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徐玉兰演过的电视剧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徐玉兰最经典十部电视剧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关于红楼梦电视剧版本
1、你说的是2001年那个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导演:梁永璋主要演员:钱惠丽饰贾宝玉余彬饰林黛玉
2、何嘉仪饰王熙凤赵海英饰薛宝钗钱惠丽是上海越剧团著名的演员,饰演贾宝玉,是反串角色越剧电视剧《红楼梦》在浙江播放后,人们对钱惠丽扮演的"宝玉"赞叹不已,说她演活了曹雪芹笔下那个"贾宝玉",是活脱脱一个"真"宝玉。而钱惠丽却说,尽管演"宝玉"已经许多次,但越演越不敢掉以轻心,越演越要精益求精,她希望这部越剧电视连续剧能在保留原有越剧观众的情况下,吸引更多年轻人来观看越剧。演黛玉的余彬原本是唱昆曲的花旦,之一次演越剧,演的不错。但是剧情安排上有很多地方跟原著、87版有冲突的地方,剧的结尾违背的原著。《红楼梦》很适合演成越剧的,越剧版的红楼也多次被搬上大舞台(春晚上有多次),相信你也都看过。你一定听过《天下掉下个林 *** 》吧~红楼越剧简史:1962年越剧 *** 彩色片诞生
3、1984年,越剧电视片《红楼梦》(2集)拍竣2000年8月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30集)开拍给你几个很经典的宝黛组合:20世纪60年代徐玉兰--王文娟、尹桂芳--王文娟
4、20世纪80年代欧阳奋强--陈晓旭、夏菁--陶慧敏
5、20世纪90年代钱惠丽--单仰萍、郑国凤--王志萍方亚芬--华怡青
6、21世纪初钱惠丽--余彬最经典的还是87版的~这个新红楼我不看好
7、这是 *** ,一共三十集
二、徐玉兰人物经历的介绍
1933年立夏,进新登女子戏班“东安舞台”科班学艺,初学花旦,后习老生。文戏师傅俞传海,武戏师傅是徽班文武老生袁世昌。学习过长靠短打、大小花脸和猴戏等基本功,能从三张半高的桌子上翻下。曾扮演过《火烧连营寨》中的赵云、《涌金门》中的武松、《大刀收关胜》中的关胜、《龙潭寺》中的开口跳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 1933年11月随科班来上海演出于南洋桥叙乐茶楼,与名旦王杏花一起演《武家坡》。后来又与男班演员马潮水和花 *** 合演《碧玉簪》等戏。 1939年11月11日,农历己卯年十月初一日,东安剧社分拆,徐玉兰、吴月奎等组“兴华越剧社”,演出于上海长乐戏院,并特邀金香凤、孙妙凤加入;水云剧团新人金艳芳与汪笑真、钟云香等原东安剧社的部分人员组成“东南剧社”,演于上海汇泉戏院。 1933年后,徐玉兰又随“东安舞台”跑码头演戏,足迹遍布浙江、江西一带。 1937年初,随“东安舞台”第二次到上海,先在老闸戏院,后到大中华戏院、南洋戏馆、会乐戏馆、南市戏馆演出。曾与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搭档,还曾和名角儿七龄童一起演绍兴大班《杀子报》等。“八一三”事变后返乡。 1939年初,随科班再度来上海,在曹家渡三明戏院,相继演出一批新剧目。 1939年11月与吴月奎等组建兴华越剧社。 1941年1月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六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募捐运动在上海新新电台举办“全市女子越剧大会串”,施银花、屠杏花、姚水娟、竺素娥、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徐玉兰、商芳臣、李艳芳、邢竹琴等38位演员,参加播音演唱。 1941年7月29日至30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筹募捐款 *** 会主办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大会,在上海黄金大戏院举行,日夜共演4场。剧目有《御笔楼》、《采桂别桂》、《楼台会》、《杨贵妃》、《恒娘》、《林慧娘》、《贩马记》、《碧玉簪》、《红玉公》、《貂蝉》、《拾玉镯》、《女钦差》、《书房会》、《 *** 》、《马 *** 开店》等。参与主演的有屠杏花、王杏花、小白玉梅、邢月芳、商芳臣、筱丹桂、贾灵凤、袁雪芬、马樟花、徐玉兰、赵瑞花、竺素娥、邢竹琴、范瑞娟、尹桂芳、竺水招、姚水娟、李艳芳等演员。 1941年12月19日,在上海老闸戏院与施银花搭档正式 *** 改演当头肩小生。与三大名旦之一的施银花首演《盘夫索夫》,一举获得成功。 1942年6月施银花邀徐玉兰赴宁波演于天然舞台。 1945年6月21日,傅全香、徐玉兰在九星大戏院合作主演《浮生六记》。 1942年下半年与施银花一起至宁波天然舞台演出。之后,徐玉兰又与二肩花旦魏兰芳搭档,“唱红宁波半爿天”。 1943年6月,徐玉兰从上海请来刘涛先生排练剧本戏,改变了越剧原先那种无文字、无剧本、轻舞美的缺点,把越剧从“幕表戏”一举推进到“剧本戏”这样一个全新的表演形式,揭开了宁波越剧革新的序幕。 1944年初秋,徐玉兰应傅全香之邀重来上海,两人搭档在斜桥路新开张的美华大戏院演出。 1945年下半年与筱丹桂搭档。先是在天宫大戏院,后转至国泰戏院。两人上演的《是我错》一剧,轰动一时。当时,徐玉兰被公认为越剧三大名小生之一,与尹桂芳、范瑞娟齐名。 1945年9月1日,徐玉兰参加丹桂剧团,与筱丹桂合作演出于大来剧场。 1945年12月24日,为筹募嵊县善后救济经费,假座天蟾舞台举行全沪越剧大会串。剧目有筱丹桂、徐玉兰的《青衫迷》;邢竹琴、王水花的《大堂会》;袁雪芬、范瑞娟的《忠魂鹃血》;姚水娟、张桂莲的《血溅洞房》;傅全香、张湘卿的《送凤冠》;尹桂芳、竺水招、徐天红的《两代儿女》;尹树春、玉牡丹的《大劈棺》;金香琴、金月楼的《御笔楼》等。 1947年5月25日,上海国泰大戏院上演筱丹桂、徐玉兰主演的新戏《是我错》,演至10时35分,剧场西面天花板坍塌,17名观众 *** 。 1947年7月29日,越剧界一批著名演员在上海四马路大西洋西菜社聚会,为联合义演签订合约。在上面签名的有尹桂芳、徐玉兰、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张桂凤、吴小楼、傅全香、徐天红、范瑞娟(次序按合约原件排列)。这十位演员人称“越剧十姐妹”。 1947年8月19日,因在上海的越剧演员处处受着老板的控制、盘剥和欺凌,她们渴望有自己的剧场,能 *** 地演戏。为了筹建创建越剧实验剧场,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等十个年轻的越剧演员,发起举行联合大义演。演出剧目是《山河恋》,地点在黄金大戏院。这十位演员是: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竺水招、徐玉兰、筱丹桂、徐天红、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此十人并称“越剧十姐妹”。 1947年9月25日,徐玉兰自组玉兰剧团,演出于上海龙门大戏院,首演剧目为徐进编剧、金风导演的《香笺泪》,搭档的旦角是戚雅仙。并聘请吴琛、庄志、石景山等一批新文艺工作者担任编导,排演了《国破山河在》等一批新戏。在龙门大戏院、国泰戏院和明星大戏院演出。 1948年,先后与戚雅仙、姚素贞、王文娟搭档。 1948年9月23日,玉兰剧团迁往明星大戏院演出,王文娟加盟,首演剧目《风萧萧》,由方隼编剧,殷鸣慈导演。由此开始了徐玉兰与王文娟的长期合作。 1949年7月,参加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相继演出了《白毛女》、《信陵公子》、《玉面狼》等剧,以配合当时的 *** *** 、抗美援朝、 *** *** 运动,受到 *** 的表扬。1950年6月30日,上海影剧工会越剧分会在中国大戏院举行成立大会, *** 范瑞娟为 *** 、徐玉兰为副 *** 。 1951年6月2日,上海越剧界 *** 于文联礼堂控诉张春帆。袁雪芬、傅全香、徐玉兰、邢月樵等演员,在会上列举了张春帆欺压越剧艺人的罪恶行为,要求 *** 严厉惩处。 1952年7月,率玉兰剧团参加 *** 总 *** 部文工团越剧队,成为总政文工团下属的一个越剧队。 1952年10月,参加 *** *** 举办的之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西厢记》中饰张珙,获演员一等奖。 1953年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 *** 团 *** 部文工队,深入前线为 *** 人民的子弟兵演出,并做交换战俘的服务工作,获得 *** 劳动 *** 颁发的 *** 国旗勋章和志愿军司令部授予的二等功。 1954年春玉兰剧团调回上海,编为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二团(后转入上海越剧院),担任主要演员。 1954年秋,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与王文娟因《春香传》一剧双双荣获华东戏曲会演表演一等奖。 1955年随团去苏联、德意志 *** *** 国访问演出,饰《西厢记》中张珙。 1955年6月19日,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 *** *** 国访问演出,团长许广平,副团长张东川, *** 王志成,副 *** 胡野檎,主要艺术人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和吴琛、刘如曾、顾振遐、苏石风、幸熙等。同年7月2日起,在柏林、德累斯顿等地演出《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德意志 *** *** 国 *** 格罗提渥观看了《西厢记》的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7月24日,为驻德苏军演出了《打金枝》、《拾玉镯》、《楼台会》等剧目。 1955年7月30日,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离开柏林,赴苏联访问演出。中国越剧团在苏联明斯克、莫斯科演出《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8月15日苏联 *** 和国家 *** 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米高扬、别尔乌辛等,观看了《梁祝》的演出,观后在剧场休息室接见了剧团的 *** ,伏罗希洛夫还亲手把一束束鲜花分送给被接见的剧团 *** 。9月9日,在莫斯科演毕《西厢记》后,苏联方面将“惊艳”一场摄成 *** 。9月10日,离开新西伯利亚回国。 1957年6月1日,上海越剧院二团由庄志编剧、石景山导演,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北地王》,在大众剧场上演。 1958年2月18日,由上海越剧院二团徐玉兰、王文娟主演,徐进编剧,吴琛艺术指导,钟泯导演的《红楼梦》,首演于共舞台。《北地王》、《红楼梦》被誉为徐派小生的两大丰碑。 1958年6月28日,为纪念关汉卿从事创作700年,上海越剧院二团由徐玉兰主演的《关汉卿》,在大舞台首演。 1958年加入中国 *** 。 1959年2月17日至4月3日,根据中越文化合作协定,由上海越剧院组建的中国越剧团赴 *** *** *** 国访问演出。在河内、海防等9个省市演出28场,观众逾20万人次,演出剧目有《红楼梦》、《追鱼》、《 *** 员登记表》、《打金枝》、《断桥》、《风雪摆渡》、《拾玉镯》、《盘夫》、《评雪辨踪》等。徐平羽任团长,吴琛任副团长兼艺术指导。 1959年7月16日,上海越剧院二团与天马 *** 制片厂合作,拍摄彩色越剧艺术影片《追鱼》,应云卫导演,徐玉兰、王文娟主演。 1959年9月23日,赴京参加 *** 10周年演出的上海越剧院在 *** 受到 *** *** 的接见,剧院负责人和主要演职员有胡野檎、徐玉兰、王文娟、顾振遐、刘觉等20人。 *** 与大家作了长时间交谈,对越剧的发展、音乐唱腔的 *** 和男女合演等问题,谈了看法。 1959年9月30日,上海越剧院二团与天马 *** 制片厂合作,拍摄的彩色越剧艺术影片《追鱼》完成。该片由应云卫导演,徐玉兰、王文娟主演。 1959年,去 *** *** *** 国访问演出。 1960年3月2日,上海越剧院实验剧团男女合演的《十一郎》,首演于丽都大戏院,由吴琛、徐玉兰编剧,陈鹏导演,史济华主演。演出受到文艺界好评。《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戏剧》等报刊载文赞扬。 1960年7月22日,第三届全国文代会开幕。这次会议是“文代会”与各协会的 *** 穿 *** 行。上海越剧院的袁雪芬、吴琛、徐玉兰、王文娟、顾振遐、苏石风,合作越剧团的戚雅仙和北京越剧团的范瑞娟、傅全香,上海京剧院的周信芳、陶雄、童芷苓、李玉茹、王燮元、马科、梁斌等出席。 1960年12月23日至1961年1月26日,上海越剧院以上海越剧团的名义,首次赴 *** 演出。团长白彦、副团长袁雪芬,主要演员有: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及男演员史济华、刘觉、张国华等。共演出剧目计有大戏《西厢记》、《红楼梦》、《碧玉簪》、《金山战鼓》、《追鱼》,小戏《打金枝》、《阳告》、《行路》、《断桥》、《拾玉镯》、《做文章》、《评雪辨踪》、《盘夫》等。 1961年7月14日,由 *** 浙江省委主办,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在杭州饭店招待以 *** 为首的 *** *** 政 *** 团, *** *** 陪同观看,观后会见了徐玉兰、王文娟。 *** *** 当面邀请该剧访问 *** 。 1961年8月17日,由上海市委外事处主办,上海越剧院徐玉兰主演的《打金枝》,在友谊 *** 院招待加纳总统恩克鲁玛。 1961年9月8日至10月18日,应 *** 首相邀请,上海越剧院二团以“中国上海越剧团”名义,赴 *** *** 主义人民 *** 国访问演出。朱光任团长,袁雪芬任副团长,章力挥任 *** 。演出剧目有《红楼梦》、《西厢记》、《春香传》、《打金枝》、《盘夫》、《挡马》等。主要演员有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陆锦花等。《红楼梦》特为庆祝 *** 劳动 *** 第四次 *** 作了演出。 *** 、崔庸健等 *** *** 政领导和以 *** 为首的 *** *** *** 团、以科兹洛夫为首的苏共 *** *** 团,观看了演出。 1961年10月下旬,中国上海越剧团访朝演出归来, *** *** 在人民 *** 接见全团人员。又偕同齐燕铭、王昆仑,陪同剧团 *** 参观北京清朝恭王府遗址。 *** 、周 *** 均看了汇报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合影留念。 1962年,与王文娟一起赴 *** 辅导 *** 唱剧《红楼梦》,受到 *** *** 的接见。 1962年7月,徐玉兰与王文娟主演的《红楼梦》被摄制成 *** 。 1962年12月底至1963年1月中旬, *** 副部长徐平羽,率领上海越剧院徐玉兰、王文娟,赴 *** *** 主义人民 *** 国,为 *** 唱剧《红楼梦》的排练进行辅导。 *** 在首相府接见徐平羽、徐玉兰、王文娟,并合影留念。 19 *** 年10月7日,由上海市外事处主办,上海越剧院演出的《打金枝》(吕瑞英、陈少春等主演)和《 *** 会》(徐玉兰、周宝奎主演),在友谊 *** 院招待以范文同 *** 率领的 *** *** 政 *** 团。 19 *** 年10月10日,上海越剧院二团97人参加了金山县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吴琛、徐玉兰、王文娟等均参加,为时8个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徐玉兰曾赴新加坡、泰国和 *** 、 *** 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 10月12日,中国唱片总公司为庆祝中国唱片出版事业4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之一届中国金唱片奖。共设2个奖项,88个单位和个人获奖。获奖的戏曲曲艺类演员:梅兰芳、裘盛戎、马连良、周信芳、程砚秋、张君秋、李世济、童芷苓、方荣翔、李维康、俞振飞、新凤霞、常香玉、郎咸芬、红线女、姚璇秋、丁果仙、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范瑞娟、傅全香、丁是娥、陈书舫、竞华、筱文艳、严凤英、侯宝林、马季、高元钧、骆玉笙、蒋月泉。获奖的戏曲曲艺类单位:无锡市锡剧团、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西安易俗社 *** 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19 *** 年7月,徐玉兰所灌《红楼梦》唱片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徐玉兰唱腔集成》问世。 19 *** 年,徐玉兰摄制了8集电视片《徐玉兰艺术集锦》。 1993年4月,八集电视剧艺术片《徐玉兰艺术集锦》在上海电视台首播。 1994年10月,传记《徐玉兰传》出版。 2003年6月27日,徐玉兰在宁波新芝宾馆多功能厅参加“宁波越剧革新60周年纪念活动”。 2004年1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徐玉兰影集》。 2006年3月4日,题为《越剧“生”角流派》的演讲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戏剧作曲家连波等与越剧戏迷们见面交流。《越剧“生”角流派》是原定这次徐派、范派的演讲主题。范派艺术创始人范瑞娟听说有这个活动之后,非常想到现场与她朝夕思念的观众见面。可是,由于医生坚决反对她带病出席任何活动,范瑞娟只能通过老姐妹转告大家:祝当代的越剧明星们,新戏越来越多,越唱越好,继承前辈风采,发扬自己特色。祝关心越剧事业的戏迷越来越多。徐玉兰在讲台上深情地说:“眼睛一眨,越剧诞辰已百年。想想心情就激动,自己的舞台生涯已经有70多年啦。从草台班子起家,一路坎坎坷坷,直到越剧兴旺发家,我们是越剧发展的见证人。令人欣慰的是,这个百年前的草台班子,如今已经登上了世界舞台。我们不能忘记越剧的祖辈、不能忘记在幕后对越剧音乐默默耕耘、奉献智慧的老师们。”在贺绿汀音乐厅里,连波播放了他精心剪辑的越剧生角流派的 *** 唱段。钱惠丽、韩婷婷、王君安为戏迷演示了《红楼梦·洞房》、《梁祝·楼台会》、《盘妻索妻·赏月》等片段,受到阵阵喝彩。 [7]2006年3月27日,时值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一台《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特别选择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和越剧的发祥地上海进行双向传送异地直播。这台晚会开创两个“之一次”,即首次以双向传送异地直播的现代电视传媒手段来运作戏曲节目;首次让艺术家们以“走红地毯”的方式拉开晚会的序幕。名家荟萃共襄盛举此次晚会可谓名家荟萃,不但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周宝奎、毕春芳、张小巧、吕瑞英、金采风等悉数到场,越剧中坚力量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王志萍、韩婷婷等也共同参与这台晚会的表演。同时全国其他越剧院团的领军人物茅威涛、吴凤花、陈飞、张小君等也以访谈、再现表演等多样形式祝贺演出。名家新秀会聚两地,共同演绎各个流派 *** 唱段,展现越剧发展百年华彩。此外,晚会现场还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尚长荣、绍剧名家六龄童父子、 *** 表演艺术家谢芳、严顺开、音乐家何占豪、影视明星李玲玉等倾情参与,共襄盛举。上海本地其它剧种的艺术家们更是当仁不让,粉墨登场,淮剧名家马秀英、昆剧名家梁谷音、沪剧名家马莉莉、茅善玉、影视明星杨昆等都将反串越剧流派大联唱,祝贺越剧百岁。见证了越剧百年发展的老艺人——94岁的“小歌班”艺人张荣标老先生还亲临晚会现场为观众们献唱一段。 2006年4月9日,作为越剧百年系列活动之一的首届“顾锡东戏剧艺术越剧票友大赛”在西塘水上舞台拉开序幕。来自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的越迷们在此摆开擂台,追忆剧作家顾锡东。徐玉兰为优胜选手颁奖 2008年5月23日,由文汇新 *** 合报业集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 *** G综艺部、 *** G广播文艺中心、上海兰生越剧发展基金、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协办,上海越剧院、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 *** 合承办的“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义演专场的票房全部收入和现场募集捐款送达灾区。此次义演,活跃在越剧舞台上的一批知名的中青年明星演员如章瑞虹、许杰、张承好、孙智君、王志萍、郑国凤、金静、韩婷婷、傅幸文参演;浙、闽在沪的越剧演员如王君安、赵海英等加盟登台;老一辈艺术家王文娟、金采风、毕春芳、周宝奎、孟莉英、范瑞娟、徐玉兰、尹小芳等获悉消息后也上台与大家一起表达老一辈艺术家们 *** 的情怀。在整台演出的最后,这些老艺术家和所有演员一起,共同进行配乐朗诵《坐标》。演出在盛舒杨演唱的歌曲《祈祷》中开场,何赛飞演唱一段评弹开篇《蝶恋花》,赵志刚清唱《一封来自灾区前线的信》。义演活动得到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大力支持, *** G文艺中心将义演作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星期广播音乐会”特别节目直播。[ 2013年11月9日,出席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开幕式现场,被授予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93岁高龄的徐玉兰老师亲自到场领奖。
三、浙江的什么剧
1、问题一:浙江是什么剧?安徽是什么剧?浙江是越剧
2、问题三:浙江是什么戏剧用什么看戏剧更好
3、问题四:浙江有哪些地方戏曲越剧
4、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 *** 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
5、婺剧是浙江省主要剧种,俗称金华戏,流行于浙江金华、丽水、台州地区和杭州的建德、淳安、桐庐及赣东北一带,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秋定名为婺剧。
6、绍剧又名“绍兴乱弹”、“绍兴大班”。流行于浙江省绍兴、宁波、杭州地区及上海一带。明嘉靖年间,余姚腔、弋阳腔盛行,绍兴一带出现了“调腔”。初为海外侨胞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脚色,并以大锣、大鼓、铙钹伴奏。搬上舞台后,称绍兴高调班。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继而乱弹传入,高调班纷纷兼唱昆腔和乱弹,形成三全班。至乾隆年间,盛极一时,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到了咸丰、同治年间,高腔和昆腔逐渐失去观众,特别在农村,乱弹备受欢迎,于是艺人改唱乱弹为主,称绍兴乱弹班。
7、瓯剧,是流行在浙江南部温州一带的古老剧种,它以“书面温话”作为舞 *** 言,原称“温州乱弹”,因温州地处瓯江下游,古称“东瓯”,1959年定名为瓯剧。
8、调腔又名绍兴高调、新昌高腔。其出处尚存争论:一说是明代余姚腔的遗音,另一说是出自弋阳腔,或受弋阳腔影响。由于调腔长期在浙东山区活动,艺人又多来自新昌、宁海、奉化交界处的山坑冷岙,受外来影响较少,至今尚保留其固有特色,对余姚腔的探索研究有一定价值。
9、宁海平调,是宁海县的一个地方剧种,约始于明而盛于清,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它的唱腔,属天调腔的一个支派。具有声调高亢而婉约,一唱众帮,锣鼓助节,不托管弦的特点。其帮腔有混帮、清帮、全句帮、片段帮、一字帮等多种形式。
10、松阳高腔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浙 *** 大高腔 *** 中的 *** 分支,属单声腔剧种。由于松阳县玉岩镇的白沙岗高腔班演出松阳高腔从未间断,在这一声腔的传承中占有突出地位,故松阳高腔又被称作“白沙岗之土调”,当地人则称为“高腔”。它起始于明代,以松阳地方杂剧为主,吸收昆腔等外来声腔的艺术因素而最终成型,在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松阳高腔现在主要流行于以松阳为中心的浙西南农村地区,远及闽、赣、皖等地
11、杭剧,又名武林班,杭州地方戏曲剧种,源于宣卷(宣讲宝卷的简称)。宣卷始于元明时,流行于江浙地区,宣唱的曲调称宣卷调,无乐器伴奏,仅以木鱼击拍,一人独唱,众人合唱一句尾声“南无 *** ”,内容多劝人为善。由于曲调、词句通俗,易被群众接受,至清末民初已成为杭州织绸工人自我娱乐的一种说唱形式,并逐渐在杭城内外广为流行。
12、甬剧,早期曾名“串客”,宁波滩簧。它是源于浙江宁波地区、流行于浙江东部和上海市的戏曲剧种,与浙江的姚剧、湖剧一样,同属滩簧腔系。
13、问题五:浙江的剧叫什么 5分越剧,,金华的叫婺剧
14、问题六:浙江的戏剧叫什么?浙江的戏剧叫越剧
15、问题七:2013年浙江卫视都播过什么电视剧《楚汉传奇》陈道明,何润东,秦岚,李依晓,段奕宏
16、《温州一家人》李立群,殷桃,张译,迟蓬,靳东
17、《凤凰牡丹》谭耀文,李泰兰,伊一,穆婷婷,米雪
18、《一个 *** 子都不留》于震,马少骅
19、《X女特工》唐嫣,罗晋,吕一,张临,孔维
20、《枪花》王丽坤,刘丛丹,程皓枫,黄俊鹏
21、《幸福的面条》尹施允,李菲儿,张峻宁,高曙光
22、《宝贝》张萌,牛莉,雷佳音,张铎,孟丽,佟瑞欣
23、《上阵父子兵》范伟,张桐,衣珊
24、《风影》李卓霖,章雯淇,夏添,吴婷
25、《第九个 *** 》叶璇,刘佩琦,李东学,方慧,肖轶
26、《精忠岳飞》黄晓明,罗嘉良,吴秀波,刘诗诗,林心如
27、《今夜天使降临》马苏,李小冉,刘涛,李晨
28、《兰陵王》冯绍峰,林依晨,陈晓东,魏千翔,胡宇崴
29、《小爸爸》文章,马伊P,朱佳煜,王耀庆
30、《辣妈正传》孙俪,张译,明道,邬君梅,张晨光
31、《爱情面前谁怕谁》霍思燕,张晓龙,陈紫函,习雪,许还幻
32、《王的女人》明道,陈乔恩,罗晋,袁姗姗
33、《老有所依》刘涛,张铎,乔振宇
34、《石光荣的战火青春》邵兵,杨若兮
35、《女人帮》蒋雯丽,邬君梅,梁静,李佳
36、《恋爱的那点事儿》杜淳,佟丽娅
37、问题八:浙江演过啥好电视剧杭州日报讯(记者金杭婷)浙江电视剧 *** 中心已经拍摄了近90部影视作品了,几乎年年能获奖,却从未收回过一部的成本。然而今年,浙江电视剧的“大手笔”―――电视剧《天下粮仓》,终于让浙江电视人尝到了一次“丰收”的滋味。
38、昨天,在31集古装电视剧《天下粮仓》的开播仪式上, *** 以1860万元的更高价 *** 了该剧的全国首播权。浙江电视剧 *** 中心主任何欣告诉记者:“该剧投入1680万,卖了1860万,我们已经收回了 *** 成本,这是浙江电视剧历史上之一次开始赚钱了。”
39、开“粮仓”的人是我省剧作家高峰,这部小说被浙江广电集团“委以重任”,专门请了著名导演吴子牛执导,曾经演《生死抉择》的王庆祥,在《飞天舞》中表现出色的王亚楠,以及杜雨露、谭非翎等知名老演员加盟。
40、《天下粮仓》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乾隆登基伊始,踌躇满志却发现灾情显露而众臣极力 *** ,粮食生产和储备全面失控,又接 *** 生了“火龙烧仓”、“阴兵借粮”、“耕牛哭田”等粮食奇案。面对天灾 *** ,刑部侍郎刘统勋(王庆祥饰)受朝廷委托,统领查案赈灾之职。江南才俊米河(王亚楠饰)为救国救民干出了一番惊世骇俗的大事业……昨天看片时,电视剧开篇就是凄惨的灾民,粮仓主管临死前咬肉喂母的细节,立刻让感情丰富的王庆祥潸然泪下。
41、拍 *** 的人往往将电视剧视为“小儿科”。从来没有涉及过电视剧的导演吴子牛,在去年年三十那天被《天下粮仓》的剧本厂拖下了水”。
42、“每年春节,我不是在外拍片就是在家看剧本,《天下粮仓》就是在去年春节看中的。我捧着剧本从年三十读到初三,作品中体现的‘良心’打动了我,让我破了不拍电视剧的戒。”
43、“我不知道电视剧怎么拍,就像拍 *** 一样处理,拍得很累,我没偷过懒。”
44、在昨天的开播仪式上,一批古稀之年的老演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刘仲元,78岁;田成仁,75岁;杜雨露和谭非翎也都是60多半的人了。
45、在大腕流行的影视圈内,这些“老腕”依然精神抖擞。刘仲元今年拍了三部戏,张艺谋还特邀他加盟《英雄》剧组。年纪大了折腾不起不说,那背台词的记 *** 呢?刘仲元说:“演了一辈子的戏,就这根神经还行。”
46、问题九:浙江 *** 剧种是什么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艺人初始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 *** 农民,故称男班。 *** 14年(1 *** 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之。
47、 *** 6年5月13日,小歌班初次进入上海,在十六铺“新化园”演出,因艺术上粗糙简陋,观众寥寥。以后续有3班艺人来上海,但均告失败。艺人们在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后,艺术上有所提高, *** 8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48、 *** 9年起,小歌班集中了一批较知名的演员,编演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新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孟丽君》等。这些剧目,适应了五四运动后争取女权和男女平等 *** 的兴起,受到观众欢迎。之后,升平歌舞台老板周麟趾,从嵊县请来民间音乐组织“戏客班”的3位乐师组成越剧史上之一支专业伴奏乐队,演奏时以15两音定弦,沿用绍兴大班习惯,称为“正宫调”,简称“正调”,从此“丝弦正调”成了主腔;并借鉴绍兴大班的板式,初步建立起板腔体的音乐框架。 *** 10年9月至 *** 11年,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吸收京剧、绍剧的表演程式,向古装大戏方面发展。剧目则受海派京剧影响,主要编演连台本戏,在“大世界”、“新世界”等游乐场以及茶楼、旅社、小型剧场演出。主要演员有小生王永春、支维永,小旦卫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马潮水,小丑马阿顺、大面金荣水等。
49、 *** 12年7月,嵊县籍商人王金水请男班艺人金荣水回乡办起之一个女班,招收13岁以下的女孩二十余人。翌年1月14日,该女班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称“髦儿小歌班”。 *** 18年,嵊县办起第二个女班,之后续有举办。 *** 20年底开始,一些女演员如王杏花、陈苗仙、吕福珠以及“东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先后来沪,但仍为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50、 *** 17年1月起,女班蜂拥来沪, *** 30年下半年增至36个。女子越剧的所有著名演员几乎都荟萃于上海。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而男班由于演员后继无人,最终被女班取代。
51、女子越剧在上海立足后,为适应环境和观众需求,以姚水娟为 *** 的一批越剧从业者进行了变革,当时称为“改良文戏”。各剧团、班社竞相编演新剧目。4年间,编演的新剧目超过了400个,剧目题材广泛,风格、样式多种多样,编剧多半曾从事过“文明戏”,剧目一般采用幕表制,当时主要的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剧目内容的多样化,引起演出形式相应的变化,出现纷纷向兄弟剧种学习的趋势。当时有的学海派京剧,如商芳臣曾搬演周信芳的名剧《明末遗恨》;有的学申曲,如施银花、屠杏花移植上演西装旗袍戏《雷雨》;有的则学习 *** 、话剧,如姚水娟演的《蒋老五殉情记》《大家庭》,采用写实布景,人力车上台。在经营方式方面,破除了封建 *** 陈规,实行经理制,统一掌管前后台。
52、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旦角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为屠杏花、竺素娥、马樟花;青年演员如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都已崭露头角。
53、 *** 31年10月,袁雪芬以话剧为榜样,在大来剧场开始 *** 。前两年陆续聘请的编导有于吟(姚鲁丁)、韩义、蓝明(流)、萧章、吕仲、南薇、徐进等,大多数是年轻的业余话剧工作者。他们把进行 *** 的越剧称为“新越剧”。 *** 33年9月,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戏院进行 *** 。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投入“新越剧”的行列,越剧的面貌在短短几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54、越剧 *** ,首先是编演新剧目,建立剧本制,废除幕表制。即使演出......>>
55、问题十:浙江是什么剧?安徽是什么剧?浙江是越剧
OK,关于徐玉兰演过的电视剧和徐玉兰最经典十部电视剧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