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一百五十分钟打一成语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魔术精彩难解其妙打一成语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元宵灯谜猜成语
1、元宵节怎么能不赏花灯猜灯谜呢?要准备一场元宵节猜灯谜活动,背后可要花费不少心思,其中就麻烦的.就是要准备活动要用到的灯谜。下面是我整理搜集元宵灯谜猜成语,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谣言……打一成语 *** 是:无稽之谈
3、咬耳根……打一成语 *** 是:交头接耳
4、 *** 里有味 *** ……打一成语 *** 是:苦中作乐
5、要富更要节约……打一成语 *** 是:发人深省
6、耀眼……打一成语 *** 是:灿烂夺目
7、野渡无人舟自横……打一成语 *** 是: *** 不羁
8、野花……打一成语 *** 是:闲花野草
9、野生植物……打一成语 *** 是:自生自灭
10、野生植物;一览众山小……打一成语 *** 是:自高自大
11、野史……打一成语 *** 是:轶事遗闻
12、野外生活……打一成语 *** 是:餐风露宿
13、野外作业……打一成语 *** 是:无所事事
14、野味……打一成语 *** 是:村酒野蔬
15、业……打一成语 *** 是:一举两得
16、业精于勤……打一成语 *** 是:能者多劳
17、业余读物;大忙季节,谢绝参观……打一成语 *** 是:等闲视之
18、叶肥……打一成语 *** 是:叶落归根
19、叶公好龙……打一成语 *** 是:口是心非
20、叶公见之,六神无主……打一成语 *** 是:活龙活现
21、叶公惊倒,心跳停止……打一成语 *** 是:来龙去脉
22、夜半一逢人……打一成语 *** 是:独到之处
23、夜叉骂街……打一成语 *** 是:不堪入耳
24、夜很长……打一成语 *** 是:长夜漫漫
25、夜里吃烟……打一成语 *** 是:红光满面
26、夜游宝鸡城……打一成语 *** 是:暗度陈仓
27、 *** ……打一成语 *** 是:灯红酒绿
28、一、二、五……打一成语 *** 是:丢三落四
29、一;从一算起……打一成语 *** 是:接二连三
30、一把手……打一成语 *** 是:独揽大权
31、一百个人安大鼻子……打一成语 *** 是:洋相百出
32、一百五十分钟……打一成语 *** 是:时时刻刻
33、一笔画……打一成语 *** 是:毫无二致
34、 *** ……打一成语 *** 是: *** 同伐异
35、一刀切……打一成语 *** 是:统一口径
36、一点不在乎……打一成语 *** 是:子虚 ***
37、一定要房……打一成语 *** 是:无所不可
38、一分钱买三……打一成语 *** 是:一文不值
39、一副碗筷两人用……打一成语 *** 是:不分彼此
40、一个巴掌拍不响……打一成语 *** 是: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41、一个病房的病友……打一成语 *** 是:同病相怜
42、一个将军一个令……打一成语 *** 是:各行其是
43、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打一成语 *** 是:两情两愿
44、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打一成语 *** 是:周瑜打黄盖
45、一根筷子与一把筷子……打一成语 *** 是: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46、一钩新月伴新主……打一成语 *** 是:曲高和寡
47、一壶醋的赏钱……打一成语 *** 是:小恩小惠
48、一伙哑巴在一起……打一成语 *** 是:指手画脚
49、一级战备……打一成语 *** 是:枕戈待旦
50、一家15口……打一成语 *** 是:七嘴八舌
51、一江春水向东流……打一成语 *** 是:无穷无尽
52、一脚定乾坤……打一成语 *** 是:举足轻重
53、一脚踏进云端里……打一成语 *** 是:平步青云
54、一看吓一跳……打一成语 *** 是:触目惊心
55、一口吃个牛排……打一成语 *** 是:贪多嚼不烂
56、一口价……打一成语 *** 是:口不二价
57、一口吞进钓鱼钩……打一成语 *** 是:牵肠挂肚
58、一口吞下十只活螃蟹……打一成语 *** 是:百爪挠心
59、一路货色……打一成语 *** 是:一丘之貉
60、一毛不拔……打一成语 *** 是:铁公鸡
61、一抹斜红不肯无……打一成语 *** 是:莫须有
62、一排水井……打一成语 *** 是:井井有条
63、一盘炒鸭头……打一成语 *** 是:多嘴多舌
*** 、一气贯通……打一成语 *** 是:怒不可遏
65、一 *** 也难碰到一次……打一成语 *** 是:千载难逢
66、一人骑马上阵……打一成语 *** 是:单枪匹马
67、一生事业是车工……打一成语 *** 是:斫轮老手
68、一时看两头……打一成语 *** 是:东张西望
69、一手拿喇叭,一手拍皮球……打一成语 *** 是:吹吹拍拍
70、一手遮天,一手捂地……打一成语 *** 是:欺上瞒下
71、一输就恼……打一成语 *** 是:不胜其烦
72、一双筷子……打一成语 *** 是:二杆子
73、一条犁沟走到底……打一成语 *** 是:死不回头
74、一团乱麻……打一成语 *** 是:难分难解
75、一往无前……打一成语 *** 是: *** 自主
76、一文钱买三……打一成语 *** 是:不直一文
77、一窝端……打一成语 *** 是:斩尽杀绝
78、一物二用……打一成语 *** 是:一搭两用
79、一言九鼎千秋意……打一成语 *** 是:语重心长
80、一叶扁舟,重游赤壁……打一成语 *** 是:驾轻就熟
81、一一到边疆……打一成语 *** 是:负重致远
82、一一松绑……打一成语 *** 是:如释重负
83、一语双关……打一成语 *** 是:话中有话
84、一元论;四通八达……打一成语 *** 是:头头是道
85、一再让住房……打一成语 *** 是:退避三舍
86、一张1000港币……打一成语 *** 是:一纸千金
87、一丈二尺的金刚……打一成语 *** 是:摸不着头脑
88、一枕黄梁再现……打一成语 *** 是:重温旧梦
*** 、一只手儿拍不响……打一成语 *** 是:孤掌难鸣
90、衣服……打一成语 *** 是:身外之物
91、医生……打一成语 *** 是:救死扶伤
*** 、医生……打一成语 *** 是:治病救人
93、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94、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
95、蜜饯黄连(打一成语)——同甘共苦
96、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迎刃而解
97、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自力更生
98、四通八达(打一成语)——头头是道
99、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四分五裂
100、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五彩缤纷
101、武大郎设宴(打一成语)。高朋满座
102、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自力更生
103、千里通 *** (打一成语)。遥相呼应
104、多看无滋味(打一成语)。屡见不鲜
105、兔子请老虎(打一成语)。寅吃卯粮
106、不考虑中间(打一成语)。瞻前顾后
107、没关水龙头(打一成语)。放任自流
108、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迎刃而解
109、暗中下围棋(打一成语)。皂白不分
110、给家捎个话(打一成语)。言而无信
111、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四分五裂
112、鲁达当和尚(打一成语)。半路出家
113、哑巴 *** 势(打一成语)。不言而喻
114、娄阿鼠问卦(打一成语)。做贼心虚
115、超级好牙刷(打一成语)。一毛不拔
116、猫狗像什么(打一成语)。如狼似虎
117、电锯开木头(打一成语)。当机立断
118、早发咸阳,晚至襄阳。(打一成语)——谜底:朝秦暮楚
119、儿时阅读总好奇(打一成语)——谜底:少见多怪
120、则(打一成语)——谜底:恻隐之心
121、调休一周(打一成语)——谜底:言犹在耳
122、不识冬夏与春秋(打一成语)——谜底:有生之年
123、川字变卅字(打一成语)——谜底:一以贯之
124、鲁达刁难郑屠户(打一成语)——谜底:挑肥拣瘦
125、擅长开玩笑(打一成语)——谜底:拿手好戏
126、君臣至则无恙(打一成语)——谜底: *** 到病除
127、河心桥墩(打一成语)——谜底:中流砥柱
128、步入果园(打一成语)——谜底:脚踏实地
129、来信未拆(打一成语)——谜底:原封不动
130、此方程无解(打一成语)——谜底:求之不得
131、俺要发电(打一成语)——谜底:大有人在
132、帮老师越帮越忙(打一成语)——谜底:徒劳无益
133、八月十五渡西湖(打一成语)——谜底:望穿秋水
134、后有追兵前无去路(打一成语)——谜底:进退两难
135、阎罗王下地狱(打一成语)——谜底:死得其所
136、长期无故不上班(打一成语)——谜底:旷日持久
137、高挂免 *** (打一成语)——谜底:不打自招
138、口(打一成语)——谜底:不置可否
139、仙游(打一成语)——谜底:神不守舍
140、真想要(打一成语)——谜底:不假思索
141、 *** 功(打一成语)——谜底:一鼓作气
142、唯一的掌握不住(打一成语)——谜底:十拿九稳
143、分开成一错(打一成语)——谜底:文不加点
144、驾机投诚(打一成语)——谜底:从天而降
145、上屋救火(打一成语)——谜底:灭顶之灾
146、小雨慢悠悠(打一成语)——谜底:细水长流
147、乘人不备扭头走(打一成语)——谜底:出乖露丑
148、四五个丑角(打一成语)——谜底:九牛一毛
149、切望(打一成语)——谜底:不闻不问
150、饮食店搬家(打一成语)——谜底:另起炉灶
151、卡路里(打一成语)——谜底:进退两难
152、关胜迎战黑旋风(打一成语)——谜底:大刀阔斧
153、见火不救(打一成语)——谜底:任其自然
154、颜料被盗吓倒众人(打一成语)——谜底:大惊失色
155、初次开枪(打一成语)——谜底:首屈一指
156、十过中军帐(打一成语)——谜底:苦心经营
157、既讲优点,又讲缺点。(打一成语)——谜底:说长道短
二、一百五十字成语
1、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2、劝百讽一】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3、人百其身】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
4、三百六十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5、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6、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7、三百瓮齑】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8、四百四病】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9、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10、瑜百瑕一】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三、找成语故事 要讲差不多5分钟左右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 *** 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 *** !”
“不可救 *** ”:病重到不能用 *** 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 *** 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 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更具有 *** *** 。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 *** 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 *** ,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 *** 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 *** 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 *** 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回答者:_雯_WEN_-见习魔法师二级 2-25 13:29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 *** 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 *** 很像书中写的千里 *** 特征,便高兴地把癞 *** 带回家,对 *** 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 *** 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成语释疑: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 *** 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更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完)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 *** 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 *** 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 *** 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 *** ,自相惊扰。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 *** 称为伯乐。
之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 *** 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 *** 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 *** 。曹 *** 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 *** ,对他很不礼貌。曹 *** 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 *** ,使曹 *** 十分难堪。曹 *** 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 *** 。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 *** !”
“不可救 *** ”:病重到不能用 *** 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 *** 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形容人的文才极高。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