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成语有哪些,鸿门宴著名的三个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41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鸿门宴成语有哪些的一些知识点,和鸿门宴著名的三个成语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鸿门宴成语
  2. 鸿门宴中的成语有哪些
  3. 鸿门宴的成语有哪些
  4. 《鸿门宴》的成语有哪些
  5. 出自鸿门宴的成语

一、鸿门宴成语

1、鸿门宴成语有: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彘肩斗酒等等。

2、约法三章:原指订 *** 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3、项庄舞剑: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4、意在沛公:比喻怀有阴谋,别有用心。

5、 *** 别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6、犹豫不决:犹豫:迟疑。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用来形容人在具体问题上的态度不明朗、不果断。一般用作谓语。

7、暗藏杀机:隐藏 *** 的念头。比喻潜在危险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潜在危险。

8、发指眦裂:头发向上竖起;眼眶也裂开。形容极度悲伤;愤怒。一般作谓语、宾语。

9、游刃有余:刃:刀口;刀锋;游刃:运转刀刃;余:余地。比喻经验丰富;做事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用作褒义。用来比喻人富有经验;能力强。一般用作谓语、宾语。

10、四面楚歌: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用作贬义。一般作定语。

11、不怀好意:怀:包藏。没安好心。

12、一决雌雄: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定胜败高低。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13、妇人之仁: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偏正式;作宾语;指不识大体。

14、勃然大怒: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用于人突然生气变脸色。一般作谓语。

15、所向披靡: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16、破釜沉舟: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现常用来形容做事决心很大。

17、劳苦功高:劳苦: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用作褒义。用来赞扬人的功绩。一般作谓语、定语。

18、披坚执锐:披:穿戴;坚:指铠甲;执:拿着;锐:指兵器。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 *** 。指全副武装或身先士卒之意。含褒义。一般用作谓语、宾语、状语。

19、分我杯羹: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动宾式;作谓语、状语;比喻从他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20、马迁(公元前145年-?),字子长,司马谈之子,[1]左冯诩夏阳(夏阳即今陕西韩城,另说今山西河津)人,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

21、他家学渊博,三十八岁时,正式做太史令。后因为李陵辩护遭受腐刑。他忍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巨大折磨,为完成他 *** 的遗愿撰写《史记》,并于公元前91年完成全书。

22、西汉景、武年间(时间不详),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出生了。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徭役。

23、年幼的司马迁在 *** 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身体力行,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

二、鸿门宴中的成语有哪些

意思:军纪严明,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造句:我狼族与它秋毫不犯,他何东狮显然是想要独霸出云山脉。

造句:人民给这位劳苦功高的功臣以更高的荣誉。

意思:是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造句:在事情开始之前,我们不妨先约法三章。

意思: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造句: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造句:海浪之间不断地彼此猛烈撞击,彘肩斗酒,誓死争夺不共戴天一样,宛如挥舞着恶魔的臂弯般击打着粉碎, *** 般的漩涡疯狂地撕咬着船身。

三、鸿门宴的成语有哪些

原文句为“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原文句为“劳苦功高如此。”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原文句为“与父老约三章耳: *** 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约,协商,议定。章,条目。临时议定三条法令。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原文为“如今人方为鱼肉,我为刀俎”,别人是刀和砧板,自己是放在砧板上被宰割的鱼和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例如;为了不使我中华民族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危险境地,只有把侵略者赶出国土。

鸿门宴成语有哪些,鸿门宴著名的三个成语-第1张图片-

原文为“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四、《鸿门宴》的成语有哪些

1、斗酒彘肩[zhì jiān dòu jiǔ]

2、〖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zhī)[4]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3、〖示例〗~渡江人,南部莺花每怆神。★吴梅《马鞍山麓吊刘龙洲墓》诗

4、〖解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5、〖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6、〖示例〗~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唐·李白《永王东巡歌》

7、〖解释〗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

8、〖示例〗这是决战的最后五分钟了!这一班~的“英雄”,手颤颤地举着“胜利之杯”,心头还不免有些怔忡不定。★茅盾《子夜》十五

9、人为刀俎,我为鱼肉[rén wéi dāo zǔ,wǒ wéi yú ròu]〖解释〗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10、〖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1、〖示例〗还不是~,寄人篱下的日子究竟到了什么时候为止?★朱道南《在大 *** 的洪流中》

1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13、〖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14、〖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5、〖示例〗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

16、大行不顾细谨[dà háng bù gù xì jǐn]

17、〖注释〗大行:干大事,大的作为。顾:顾念,考虑。细谨:细微末节,小的谨慎。辞:拒绝。不辞:不躲避、不回避。让:责备。

18、〖解释〗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躲避小的责备。

19、〖出处〗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五、出自鸿门宴的成语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示例〗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

2、秋毫不犯 qiū háo bù fàn

〖解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示例〗~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唐·李白《永王东巡歌》

3、劳苦功高 láo kǔ gōng gāo

〖解释〗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

〖示例〗这是决战的最后五分钟了!这一班~的“英雄”,手颤颤地举着“胜利之杯”,心头还不免有些怔忡不定。★茅盾《子夜》十五补充:“彘肩斗酒”“发指眦裂”。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楚国的两位将领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详细记述最早见于“史圣”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后衍生出大量的相关文学作品。后 *** 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鸿门宴 成语 哪些 著名 三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