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湖北孝子之乡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湖北孝子之乡的知识,包括湖北乡镇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湖北孝感是唯独以孝字命名的城市,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老话常说“百善孝为先”,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非常重视孝道的,它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在古代有许多有关孝道的典故,一直流传到现在,至今还被人们所称赞。那么中国有一个城市,是唯一一个以孝字命名的,它就是孝感。
孝感位于湖北,是中国的孝文化之乡,充分的诠释了什么是孝道,它的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众多城市中唯一的一个啊,那么孝感为什么是唯一一个以孝字命名的呢?
1.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孝道,二十四孝道就是很好的证明,而在二十四孝道中,孝感就占了三个,这可是史无前例的,他们分别是董永、黄香、孟宗。而董永 *** 葬父,则是被人们传为一段佳话,他把孝道体现的淋漓尽致,为此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更是体现了孝道的极致。
2.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体制:南朝宋世祖孝武帝刘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毕竟当时他夺得 *** ,可是师出无名,而且根据古代的 *** *** ,他也是不能当上皇帝的,为了自己的 *** ,他借助孝感的孝道,来提升自己的身份,正是由于自己的孝道,才能坐上皇位,来加强自己的 *** 。
孝道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当时 *** 者为了加强 *** 的需要,孝道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它体现了我们的精神价值,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孝道的重视和肯定。
孝感天地,虽然是董永七仙女的传说,但是现在普遍认为董永七仙女的传说来自江苏东台。因为董永在历史上还是有这个人的,家就在东台市原台南镇(现西溪)董贤村。
我祖籍孝感祝站,对孝感了解不多,孝感好像是行孝感动天地把,
是的亲是这个原因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后唐同光二年(公元 *** 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 *** 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
孝感的特产:麻糖米酒太子米大悟绿茶小悟银杏比较出名
可以去白兆山玩玩很多中国文学史上享负盛名的文坛都曾去过还有仙女山城隍台遗址龙门山神灵台都可以去玩玩
董永孝感动天!黄香温被?孟宗哭竹!这些故事历史上都发生在这里!
董永七仙女的传说故事是在孝感流传的,董永是大孝子,孝感动天
自古是因为孝子黄香董永而出名的,符合封建社会提倡的忠君爱国孝道的价值观,以前归德安府,也就是现在的安陆市管辖的,后来才设孝感市,其实吧,除了几个国企纸企还有物流园在孝感,论山水又拿不出手,论产业结构也不集中,论美食也比不过成都武汉长沙,论工资收入也是难以启齿,实在没有啥东西能拿得上台面,就只能搬些好听的名头和故事情怀来忽悠外地人旅游、宣传和设厂增税收撒,就那样咯,一个不大不小,不好不坏的五线城市,跟人一样,存在着总要有些希望撒——一个孝感人自嘲,呵呵
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 *** 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后唐同光二年(公元 *** 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 *** 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孝感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因孝而得名的城市。
二、湖北有哪些市县
截至2017年底,湖北省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03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1234个乡级行政区,包括308个街道、761个镇、165个乡。
3、十堰市:管辖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
4、荆州市:管辖江陵县 *** 2; *** 县、松滋市、 *** 市、监利县、洪湖市
5、宜昌市:管辖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6、襄阳市:管辖宜城市、枣阳市、老河口市、谷城县、南漳县、保康县
8、荆门市:管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
9、孝感市:管辖云梦、孝昌、大悟3县代管应城、安陆、汉川3个县级市。
10、黄冈市:管辖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7个县。代管武穴、麻城两个县级市
11、咸宁市:管辖崇阳县、赤壁市、嘉鱼县、通城县、通山县
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恩施、利川两个县级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6个县
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神农架林区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 *** 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
截至2017年末,湖北共下辖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03个县级行政区。常住人口590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22.95亿元,其中,之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59.69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259.8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503.40亿元。
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湖北还具有光荣的 *** 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国 *** 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 *** 主义 *** 时期,湖北有70万 *** 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
三、古代三大孝子都是谁都有哪些典故
1、湖北孝感,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是全国惟一一个以孝命名,又以孝传名的城市。
2、在古代中国的二十四大孝子中,汉代“ *** 葬父”的董永和“扇枕温衾”
3、的黄香,三国时“哭竹生笋”的孟宗,三大孝子均出自孝感。孝感,可谓“孝子之渊薮也”。
4、“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儒家道统认为“孝”是百行之首,《论语》载:“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舆!”
5、在孝感,上自耄耋老者,下至懵懂学童,问到“孝感”地名由来,都能娓娓道来,“因为古代这里出了几个大孝子,孝行感天,所以叫‘孝感’”。
6、孝感在1500年前建县时定名“孝昌”,乃“孝子多矣”;而后改名“孝感”,乃取董永行孝感天之意。
7、“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这是《二十四孝》中董永一节的记述,也是千百年来流传不息的“董永与七仙女”神话传说的古文记载之一。
8、根据这一美丽的传说,人们创了楚剧《百日缘》、黄梅戏《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更是传唱于民间的经典唱段。
9、孝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 李守义认为,与其说是董永的孝行感动了仙女下凡,不如说是感动了古代孝感人民,将董永路遇村姑衍化成路遇仙女。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孝感人民对孝行美德的推崇,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10、徜徉孝感街头,穿过槐荫大道,经过仙女路,你就可以来到孝感人民广场,观赏以“孝”为主题的8块大型浮雕,孝子之乡特有的地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11、董永墓,黄香墓,孟宗哭竹处……光阴流转,以上历史遗迹多不复存。1984年,孝感人在相传董永 *** 的付员外家址,修起一座仿古式建筑——董永公园。瑶池仙境、槐荫古树、理丝桥、升仙台、孝子祠等景观,再现了董永孝敬老人、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
12、1996年,为进一步挖掘、弘扬孝文化,在董永公园“孝子祠”里,又塑立了“二十四孝”蜡像。沐浴淳朴的孝德古风,孝感孝文化历久弥新。
13、孝感以孝传名。仅据明、清《孝感县志》记载,孝感史册留名的孝子就有493人,孝德古风盛行不衰。
14、传承古代孝文化,必须“扬弃”。古代孝文化中包含的“父慈子孝”、“敬老爱幼”、“明礼诚信”、“与人为善”等,具有永恒的价值。曾当选孝感“十大孝子”的 *** 枝,一人“撑四家、养 *** ”;倾情孝亲敬老的余汉江,7年来共计捐款达500万元,今年元月8日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十大楷模”,蜚声华夏。
15、中华孝文化是历史对孝感的馈赠。近年来,孝感社会各界孝文化研究如火如荼,2003年10月,《孝感——孝子之乡》画册编印发行;《孝感文化研究》、《孝感孝文化》、《孝感孝子》三部99万字的孝文化系列文集,去年10月全部出版;去年7月开始,孝感学院在校报开辟《中华孝文化研究》专栏,使孝感成为继济南之后,我国第二个中华孝文化研究基地……
16、目前,孝感市有关部门正着手准备,将“董永”品牌申报为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芭蕾舞形式重排《天仙配》的工作,也在紧密筹备中。
17、孝感人给“孝”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小孝为父母,大孝为人民;移小孝为大孝,替天下儿女尽孝心!
18、董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 *** ,只得 *** 为奴;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七仙女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但玉帝震怒,七仙女忍痛与丈夫诀别。
19、东汉大臣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他尽心侍奉 *** 。酷夏时,为 *** 扇凉枕席;寒冬时,又用身体为 *** 温暖被褥。《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就是黄香小时候的孝道事迹。
20、三国时有孝子孟宗,其母病重,想吃鲜笋做的汤。但这时都快冬至了,孟宗焦急万分,双手抱着毛竹落泪,突然间,眼泪滴落的地方露出了几茎竹笋。母亲吃了新鲜味美的汤后,病居然立刻就好了
四、安徽省天长市为什么称为孝子之乡
在天长市区东22.5公里秦栏镇。为纪念宋代著名孝子朱寿昌专祠。朱寿昌,天长人。7岁时,其母刘氏被时任雍州郡守的 *** 休弃。他寻母50年,不得,他闻其母在陕西则弃知州之官,千里寻母,迎还,瞻养至终。朝廷下诏褒奖,天下皆知其孝。王安石、苏轼等争为诗颂美之,后世一直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湖北孝子之乡和湖北乡镇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