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遵义翠芽之乡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湄潭翠芽介绍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遵义市有哪些值得一品的特产
1、遵义鸡蛋糕: *** 始于清代,已有百余年生产历史。
2、贵州玉兰片:主产于赤水、桐梓两县。尖片又称笋尖,用笋的尖端部制成,质地极为清脆,为赤水、桐梓玉兰片中的上品。
3、遵义棕竹手杖:棕竹主产于赤水河流域。其中,以白色牛角制成手柄者,属高档手杖。该手杖早年多为民间艺人 *** ,50年代后集体批量生产。
4、遵义丝绸:系以柞蚕丝为原料织作而成,有被面、缎背绉、美丽绸及和服绸等品种,以丝绸被面为传统产品。遵义地区13个县为柞蚕的主要产地,亦为贵州丝绸业发源地。至道光年间,该地即成为丝织业发达之区和省内丝绸贸易中心。产品远销西域、南洋等地。
5、盛产楠木、南竹,是全国11个南竹重点产地之一,并建立以桫椤为主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竹制脱胎漆器工艺品著名。
6、赤水晒醋:系以大米、麦麸为原料,以兔耳凤、红梅等数十种 *** 材制成醋 *** ,采用固体发酵传统工艺酿成。创始于1830年。
7、大同镇敏溪嘴村:四洞沟特产青、白两种鳝鱼。
8、茅台酒享有中国“国酒”之誉,闻名世界。怀酒、茅河窖酒、醇泉大曲为省内名酒。
9、板桥镇:“化风丹” *** 及藤椅、棕床手工业品有名。
10、鸭溪镇:鸭溪窖酒省内外享有盛名。
11、绥阳空心面:又名银丝面、盐水面、回锅面、贡面。该面条纤细如发,中空如管,入锅稍煮即熟,细嚼绵软有劲,味道鲜美。该面早在元朝时已列为贡品。
12、娄山关镇玉龙桥村:东山茶清醇可口,清代曾为贡品。
13、“习酒”、“习水大曲”省内外著名。
14、习酒镇:“习酒”、“习水大曲”著名。
15、坭坝乡:盛产棕片,有“棕片之乡”之誉。
16、“龙背台猪”皮薄、肉嫩,育肥期短,为遵义地区地方生猪良种。
17、市坪苗族仡佬族乡:流渡陶器在附近各县有名。
18、构皮滩镇:“大漆树”产量高,为省内优良漆树品种。
19、“湄江茶”、“毛峰茶”、“湄潭窖酒”驰名。
20、湄潭百合:为地方传统产品。具有皮薄肉厚、鳞瓣肥硕、色白或微黄、味不涩苦、营养丰富的特点。
21、湄江翠片:属高档扁形绿茶,以色翠、馥郁、味醇、形美“四绝”而著称。其外形似瓜子仁,扁平光滑,匀齐完整,色泽翠绿;清香扑鼻,高爽持久,嫩香显著;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滋味鲜爽,醇厚回甘。冲泡后,芽叶鲜活完整,一旗一枪,匀嫩成朵。宋代《太平寰宇记》则有以当地茶为贡品的记载。
22、为省桐油、桐油、生漆、五倍子、蚕茧、蜂蜜重要产地,素称“桐 *** 之乡”。产天麻、黄连、潞 *** 参等 *** 材。
23、都濡镇:城郊乌龙大叶茶(又名都濡高树茶)自宋代已享盛名。
二、遵义市有哪些县
截至2018年,遵义市有7个县,分别为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下 *** 体介绍其中5个县:
1、桐梓县,贵州省遵义市辖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与重庆市接壤,南接汇川区、仁怀市,西连习水县和重庆市綦江区,北抵重庆南川区、万盛区。桐梓县是“中国方竹笋之乡”,素称“黔北门户”、“川黔锁钥”之称。
2、绥阳县,隶属贵州省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中段,绥阳县属 *** 带湿润季风气候,水热同季。矿产资源有:煤、铁、硫铁钾、铅锌、石膏矿、瓷土矿等几十种。
3、正安县是贵州省遵义市下辖县,位于遵义市东北部,是贵州襟联重庆的前沿,是渝南、黔北经济文化的重要交汇区域,素有“黔北门户”之称。
4、凤冈县位于贵州东北部,周边与思南、湄潭、务川等七县接壤,距省会贵阳224公里,距名城遵义96公里,是遵义的东大门,326国道和杭瑞(杭州--瑞丽)高速公路横贯县境。全县总面积1885.09平方公里。
5、湄潭县,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属 *** 带季风 *** 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9℃。湄潭县是“贵州茶业之一县”,所产“湄潭翠芽”、“遵义红”、“贵州针”、“湄江翠片”等品牌茶叶享誉中国。
遵义,简称“遵”,位于贵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结合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南临贵阳市,北倚重庆市,西接四川省泸州市。处于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厚朴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等称号。
遵义市受季风影响特别显著。冬春季节多受北半球移来的寒潮或冷空气影响,冬季风一般多为东北风或偏东风。遵义受偏东北季风影响时,云层浓密低厚,一到夜间云顶辐射 *** ,常常产生夜雨。
特产有鸭溪黄家牛肉、小叶苦丁茶、遵义豆花面、朝天椒、遵义羊肉粉、空心面、凤冈养生油茶、洋芋粑粑、仁怀三把鸡等。
遵义旅游区是大西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渝黔 *** 旅游区的重点景区,也是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热点中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三、依托高品质绿茶产区遵义打造中国茶叶之一市
遵义市委、市 *** 一直高度重视茶产业。早在2006年即作出了推进百万亩茶叶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遵府办发[2006]96号),把建设100万亩茶叶工程作为市委、市 ***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市委、市 *** 又 *** 了加快实施百万亩茶业工程的意见(遵发[2000]10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茶叶专项资金扶持茶产业发展。
去年,遵义市委、市 *** 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又 *** 了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遵 *** 发[2012]18号),提出了建设260万亩茶园,实现100亿元综合产值的目标。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茶产业建设,并组建了专门机构。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全市茶产业发展。
一是调整了规划,湄潭由原来的40万亩调整为60万亩、凤冈由原来的35万亩调整为50万亩等。新增绥阳10万亩,茶叶主产县由7个增加到8个,同时西部仁怀市为确保国酒生产的天然屏障,实现同步小康目标,已确定每年财政投入1000万元,在南部5个乡镇发展茶叶10万亩;
二是各茶叶主产县结合实际, *** 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湄潭县兑现2011-2012年各项奖补资金1600万元,凤冈县投入1000万元在高速公路设置宣传广告,余庆县每年预算茶产业发展资金400万元等;
三是各主茶县加大了省级(含 *** )资金的争取力度,在省级11个一档县中我市湄潭、凤冈、正安、道真、余庆5个县入围,加上第二档的务川县共争取 *** 和省级财政资金4400万元,为茶园基地建设打下了基础;
四是湄潭、凤冈、正安、余庆均设立了正科级的茶叶管理机构,道真、务川也即将完成组建(现为副科级);绥阳县由供销社牵头,控股将现有茶园基地组建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加工、营销;遵义县由农牧局经作站管理、仁怀市由农牧局园区办管理;
五是产业成就喜人,至2012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141.7万亩(现已达151.2万亩),总产量4.75万吨,综合产值5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8.4%、53.5%、71.8%,茶园规模已位居全国产茶地(市、州)之一位。
今年投产茶园达到80.5万亩,比去年增加15万亩,受干旱影响,预计全年茶叶总产量5.16万吨,产值40.38亿元,综合产值60亿元。全市茶叶生产企业及加工大户75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9家,市级龙头企业40家,加工能力8.9万吨,有QS认证126个。有驰名商标2个,著名商标20个以上。
继湄潭恢复大宗茶出口以后,凤风、正安相继实现名优茶出口(凤风县预计今年70吨,金额5000万元,正安天赐800吨,金额400万元,湄潭县 *** 0-3000吨,金额4500-5000万元),凤冈县已通过省级农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区,湄潭已通过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茶叶)示范区专家评审。
遵义市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遵义茶产业这些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较高的产区,但我们也不能回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企业整体实力不强。遵义市虽有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和29家省级龙头企业、40家市级龙头企业,就其数量而言在全国产茶地级(市、州)中规模最多,但无论任何一家企业现在都无法与安溪八马、四川竹叶青、河南五云等茶叶企业相类比。所以联结基地、闯荡市场的能力还很弱;而一些拥有较多基地的企业又面临采茶工难找的困境,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市场小带来生产量小,采茶工人经济收入不保证,这也是多数企业只生产春茶,不生产夏秋茶或少生产及茶园下树率不高的原因,而企业又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必须予以扶持。
2、品牌建设滞后。贵州三大名茶我市占2个,加之遵义红近几年市场效应较好,但由于“湄潭翠芽”和“凤冈锌硒茶”都是公用品牌,两县都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品牌推介管理体系。而“遵义红”由于是以企业为主体创制的品牌,加之几个主产县有各自的思路,难以统一,形成遵义茶叶品质优良,规模大,但知名度不高的局面。
3、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容乐观。虽然各县都加大了管控力度,但由于茶园的分散经营及组织化程度不高,茶用物资管控难度大,一旦出现类似于今年信阳爆光的质量安全问题,将会对我市百万茶农及数百家茶叶企业造成灭顶之灾。
4、产业基础配套还不完善。如茶青市场全市不到30个(主要分布在湄潭、凤冈两县),按照至多1万亩配套建设一个茶青市场,今年投产茶园面积80万亩,则尚差50个。除湄潭及凤风部分茶区外,多数茶区道路 *** 不配套,仍以等级差的泥巴路或泥石路为主,影响茶青运输及鲜叶质量。
5、技能重视不够,与茶业大市不相符。近些年,由于我市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化生产普及,产能提升,但传统工艺及技能水平下降,企业重视不足。这两年,全省举行的制茶技能大赛、茶艺技能大赛,我市虽然都派出了较多选手参加,但成绩差强人意,反而与铜仁、毕节等地差距较大,与我市领先的茶叶生产水平极不相符。
与现代茶产业调整相结合努力打造“中国茶叶之一市”
1、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鉴于各产茶县基础不一,重点不一,对我市9个产茶县(市)可分为三类进行指导。之一类:湄潭县、凤冈县,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及品牌、市场建设;第二类: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余庆县,重点支持标准化基地及茶青市场建设;第三类:绥阳县、遵义县、仁怀三县(市),重点支持标准化基地建设。同时,要加强评茶员(师)、茶艺师、茶叶加工师培训,培养茶叶适用人才。
2、狠抓茶产品质量安全。可支持茶用物资配送体系建设和合作社建设,支持龙头企业联结合作社,加强农资市场整顿,强化培训和监管,严格查处销售和使用禁、限用 *** 和检测超标的企业,实施一票否决。
3、加大遵义茶的宣传力度。目前的资源有“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及较有影响的几块品牌,可借助宣传推介及在大中型城市开设旗舰店方式,努力打造“中国茶叶之一市”。我市还将承办11月21日-25日广州举办的茶博会,参加12月底的深圳茶博会。同时按照省农委的统一部署,组织企业参加11月8日-11日的北京博览会及11月30日-12月8日的意大利米兰国际工艺品销售展。
4、与现代茶叶园区紧密结合。以湄潭县现代高效茶业示范园区、凤冈县田坝有机茶生产示范园区、正安县罗汉洞有机茶示范区、道真县仡香茶海茶旅一体化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支持要素向园区倾斜,起到示范带效应,推进现代茶叶园区建设加快发展。
5、作好明年第十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我市召开的相关准备工作。去年,遵义市人民 *** 在西安获得了承办第十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的权利。初步定于明年5月召开,这将是我市继承办2010年第六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后的又一茶届盛会,必将提升我市茶叶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作者系遵义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遵义翠芽之乡和湄潭翠芽介绍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