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永善枇杷之乡,以及永善县种枇杷的乡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永善黄华永善黄华简介
永善黄华,原名“黄葛树”,源于1938年的更名,寓意着黄葛树(榕树)的繁荣昌盛。位于东经103°29′-103°42′,北纬27°35′-28°04′的这片土地,距离县城约60公里。永善黄华由9个村民 *** 会和233个村民小组组成,聚居着汉、彝、苗、回、壮五种民族,人口总数在2003年末达到40224人。总面积139.6平方公里,地形东高西低,海拔范围从420米至2265米,气候类型为 *** 带和温带,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8°C,年降雨量900毫米,日照时数约 *** 0-3000小时,无霜期340天,是江边干热河谷区,具有显著的立体气候特征。
永善黄华地理位置优越,与四川雷波县、金阳县隔江相望,与永善县的溪洛渡、务基、水竹、马楠相邻,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自1998年以来,镇 *** 委 *** 致力于城镇建设,完成了总规、详规等规划,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推动了朝阳大街、卫生路等设施建设,以及供水、美化工程,中心城镇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市政设施基本完善,城镇规模初具规模。
作为山区农业重镇,丰富的土地和光热资源使得永善黄华物产丰饶。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包括大理石、彩花石等,其中彩花石储量约20亿立方米,色彩斑斓。当地的水果如红桔、白桔、脐橙、枇杷品质上乘,享有美誉。永善黄华的青椒和砂仁以其清香和纯正口感远销省内外,柑桔、花椒、砂仁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2003年,全镇水果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花椒2万余亩,砂仁种植面积2.5万余亩,形成了柑桔、花椒、砂仁等五大支柱产业。因此,永善黄华被誉为“水果之乡”和“香料之乡”。
永善黄华,初名“黄葛树”,1938年,取黄葛树(榕树)繁华之意更名黄华。永善黄华距县城60公里,介于东经103°29′-103°42′,北纬27°35′-28°04′之间,与四川雷波县、金阳县隔江相望,与永善县的溪洛渡、务基、水竹、马楠相连,区位优势明显,是昭通地区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之一。
二、永善黄华的永善黄华简介
永善黄华,初名“黄葛树”,1938年,取黄葛树(榕树)繁华之意更名黄华。永善黄华距县城60公里,介于东经103°29′-103°42′,北纬27°35′-28°04′之间。辖9个村民 *** 会,233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苗、回、壮五种民族,2003年末总人口40224人,国土总面积139.6平方公里,全镇地形东高西低,从上至下呈阶梯式扇形分布,更低海拔420米,更高海拔2265米,系 *** 带、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8°C,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年日照时数 *** 0-3000小时,无霜期340天,属江边干热河谷区,立体气候突出。
永善黄华与四川雷波县、金阳县隔江相望,与永善县的溪洛渡、务基、水竹、马楠相连,区位优势明显,是昭通地区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之一。永善黄华 *** 委 *** 从1998年以来,对永善黄华城镇建设完成了总规、详规、可研和初设等工作,采取不同的形式筹集资金,先后实施了朝阳大街、卫生路、城镇供水、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中心小城镇建设已达1.5平方公里,市政功能基本齐备,城镇规模初具雏型。
永善黄华属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富饶的土地和充分的光热资源,铸就了物产富庶的黄华。地下蕴藏丰富的大理石、彩花石、铅、锌、铜、铁等矿产资源,其中五彩斑斓、质坚泽亮的彩花石储量约20亿立方米。境内水果四季不断,色香、味美、个大的红桔、白桔、脐橙、枇杷是远近闻名的水果精品。清香、麻味纯正的永善黄华青椒和砂仁远销省内外,2003年末全镇各种水果种植面积达到3万余亩,年产千万公斤。花椒2万余亩,产量50多万公斤,产值1000多万元。砂仁2.5万余亩,产值近2000万元。建立了2000亩蔬菜基地和 *** 0亩魔芋基地,初步形成柑桔、花椒、砂仁、蔬菜、魔芋五大绿色产业支柱。永善黄华被誉为“水果之乡”、“香料之乡”。
OK,关于永善枇杷之乡和永善县种枇杷的乡镇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