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鹿有关的成语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鹿的67个雅称,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鹿有关的成语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关于鹿的吉祥成语
1、标枝野鹿。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后因以标枝野鹿指太古时代。
2、覆鹿寻蕉。比喻把真事看作梦而一再失误。
3、共挽鹿车。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4、鸿案鹿车。鸿案:《后汉书·梁鸿传》载有梁鸿之妻举案齐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宾。鹿车:《后汉书·鲍宣妻传》载有鲍宣与妻共驾鹿车归乡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
5、即鹿无虞。原意是进山打鹿,没有熟悉地形和鹿 *** 的虞官帮助,那是白费气力。后比喻做事如条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
二、鹿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关于鹿的四字成语
群雄逐鹿、
共挽鹿车挽:拉;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即鹿无虞原意是进山打鹿,没有熟悉地形和鹿 *** 的虞官帮助,那是白费气力。后比喻做事如条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劳。
鹿车共挽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挽:拉。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鹿死谁手原比喻不知 *** 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鹿走苏台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马鹿异形用赵高指鹿为 *** 故事,比喻颠倒是非。
獐麇马鹿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中原逐鹿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逐鹿中原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 *** 。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标枝野鹿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后指太古时代。
铤鹿走险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铤而走险”。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覆鹿寻蕉覆: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鸿案鹿车比喻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同甘共苦。
鹿驯豕暴意指一会儿像鹿一样柔驯,一会儿像猪一样凶暴。形容狡诈。
鹿死谁手鹿驯豕暴鹿走苏台鹿死不择音鹿死不择荫鹿车共挽鹿皮苍璧鹿裘不完
中原逐鹿指鹿为马鹿死谁手鹿驯豕暴逐鹿中原覆鹿寻蕉即鹿无虞马鹿易形群雄逐鹿马鹿异形共挽鹿车秦失其鹿鹿走苏台覆蕉寻鹿鹿死不择音鹿死不择荫鸿案鹿车獐麇马鹿鹿车共挽鹿皮苍璧鹿裘不完权移马鹿心头撞鹿标枝野鹿指鹿作马覆鹿遗蕉小鹿触心头心头鹿撞铤鹿走险以鹿为马挺鹿走险
共挽鹿车——挽:拉;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即鹿无虞——原意是进山打鹿,没有熟悉地形和鹿 *** 的虞官帮助,那是白费气力。后比喻做事如条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劳。
鹿车共挽——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挽:拉。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鹿死不择音——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鹿死谁手——原比喻不知 *** 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鹿走苏台——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马鹿异形——用赵高指鹿为 *** 故事,比喻颠倒是非。
小鹿触心头——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獐麇马鹿——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中原逐鹿——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逐鹿中原——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 *** 。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标枝野鹿——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后指太古时代。
铤鹿走险——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铤而走险”。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覆鹿寻蕉——覆: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鸿案鹿车——比喻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同甘共苦。
鹿死不择荫——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鹿驯豕暴——意指一会儿像鹿一样柔驯,一会儿像猪一样凶暴。形容狡诈。
马鹿易形——出自赵高指鹿为 *** 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秦失其鹿——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
权移马鹿——指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群雄逐鹿——群雄:旧指许多有军事势力的人。逐鹿:比喻争夺帝王之位。形容各派势力争夺更高 *** 地位。
挺鹿走险——挺而走险。指事急之时, *** 冒险行事。
心头鹿撞——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同“心头撞鹿”。
心头撞鹿——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以鹿为马——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指鹿作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为马”。
三、鹿有什么成语
1、群雄:旧指许多有军事势力的人。逐鹿:比喻争夺帝王之位。形容各派势力争夺更高 *** 地位。
2、曹 *** 雄才大略,文武兼长,绝顶聪明,在群雄逐鹿当中,打仗总是胜多败少。
3、指著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4、《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5、 [释义]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6、 [语出]《宋史·范镇传》:“凡可以赏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7、 [用法]用作褒义。形容文章或景色优雅。使人畅爽愉快的用语。一般作谓语、定语。
8、 [辨析]~和“心旷神怡”都是表示“景色美好而给人愉***觉”。但~偏重于“心”和“目”;强调给人感观上的享受;而“心旷神怡”偏重于“心”和“神”;强调给人精神上的愉快。
9、 [例句]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
10、 [释义]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11、 [语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2、 [用法]用作褒义。多用于欣赏自然景色或诗文绘画的场合。一般作谓语、状语。
13、①雨后初晴;登上峰顶;遥望黄河;令人~。
14、②欣赏了他的诗画;顿有~之感。
15、岳阳楼在现在湖南省的岳市,也就是原旧县城的西门城楼。该楼高三层,向下可看到波光粼粼的洞庭溯。此楼初建于唐朝初年,到北宋年间又加以重修。
16、膝子京和范仲淹是 *** :他们两个都在公元1015年考取进士。公元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膝子京担任了岳州知州,次年就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为他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范仲淹就欣然接受了好友的请求,写成了《岳阳楼记》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文中写到了在不同的时令、气候条件下,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景色和不同的感受。
17、“至若春和景明,……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写的就是在春风和暖,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景色。通过写上一自然段“若夫 *** 雨霏霏....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对比。这时,你就会觉得心胸开阔,豁然开朗,精神十分愉快;这时,所有的一切荣辱得失都会忘记得一干二净,你再端起洒杯,在阳光的沐浴下,清风的吹拂下,举杯畅饮,这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18、即鹿无虞原意是进山打鹿,没有熟悉地形和鹿 *** 的虞官帮助,那是白费气力。后比喻做事如条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劳...
19、马鹿异形用赵高指鹿为 *** 故事,比喻颠倒是非。
20、小鹿触心头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21、指鹿为马指著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2、逐鹿中原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物件,常比喻帝位、 *** 。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23、铤鹿走险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铤而走险”。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24、覆鹿寻蕉覆: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25、马鹿易形出自赵高指鹿为 *** 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26、挺鹿走险挺而走险。指事急之时, *** 冒险行事。
27、以鹿为马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28、指鹿作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为马”。
29、【释义】: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30、【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31、【例句】:领导说什么,他就说什么,简直是~。
32、佶屈聱牙、首屈一指、诘屈聱牙、负屈含冤、能屈能伸、以屈求伸、
33、负屈衔冤、龙屈蛇伸、诘屈磝碻、诘屈謷牙、小屈大伸、抱屈衔冤、
34、蠖屈求伸、小屈大申、力屈计穷、蠖屈不伸、理屈词穷
关于鹿有关的成语,鹿的67个雅称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