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用的成语(成语的分类) - 成语 -

经常用的成语(成语的分类)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18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经常用的成语这个问题,成语的分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常用成语100个,四字成语100个
  2. 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意义
  3. 形容经常的成语有哪些
  4. 形容常见的成语

一、常用成语100个,四字成语100个

1、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望眼欲穿、极目远望、望洋兴叹、刮目相看、另眼相看、走马观花、瞠目而视、高步阔视、虎视眈眈、目不斜视、目不忍视、察颜观色、冷眼旁观、束手旁观、坐井观天

2、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喜形于色、喜上眉梢、喜不自胜、喜不自禁、喜眉笑眼、喜气洋洋、喜笑颜开、笑逐颜开、心旷神怡、心满意足、心情舒畅、心醉神迷、心花怒放、乐乐陶陶、其乐融融、乐以忘忧、乐不可支、欣喜若狂

3、愁眉苦脸,喜笑颜开兴高采烈没精打采忍俊不禁哑然失笑幸灾乐祸和颜悦色勃然大怒神采飞扬神采奕奕神思恍惚屏息凝神眉飞色舞眉开眼笑怒不可遏怒气冲 *** 火中烧怒发冲冠怒形于色破涕为笑热泪盈眶笑逐颜开唉声叹气哭天抹泪哭笑不得笑容可掬疾言厉色

4、眉清目秀容光焕发美如冠玉出水芙蓉

5、冰肌玉骨冰清玉洁明眸皓齿靡颜腻理

6、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道貌岸然秀色可餐

7、国色天香粉白黛黑傅粉施朱婀娜多姿

8、衣冠楚楚亭亭玉立雾鬓风鬟鹤发童颜

9、鹤发鸡皮短小精悍面黄肌瘦面如土色

10、面红耳赤面有菜色蓬头垢面蓬头历齿

11、鸠形鹄面铜筋铁骨肠肥脑满瘦骨如柴

12、大腹便便仪表堂堂玉树临风鹤发童颜

13、闭月羞花冰肌玉骨才子佳人沉鱼落雁城北徐公齿白唇红愁眉啼妆出水芙蓉绰约多姿淡妆浓抹二八佳人傅粉何郎姑射神人国色天香国色天姿花容月貌环肥燕瘦娇小玲珑绝代佳人梨花带雨林下风气眉目如画眉清目秀美如冠玉靡颜腻理明眸皓齿千娇百媚倾城倾国螓首蛾眉如花似玉双瞳剪水亭亭玉立我见犹怜仙姿佚貌小家碧玉秀外惠中夭桃秾李一表非凡一表人才一笑千金仪态万方月里嫦娥稚齿婑媠掷果潘安朱唇皓齿

14、肠肥脑满丑态百出怪模怪样尖嘴猴腮面目可憎蓬头历齿漆身吞炭其貌不扬穷形尽相三分像人,七分像 *** 头童齿豁獐头鼠目鸱目虎吻蜂目豺声凶相毕露张牙舞爪

15、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神不定,心慌意乱,心急如焚,七上八下,心烦意乱,心粗胆大,心乱如麻,心如刀割横眉冷对憨态可掬面红耳赤喜上眉梢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欣喜若狂呆若木鸡喜出望外垂头丧气勃然大怒开怀大笑哄堂大笑捧腹大笑前仰后合大发 *** 火冒三丈怒火中烧怒气冲天心如刀绞泪如雨下胆战心惊魂飞魄散惊心动魄迫不及待心急如焚燃眉之急垂头丧气气宇轩昂欣喜若狂左顾右盼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满面红光精神焕发横眉冷对

16、描写山水的成语描写山的成语:重峦叠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峰峦雄伟、危峰兀立

17、描写水的成语: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

18、描写山水的成语: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19、百花齐放百花争艳遍地开花笔下生花闭月羞花 *** 雪月花容月貌月夕花朝白草黄云拨草寻蛇拨草瞻风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兵马未动

20、一视同仁一清二白大义灭亲大公无私

21、义无反顾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

22、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严于律己

23、两袖清风忍辱负重奉公守法表里如一

24、斩钉截铁忠心耿耿忠贞不渝贫贱不移

25、高风亮节涓滴归公虚怀若谷堂堂正正

26、深明大义童叟无欺谦虚谨慎廉洁奉公

27、毅然决然豁达大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8、襟怀坦白舍己为人舍生忘死舍生取义

29、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丛金黄、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兰飘香

经常用的成语(成语的分类)-第1张图片-

二、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意义

成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口语中经常使用,而且在书面语中也经常出现;成语的意义往往深刻而含蓄,通过简短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使得人们在交流中能够更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其相关内容如下:

1、成语的使用范围,成语是一种精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它们广泛应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中,特别是在文学、新闻、演讲和社交交流等领域。

2、成语的意义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个人经验等因素密切相关。许多成语都源于古代文化传统和历史事件,因此使用时需要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例如,“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源自《庄子,外物》,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人不靠努力而指望不劳而获。

3、成语的意义与语境相关,同一个成语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意义。例如,“随遇而安”这个成语在一般语境下可以表示对任何环境都能适应、不感到困难,但在某种语境下也可以表示对现状不满、渴望改变。

1、成语的起源: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开始将一些常见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短句。这些短句被称为“成语”,意思是“固定的词语”。从那时起,成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丰富的语言形式,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意义。

2、成语的分类:根据其来源和用途,成语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历史成语:这些成语起源于历史事件或故事。口语成语:这些成语通常用于日常口语交流中。文学成语:这些成语来自于古代文学作品或诗词。

3、如何使用成语:在正确的情况下使用成语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有力,但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误解或显得矫情。在使用成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了解含义、适应场合、搭配得当,在运用成语时要注意与上下文的搭配。

三、形容经常的成语有哪些

1、习以为常、家常便饭、屡见不鲜、司空见惯、隔三差五。

2、白话释义: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3、出处:《魏书·临淮王传》:“故无妾媵,习以为常。”

4、译文:所以没有侍妾已经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5、白话释义: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他太忙了,加班熬夜是~。‖也说家常饭。

6、出处:·《鹤林玉露》:“范文正公云:‘常词官好做;家常饭好吃。’”

7、译文:范仲淹说:‘常词官好做;家常饭好吃。’

8、白话释义:后用以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

9、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

10、译文:来了超过三次后,再来已经见不到新鲜的食物了。

11、白话释义:现在用“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12、出处:·《本事诗·情感》:“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13、译文:你这样的场景已经见得多了,但我却对此情此景却不得不大发感慨。

14、出处:《踩电铃》:“踩电铃……经常上班迟到,隔三差五他就得来上这么一两手。

四、形容常见的成语

形容常见的成语有: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不足为奇、比比皆是。

1、司空见惯:拼音是sīkōngjiànguàn,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宋·苏轼《满庭芳》: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

清·李伯元《 *** 现形记》:幸亏洋提督早已司空见惯,看他磕头,昂不为礼。

梁实秋《西雅图杂记·社会不安》:报纸登载了好几次抢当地银行的新闻,用小字登在重要的版面上,寥寥三二十字,显然这是司空见惯引不起大家注意的事。

2、屡见不鲜:拼音是lǚjiànbùxiān,意思是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出处: *** 《而已集·略谈 *** 》:搜身的纠葛,在 *** 屡见不鲜。

3、习以为常:拼音是xíyǐwéicháng,意思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宋·田况《儒林公议》:陛下自 *** 以来,三逐言事者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则恐书於卷册,亏玷太平之治。

宋·司马光《乞罢保甲状》:自上世相承,习以为常,民不惊扰。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初若令人怒发冲冠,不可忍耐,久亦习以为常矣。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余大先生在虞府坐馆,早去晚归,习以为常。

清·李汝珍《镜花缘》:三十余年,习以为常,朕待此花,可谓深仁厚泽。

4、不足为奇:拼音是bùzúwéiqí,意思是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宋·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明·施耐庵《 *** 传》第68回:吴用见说,大笑道:不足为奇!

5、比比皆是:拼音是bǐbǐjiēshì,释义: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宋·包拯《请救济江淮饥民疏》:年亢旱,民食艰阻, *** 者比比皆是。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上自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

关于本次经常用的成语和成语的分类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成语 常用 分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