲切和吉祥,也表示用火烧去相互身上的邪魔。

6、彝家人饮酒,常常是“有酒便是宴”,还有“饮酒不用菜”的习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一个圆圈,一端着酒讯依次轮流饮着,所以彝家人又叫饮“秆秆酒”。

三、铜鼓镇旅游景点介绍 铜鼓著名景点

1、铜鼓县: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地处赣西北边陲,修河上游,区域总面积1551.94平方公里,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20余座,属典型的南方山区。境内著名的景点有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天柱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秋收 *** 铜鼓纪念馆等,喜欢的不要错过了。

2、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位于江西宜春市铜鼓县,面积达4762公顷,以南方红豆杉群为主要特色,公园内有南方红豆杉20余万株,有“南方红豆杉之乡”的美誉。

3、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包括天柱峰景区、铜鼓石景区、大沩山景区、龙门崖景区四大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著名的景点有天柱峰、观音晒鞋、九龙飞瀑、象鼻山、灵山栈道、九龙湖等。

4、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宜春市铜鼓县,宜丰两县境内,总面积11500.5公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覆盖率达93.8%,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主峰 *** 尖海拔1480米,是集自然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著名的景点有双猴守官山、吊洞瀑布、回龙卧子潭、子母石等。

5、秋收 *** 铜鼓纪念馆:位于江西宜春市铜鼓县城西门肖家祠之旁,于1977年8月建成 *** ,展馆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实用面积2200平方米。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铜鼓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还有163条相关问答,更多铜鼓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省十大红色景点”之一,位于铜鼓县城定江东路,红色旅游景点,建于1976年,占地4300平方米。

位于秋收 *** 发源地——赣西北铜鼓县,总面积10512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5%,境内山清水秀、森林郁郁葱葱,既有群峰争艳,又有流泉飞瀑点缀其间,生态环境良好。

于1983年公布为铜鼓县之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鼓石”石刻,作为本县最闻名的石刻,本县因其取名,也因此而古今闻名。

南方典型的客家民居,在铜鼓县排埠镇黄溪村,从县城至省道铜浏公路约七公里路程,向左拐过丰田大桥跨过定江,沿定江支流黄溪逆水而上三公里。

坐落在江西宜春铜鼓县,有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主要以九龙湖为依托而建,天柱峰、灵石庵、一线天、九龙瀑布等景点与九龙湖山水相依,湖面宽阔、纵深狭长、碧波荡漾、湖光山色,最窄处却不到百米。

汤里,位于中国江西铜鼓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之罗霄山脉崇山峻岭中。景区面积96平方公里,是世外桃源、养生天堂。汤里的温泉为纯天然养生温泉,日出水量达5千多吨,出水温度为72℃,通过自然降温至 *** 舒适温度40℃,属于中硫温泉,含有20多种对 *** 有益元素。

汤里,位于中国江西铜鼓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之罗霄山脉崇山峻岭中。景区面积96平方公里,是世外桃源、养生天堂。

汤里的温泉为纯天然养生温泉,日出水量达5千多吨,出水温度为72℃,通过自然降温至 *** 舒适温度40℃,属于中硫温泉,含有20多种对 *** 有益元素。

室内、露天、大小不一的40多个温泉池布局错列有致,周围林木环绕,花鸟相间,彷如在雅致的园林内放松沐浴。

四面环山的汤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0万多个,年平均气温16℃。夏季昼夜温差大,夜间凉爽宜人,凉风拂面,热汤浸浴,只觉身心舒适无比。

天气越来越暖和。周末计划和小伙伴出游前往江西省铜鼓县汤里温泉度假村。手上三张免费的赠票,可不能浪费,嘿!说走就走~

长沙开福寺附近出发,自驾经过长浏高速,经铜昌高速,一段省道。九点出发,十二点妥妥的到了目的地。汤里温泉度假中心,猜的没错的话,应该是去年推出的,所以这里的人不多,空气很好。但是由于最近在 *** 建,所以进入景区里,有一些地面还未铺设好,旁边一些房子仍在建设中。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兴致。从景区入门处到泡温泉的酒店有一条“长街”,这里有一些超市,饭店,还有客栈(这里的房价估计比温泉酒店的便宜)。我们在一家浏阳人开的饭馆里大吃了一顿(推荐特色菜“包圆”)就进入内区,开始泡温泉了。这里的人真的不多,很安静,不会有那种“下饺子”的感觉,水也挺干净,空气特别清新,大池子的温度我特别喜欢,泡了挺久,旁边还有一些小池子,温度大概在39-42度之间,有免费的水果,茶水,红糖姜茶提供,二楼还设有休息室。有部分小池子是空的,还在开发中。我最最遗憾并喜欢的就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室内恒温游泳池,因为出发前并不知道,所以泳帽和泳镜,鼻夹都未带,没有下水。下次再来,一定要到这里玩一玩。

这里很多景色和细节和我在日杂上看到的温泉照片很类似,有一段进入景区的公路,旁边不高但整齐的树木一排过去,路上没什么车,感觉特别好。真想停下来,把那个画面给记录下来。

今天我们早上9点出发,12点到,吃完中饭,2点开泡,5点出来,5点半出发,8点多就到长沙了,并不是很辛苦。相对开车去宁乡泡汤,我觉得这里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毕竟新开发,设施新, *** 少,汤的温度也特别适合,泡完一身轻。

好啦,流水账记录到这里,有很多人来这会住上一晚,但酒店 *** 有点偏高,所以我并未考虑,当然如果住上一晚,第二天可以去附近的天柱峰,田浒村逛逛,相信也会有很多收获哦~

您好!我是大小孩游记,很高兴能够回答你这个问题!

铜鼓汤里以天然养生温泉闻名,景区面积96平方公里,是世外桃源、养生天堂、人文圣地、仁智沃土。

亮点一:挂灯笼猜灯谜,拜月祈福,河灯许愿,饮桂花酒,泡温泉,赏明月

想感受一下客家文化吗?拦门酒,千人同食客家大月饼,客家敬酒宴,还能体验一把客家婚礼习俗

首先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铜鼓汤里!

铜鼓县汤里森林温泉度假景区是国家AAA *** 景区,位于铜鼓县大_镇隘口村。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7万个,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温泉水温达72摄氏度,日出水量达3000吨,是冬泡温泉夏避暑的旅游胜地,如果是冬天去的话可以泡泡温泉。

汤里集旅游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体验、传经弘道、温泉沐浴、避暑休闲、运动拓展、演艺会展、客家风情于一体。

目前温泉中心拥有50余个大小温泉泡池以及3间私人订制,可提供餐饮服务,独享奢华空间的VIP房间。

温泉中心分男宾部和女宾部,各有560个电子感应衣柜,二楼设有休息区,可提供饮品、水果及 *** 椅服务,提供免费 *** 上网!

汤里,位于中国江西铜鼓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之罗霄山脉崇山峻岭中。景区面积96平方公里,是世外桃源、养生天堂。

汤里的温泉为纯天然养生温泉,日出水量达5千多吨,出水温度为72℃,通过自然降温至 *** 舒适温度40℃,属于中硫温泉,含有20多种对 *** 有益元素。

室内、露天、大小不一的40多个温泉池布局错列有致,周围林木环绕,花鸟相间,彷如在雅致的园林内放松沐浴。

四面环山的汤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0万多个,年平均气温16℃。夏季昼夜温差大,夜间凉爽宜人,凉风拂面,热汤浸浴,只觉身心舒适无比。

我们先来看下简介哦!稍后再来回答问题哦!

汤里,是大山深处的一个古村庄,因村中有一口热水井,古代人们称热水为汤,里为小村落,故此地叫汤里。汤里位于湘赣边陲的铜鼓县大_镇,这里四面环山,地貌独特,风光迤逦,山青水绿,林茂人康。明朝刘伯温路过此地,以山势形韵称之为"九龙戏珠 *** ",并题联"九龙吐气村中泉山永不冷,双珠回风山上 *** 早报春"。据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李闯王曾有一支兵马在此驻扎,现在九龙山主峰还有李闯王 *** 兵场遗址。

那么汤里的交通状况怎么样呢!汤里地处湘、鄂、赣中心,交通发达,通过昌长高速、大广高速、铜宜高速至南昌、长沙、宜春均在2小时内,至武汉2.5小时。汤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10万多个,年平均气温16℃,温泉水温72℃,日出水量达3千多吨,属于中硫温泉,并含有多种对 *** 有益元素。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汤里有什么好玩的哦!

鼓汤里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景点。来目的地旅游的 *** 多会选择的景点。景点信息如下

景点简介:汤里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湘赣边陲的铜鼓县大_镇,是集休闲养生、温泉沐浴、避暑度假、旅游观光、运动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景区。有游客中心、休闲娱乐小街、好雨山庄、新雨山庄、会议中心、演艺中心、度假酒店、温泉中心、溪水乐园、文化长廊等休闲项目。

盛夏来袭,汤里的夏夜温泉也盛大开启,景区内灯火璀璨,汤池静美,泉水潺潺,抬头便可见朗星明月,坐享温泉的怡人与夜晚的凉意。

铜鼓是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绿色是铜鼓的特色,生态自然风光优美。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是AAAA景区,汤里温泉,仙姑坛风景区诗情画意。古朴浒村,西向梯田美不胜收。茶山有原始森林植物,清水潺潺,排埠尖尾峡是全国落差更大的漂流。大沩山滑雪场让你感受到冰天雪地的北国风情。

铜鼓不仅是生态优美,而且红色人文资源独具 *** 。 *** *** 化险福地,中国工农 *** 军之一军之一师第三团团部旧址万寿宫,秋收 *** 铜致纪念馆,阅兵广场,西河片幽后的湘鄂赖苏维埃省 *** 等让你置身回归到那战火份纷飞的年代,追寻老一辈 *** 家 *** , *** ,腾代运等的足迹,在铜鼓这片福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铜鼓是客家人 *** 的 *** 县,60%的是客家人。当地的特产美食丰富,竹笋,茶叶,包圆,箬叶米果,山茶油,红薯片系列,撑酒,果子茶等

汤里,位于中国长寿之乡江西铜鼓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处之罗霄山脉崇山峻岭中,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这里山青水绿、林茂人康,是世外桃源、养生天堂、人文圣地、仁智沃土。“世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心里,一个在汤里”。

汤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动态值3万至10万多个,年平均气温16℃,温泉出水温度72℃,日出水量达5千多吨,属于中硫温泉,并含有多种对 *** 有益元素。汤里集旅游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体验、传经弘道、温泉沐浴、避暑休闲、运动拓展、演艺会展、客家风情于一体。

汤里2016年获批国家AAA *** 旅游景区;2017年获评江西省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国长寿之乡康养示范基地、江西省森林养生基地;2018年荣获中国十佳避暑景区。汤里交通便捷,通过昌长高速、大广高速,至南昌、长沙均在2小时车程内,至武汉2.5小时车程。

“世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你心里,一个则在汤里”

汤里,位于中国江西铜鼓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之罗霄山脉崇山峻岭中。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6%,即使是正午也不觉得很热。

走进汤里,仿佛踏错时空,回到了唐宋,一幢幢雅致的古风建筑藏身于诗画一样的世界中,薄雾弥漫,仙气油然而生

汤里这个地方给我的感觉比较慢,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可以沿着街道慢慢晃,晃累了就随便找个地方坐下,看看人来人往、云卷云舒。

汤里作为集休闲养生、温泉沐浴、避暑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景区,园内景色古朴雅致,景区设施也别出心裁。

清泉汨汨,溪流潺潺,溅玉飞珠,光影如幻。每一处风物都带着自己的“璞”寓,挺拔于天地,粲然于四季。

一直觉得夏天和温泉没有什么关系,后面去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养生有一种说法叫冬病夏调,夏天泡温泉可以更有效的排出身体的 *** 。

泡温泉的时候尽管水 *** 较热,但是很舒服,就像是有点热到虚浮,整个人都放空了,然后分不清到底是汗还是温泉的水。烟气袅袅中,好像望回了旧时光,不知又是谁悄然入梦。

傍晚时分,泡一盅茶,欣赏夜幕下的灯火阑珊,放慢脚步在“锦绣长街通锦绣,平常铺子不平常”的雅致长街里品味园林诗意。

比省治少些瘴气,较桃源多一温泉。汤里和桃花源感觉很差不多,都可以让人忘记时光,懒懒散散的就是一天。但是汤里还可以泡温泉,觉得乏了的时候,就去泡个温泉,又开始变得元气满满,真是棒啊。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铜鼓 长寿 民居 特点 特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