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镇建设文化之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那文化之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米粮镇的乡镇文化
米粮镇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如 *** 古镇七里峡(从小河子白皮梁进峡到老街鱼洞峡长7华里得名七里峡),
这里地势险要,雄关紧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秦楚咽喉、东南门户之称。传说战国时期秦楚争雄,秦王率兵于此 *** 营扎寨,镇守边关。一日楚军大肆入侵,秦王调兵迎战,奋力抵抗。交战数日后,寡不敌众,仓惶之时,秦王一个翻身钻进了山洞里。楚兵将领下令围洞严密监视,上千楚兵轮流看守十昼夜后仍未见秦王踪影,派666名士兵进洞搜查,原来秦王早从后门山洞逃走了。楚将军一气之下, *** 身亡,后葬于秦王洞对面的坪地中,部下树碑称将军墓,将军坪也因此而得名。而今的将军寨依然气势雄伟,寨内有大大小小的石房、雕工精细的石门楼、宽大的客厅和威武的雕堡、炮楼、厨房、厕所、石雕神像等。这里还有很多传说,最有名的说的是宋朝年间的杨八姐翻越秦岭路过此地,被这里迷人的自然风光吸引,当晚夜宿七里峡老街。七月流火,天气闷热,午夜时分,成群的蚊子向杨八姐扑来,乱叮乱咬,杨八姐大喊:“拿扇子来,我将蚊子扇到峡外去”。杨八姐一扇子过去,从此七里峡再无蚊子。传说总归是传说,后经考察是因为峡谷风大,蚊虫不能久留。
峡口有很多山寨,镇南面的东寨和西寨,人们通常唤作七里峡的南大门。两座相连的山,中间只有一条很窄的便道供人们进出,便道下由于山脉的隔阻,河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潭。传说很早的时候,东西两寨是两条龙,保佑峡里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一年冬季,一群恶棍闯进峡内,顿时闹得鸡犬不宁,民不聊生。玉皇大帝见状,命天兵天将将恶棍赶出峡谷,并派来东海龙王的两名爱将驻守峡内。细心的东海龙王担心爱将寂寞,赐夜明珠一颗,每到半夜时分,潭中就冉冉升起一朵莲花,霞光四射,照亮半边天空。
*** 史上,七里峡也抒写了重重的一笔。1946年8月8日,中国人民 *** 第十三旅旅长吴世安率三十八团进入镇安县境,在七里峡开明人士张蕴山院子里召开会议,部署 *** 鄂陕 *** 斗争,同时成立 *** 镇旬工委、镇郧旬支队。七里峡的张蕴山积极配合中原人民 *** ,为部队筹措粮款,开展反胡宗南的围剿斗争,并将自家的院子全部让给士兵驻扎,自己搬到河边的草房居住。随后部队在该地东南地区的滑水河建立了苏维埃 *** 。1949年8月中旬,安康军分区副政委张西鼎率镇安 *** 营返回,在七里峡张蕴山院子里与 *** 镇安县委一起收编了原镇安县自卫团二中队队长郝杰部290人。张蕴山积极配合部队,为收复镇安县城立下了汗马功劳。
1986年获第六届中国 *** 金鸡奖的 *** 《野山》的拍摄地——镇安县米粮镇清泉村。
经过几年的开发,七里峡已成为镇安的商贸重镇。
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天空更加蔚蓝,我约县文物管理所文官员薛玉成老师走进了白塔山地。青绿绿的山峦、百折千回的清泉、农夫弯腰捶衣的身影,加上冉冉升起的农家炊烟飘过山尖、升向云天,勾起了我对白塔山地百年来的深深回忆。仰望风雨沧桑的白塔山岭和票股古寨的烟云,我不禁想起了白塔山地古今往来的历史人文。
峰灵古幽、群山斗奇的白塔山地,有湾潭密集的河流,有说不完的神话传说。当你坐车转过白塔湾山角,头顶云间的无峰山令你毛骨然,峰岩底 *** 森森的母猪潭令你失魂落魄。据当地老人讲,很早以前的山岩角下是流光流光的,青石岩直立,母猪潭深不见底。为方便动 *** 的骡马和行人,当地石工巧匠用钢凿沿山岩凿成五寸宽的石蝙,行往山阳和汉江的盐商、布商先将商货顺水漂走后,再手扶山岩、脚踏石蝙,提心吊胆地攀岩过壁。石蝙路的开通拉近了山阳、镇安人的距离,商贸往来、男婚女嫁在两县之间渐渐多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天午饭后,天空恶云翻滚,几个炸雷响过,电光直闪,一时三刻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阴阳二坡的洪水直涌母猪潭河两岸。一个时辰以后,雨住天晴,一位秀发并肩、皮肤嫩白、貌若天仙的少女坐在河南的石头上哭诉个不停;家里老娘突然病重,邻近的先生卦说,只有滑水河的黑龙爷的 *** 能救老娘一命,河水不断猛涨,石蝙被淹,谁能背我过河救我老娘,我就以身相许嫁给谁。听到悲悲切切的哭诉声,香楼石的小伙梁四娃走到姑娘面前,深情的说;‘姑娘别哭,我背你过河。’望着身材魁梧的男子,姑娘高兴万分地爬上小伙子的背。然后,却将小伙子压进了母猪潭万丈深渊吸了血、挖了肝。此后,只要河里涨水,那扮成秀女的姑娘就坐到石头上哭诉,实是想 *** 成精。当她吃掉了99个小伙子后,梁家小伙给家人托梦,说他在母猪潭阴间深宫大院享受着永华富贵。噩梦惊醒,家人才得知儿子原来是被母猪潭的妖精害死了,于是逢人就说;千万别到母猪潭附近去,以免受害。
从那以后,人们都绕小路,上塔儿梁赶老街到界河过柞水凤镇做生意。山阳人见镇安的客商越来越少,便到城西塔前烧香问卦,祈求塔神保佑山镇两县客商互往,经济繁荣,塔神择吉日趁夜深人静时,腾云驾雾飞向镇安白塔无峰山,将母猪精压进了山底。这就是山阳、镇安流传至今的山阳城西丰阳塔无塔尖、镇安白塔有塔尖的传说。
走过白塔湾的山嘴,两面青山翠绿,几百亩的开阔地迎面扑来,那便是闻名遐迩的前湾。前湾座东朝西,背靠景色秀丽的女王山,面朝巍然耸立的珠砂寨,岩屋河绕左湾缓缓而过,米粮河沿右湾流向金钱河汇入长江,如诗如画的前湾是上苍赐给我们的 ***
站在二里湾山梁举目远眺,位于东龙山、老寨、迎合寨之中的白塔寨笔直矗立,颇为壮观。家住寨角,今年81岁的树坪村一组老组长、老 *** 员张国财给我们介绍;白塔寨为明末山阳、镇安毛家和张家两大户联合当地民众为避 *** 义军而修建的,起初叫新寨。 *** 初年,白塔山所驻此寨,改成白塔寨。建寨时规划设计十分独特,按照座北朝南的方位,前为南门套二层门,后门朝北,套二道门,中间有国王人行道路,上部建有108个防御炮眼,中部建有36个哨眼,下部建有28个大眼因地形 *** ,白塔寨前宽后窄呈椭圆形。与其它寨子不同的是,寨后脚有坚固的隔离石墙,并套有一小间,专为老弱病残及妇女坐月子所用,前寨设3听厅间,有守寨兵勇专用的4间厅房,中寨建有5间3层的房屋,后厅的更低处建有4小间兵库,建造规模宏大,地理位置险要,结构新颖独特,因而白塔寨被称为‘山镇之一寨’。
1935年1月4日,程子华、徐海东、陈先瑞率领的红二十五军攻战镇安县城后,立即派红军工作组在白塔寨宣布成立鄂豫陕 *** 根据地,次年2月又宣布成立镇安苏维埃 *** ,派出6支红军工作组在二里湾、滑水河、柿园子、白塔湾组织发动穷苦大众,掀起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农 *** 动。2月14日,陈先瑞司令员在滑水河召开千 *** 会,庄严宣布 *** 镇安县委、镇安县苏维埃人民 *** 成立,没收地主老财的420亩土地和57间房屋分给了当地的穷克人民,取得了镇安之一次土地 *** 运动的胜利,受到了 *** 的高度赞扬。
1935年5月8日,国名 *** 四十军庞部队乘天旱白塔寨缺水之机,突然 *** 白他站苏维埃 *** 根据地,机智勇敢的寨上310多名游击队员,采取快速突围撤出的作战方案。穷凶极恶的庞部利用店呀子的制高点,用大炮红纸白塔寨,张永胜、朱启有等6名游击队员牺牲在西寨门,游击队员马德普被捉下寨强杀于二里湾。其后,在二十五军北上 *** 后,白塔寨周围的地方游击师队员继续组织扩大地方武装力量,开展 *** 活动。
1946年7月, *** 率领的中原人民 *** 突围部队胜利转战到商洛,又以白塔寨为军事要地成立 *** 根据地。部队积极贯彻 *** ‘大 *** ’精神,广泛开展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号召劳苦大众行动起来, *** 当地地主恶霸,不断扩大农会组织,白塔山寨的红色 *** 火种点燃了镇安大地的熊熊烈火。1949年8月,在全国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国名 *** *** 不断溃败的形势下,兼任镇安县委 *** 的王德普又率领 *** 员干部,在白塔寨成立县委 *** 机关,及时采取;分化瓦解、区别对待‘的斗争战略,促使了 *** 自卫团400余人 *** 。张国财老人说,当年11月24日,就是他和当地十多名 *** 员干部一起从白塔寨城府驻地护送王德普到镇安县城任 *** 县长的。
位于米粮川与熨斗滩之间的钻天岭,当年是陕、鄂交通要道,建于明代的钻天寨,不知何人所建,山寨顺山势修建,狭长如船,将古道一分为二,只有中间的南北寨门连接,在寨中有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一座古庙。位于青铜关镇的柳林、三义、前湾三村之间,响冯寨耸立在山顶,寨周壁立陡峭,寨中泰山庙是寨子的制高点,寨中居住着当地的富户、平民及乡勇, *** 时期,寨主邓长发凭借寨中准备的 *** 、 *** 及擂石多次打退前来进犯的川匪王三春部。1949年秋,一小股 *** 溃军妄图破寨掠财,被寨中的村民、乡勇击退。
镇安县米粮镇黑龙洞是旅游、 *** 文化活动之地。古庙、黑龙厅、黑龙山门、龙潭,山、水、泉无一不有,资源十分丰富。时间每年10月11---15号,以15日为盛。每年都有来自陕西山西甘肃湖北湖南新疆。。。。。。等地的香客前来。。可称得上是香火鼎盛。。听那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2006年5月20日,经 *** 批准列入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秦腔。
黑龙洞位于商洛南部山阳、镇安两县交界的滑水河畔,这里山环水绕,清泉喷涌,龙洞、龙潭、古庙相映生辉,神奇的山水流传着这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黑龙洞是黑龙王的住所,因黑龙在此显灵儿而得名。泉水从洞中喷泻而下,常年流淌,浪涛滚滚,形似蟠龙起舞。
为了开发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建设具有 *** *** 的“美丽乡村”旅游带,景区聘请专家前来设计规划,引领米粮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以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据悉,该镇今年将通过 *** 引资的办法投资476万元启动仿古服务区建设,确保黑龙潭旅游景区开发取得实质 *** 进展。“一事一议”要经过群众决定。今年水峡民族村在实施5.1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工程改造中, *** 委 *** 向他们推行了八一村的典型经验,群众普遍赞同。目前该村已全面完成路基改造工程,水泥铺面正在加紧施工。树坪村一组二里湾是省部共建的通村水泥路工程。今年3月初,联村领导、包村干部在该组召开“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对话会,村组干部、 *** 员、村民 *** 以及部分村民参加。村支书王春林介绍“一事一议”办法修路的经验,把情况交给群众讨论,话音刚落群众中焕发出意想不到的热情,78岁的老 *** 员张国财站起来发言:修路是给我的脚下人造福,我虽然老了但我愿意为我们的后代出点力。很快参会的村民异口同声的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思想通了干劲来了,前后不到10天83户352名村民共集资103000元,修涵洞11处,完成砌石方1546立方。“一事一议”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智慧和热情,欢迎村五组王家沟的12户村民祖辈靠肩挑背驼走弯曲陡峭的山间小路,艰难的生产生活条件压弯了村民的脊梁,但压不弯他们要改变自然条件的坚强意志。今年3月初,镇上主要领导带着包村干部走进王家沟召集12户村民参加的“一事一议”村民讨论会,大家一致要求,自力更生投工投劳捐资捐物修通2.1公里通组路,在镇、村干部的积极引导下,当场集资1 *** 0元解决了 *** 物资资金难题,两天后12户23名男女劳力开工修路,经过两个月的日夜奋战,开挖土石料2600多立方,村民们艰苦创业的坚强精神感动了包抓该村的县劳动力资源局,局领导多方共集资5000元亲自交到村干部手里。弥补了资金不足的困难。
该镇 *** 委 ***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村民“一事一议”政策,今年共实施通村水泥路4条20.12公里,通组公路3条16.29公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称赞, *** 委 *** 的领导和包村干部正整天为咱们百姓着想。咱们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
二、乡和镇有什么区别吗
1、大致来说镇规模大,人口多,非农业人口比率高、 *** 业发达。现有标准:总人口在2万人以下、乡 *** 所在地非农人口在0.2万人以上,或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乡 *** 所在地非农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则乡改为镇。
2、乡更接近于农村,多称乡村,大多是农村户口,意即是农民为主;镇多称城镇,大多是非农户口,就是说以市民为主。
3、在特殊情况下,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0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镇。如少数民族地区、小港口、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乡镇 *** 是我国最基层的 *** 机关,也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执行者。就当前而言,我国城乡基层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乡镇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矛盾的集聚点,加强乡镇 *** 服务能力建设已经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保证,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乡镇 *** 服务能力建设,一直在路上。先前 *** 全面深化 *** 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指出,加强乡镇 *** 服务能力建设,要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方向,强化服务功能,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有效提升乡镇 *** 服务水平。
而今《意见》则明确了加强乡镇 *** 服务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擘画出了加强乡镇 *** 服务能力建设的“路线图”。
财政收入有限,用钱地方很多,再怎么“节流”,一些乡镇 *** 也是负债严重。为了治理这一“顽疾”,《意见》对改进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提出要硬化乡镇预算约束,强化预算执行,规范经费支出,严格监督管理,严禁乡镇举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保持财政收支平衡。这有助于管好乡镇 *** 的“钱袋子”,有着极强的适用 *** 。
千道理万道理,落实才是硬道理。比如,《意见》强调“坚持 *** 的领导,保证正确方向”、“坚持 *** 创新,严格依法行政”、“坚持以人为本,回应民生诉求”、“坚持统筹兼顾,实施分类指导”原则,如果落不到实处, *** 效果与民众“获得感”就将大打折扣。
推而广之,在乡镇 *** 服务能力建设中,必须综合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区域特点,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因地制宜、稳妥有序推进。
参考资料:新华网---新华网评:抓住“牛鼻子”,补足乡镇 *** 服务“短板
三、金石镇的文化特色和城市建设
金石是闻名遐迩的“状元故里”,明时代方圆五里之地出了潮汕地区历史上唯一的文状元林大钦,还有蔡大用、潘大宾、辜朝荐等名人,于是便有“五里出三大,一朝四进士”之美誉;加之清有“百步二解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民间艺术也是根深叶茂,是首批获“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的镇。这里不仅文化底蕴丰厚,民间艺术种类多,有铁枝木偶、潮州大锣鼓、潮剧、潮乐、潮曲、英歌舞、醒狮舞、腰鼓舞、嵌瓷灰塑、木雕、园艺等等,而且人才辈出,既有老一辈的名艺人,甚至是 *** 级人物,又有青少年、幼儿的艺术新秀,既有荣膺国际更高奖的龙阁木偶团,又有在首届潮州大锣鼓电视邀请赛中夺得铜奖的上官路村少年大锣鼓队。
潮州大锣鼓、潮剧、潮乐、潮曲在金石镇的历史也很悠久。在这里,几乎是每个村都有剧社,每逢节日,必然是戏台高搭,一演三几晚。 *** 期间,上官路、三巷的剧社更先把京剧的 *** 样板戏移植为潮剧,排练演出,活跃了当地的文化生活。 *** *** 之后,虽然正规剧团增多,已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民间剧团不再演出了,但潮剧唱段、潮曲清唱之音依然不绝于耳。民间潮乐社的活动更是开展得红红火火,延续至今,还经常组团参加市、区的节日和庆典文艺汇演,到镇外、市外切磋技艺,提高演奏水平。1994年8月,该镇还成立了音乐协会,使民间音乐活动有了自己的组织。
其它民间艺术也是开展得丰富多彩。近十多年来,我市开展的文艺 *** ,必定少不了金石镇的英歌舞队。该镇湖美村和赖厝村的祖传嵌瓷灰塑和木雕,已分别接传八代人、四百多年和六代人、三百多年,并出有工艺师卢芝高和被《南方日报》誉为“木雕老手”的赖森河,以及一批艺术新秀。湖美村的花头、花屏 *** 艺术可以说是一枝独秀,闻名遐迩。翁厝村的花卉园艺,在粤东地区更是享有盛誉……金石镇的农业颇具特色。粮食连年丰收,保持吨谷镇的称号,潮州柑、杨桃、香蕉等名优水果也比较有名。花卉种植业更是闻名遐迩。辖区内的翁厝村种植花木已有400多年历史,全镇的花木种植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种植的种类由原来的单一草本、木本到现在的藤本、宿根、球根、多肉等,品种齐全,形成了“春节时花”、“绿化苗木”、“鲜切花”、“阴生观赏植物”、“兰花和盆景”五大类800多个品种,其中“大型古典树桩(景树)”,在潮汕地区属特有种类。
金石镇农民种植经营花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该镇是粤东地区乃至广东省重要的花木种植基地与交易集散地。这里从事花木种植经营的花农众多,花圃苗木圃随处可见,当地种植的花木种类繁多,包括藤本、宿根、球根、多肉等,品类齐全,形成了时花、鲜切花、绿化木、阴生观赏植物和盆景五大类1000多个品种。
近年来,该镇 *** 委 *** 积极鼓励和引导当地农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花木种植规模,使花木种植逐渐成为全镇的重要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金石经济的全面发展。
每年农历年底,金石镇举办迎春花市。2013年第二届迎春花市相比,整个花市面积达300余亩,沿潮汕公路金石段一字排开。花市占地面积300多亩,设有130个档位,绵延1.5公里,汇集了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福建、 *** 等地近400个品种的奇特花卉,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欣赏、选购。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