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铜奔马之乡武威,以及甘肃武威铜奔 *** 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武威的铜奔 *** 来历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 *** 土,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
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 *** 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 *** 法式。
二、铜奔马是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国宝级文物,武威古称
1、铜奔马是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国宝级文物,武威在古代被称为“凉州”。
2、武威,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甘肃省的中部。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武威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古称“凉州”的武威,不仅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众多珍贵文物和古迹的所在地。其中,雷台汉墓及其出土的铜奔马就是武威丰富文化遗产的杰出 *** 。
3、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是汉代青铜器中的瑰宝。这匹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之上,造型优美,动感十足,仿佛下一秒就要破空而去。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汉代人对 *** 深厚情感和独特审美。铜奔 *** 出土,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汉代艺术和文化的认识,也成为中国文物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4、此外,武威的历史和文化还体现在其众多的古迹和民俗活动中。例如,武威的文庙、雷台观等都是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它们见证了武威的沧桑变迁和文化传承。而武威的社火、凉州贤孝等民俗活动,更是生动地展示了这座古城的文化魅力和生活气息。
5、综上所述,武威这座古称“凉州”的城市,不仅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而熠熠生辉,更因其出土的国宝级文物铜奔马而名扬四海。铜奔马不仅是武威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三、谁知道关于武威历史的资料,详细一点的!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总面积33249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底,总人口193.45万人。市人民 *** 驻凉州区,邮编:733000。行政区划代码:620600。区号:0935。
武威古称凉州,六朝时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以后历为郡、州、府机关所在地。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是“丝绸之路”的要隘,一度成为北方的 *** 中心。著名的凉州词、曲,西凉乐、西凉伎都在这里形成、发展。文物古迹有皇娘娘台 *** 文化遗址、唐大云寺铜钟、海藏寺、罗什塔、文庙、钟楼、雷台观及碑刻等。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为国家文物珍品。
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 *** 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素有“银武威”之称。1986年被 *** 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 *** 城市,2001年5 *** *** 批准撤地设市,2002年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
武威地处北纬37度23分至38度12分,东经101度59分至103度23分,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东端。南面是巍巍的祁连山,东北是浩瀚的腾格里沙漠,中部走廊平原东连咽喉要冲山的古浪峡,西与永昌县东大河洪积扇 *** 滩相接,正北有北沙河与永昌、民勤县为界,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战略地理优势。
武威市总人口193.45万人,城镇人口50.96万人。其中:凉州区总人口98万人,民勤县总人口28万人,古浪县总人口38万人,天祝藏族自治县总人口22万人。武威市的土族集中在天祝藏族自治县,总11837人。武威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的商埠重镇,聚居着汉、回、蒙、土等38个民族。天祝藏族自称“华热哇”,意思是英雄部落的人。据藏族民间传说,很早以前居住在巴颜喀拉大雪山下的藏族兄弟俩,哥哥叫阿秀,弟弟称华秀,他们俩都是部落首领,由于遭受天灾 *** ,他俩率领全部人马先后离开故乡,来到安多藏区下部宗喀北方一带,弟弟华秀带领的部落最后在大通河流域定居下来,世代繁衍生息,成为今天的“华锐”。
另据藏、汉文史料记载:公元七世纪下半叶,吐蕃王朝在青藏高原迅速崛起后很快向外扩张,其中有一支军团十分英勇善战,他们占领河西长达一百九十多年,由于未接到藏王允许返回的命令,只好原地待命,久而久之由军变民,进入祁连山区,依靠自己的英勇顽强和勤劳智慧,终于在异常复杂的社会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天祝藏族。从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天祝藏族是由外地迁徙而来的事实,即天祝藏族的渊源是吐蕃,而与古羌族无多大关系。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武威市辖1个市辖区(凉州区)、2个县(民勤县、古浪县)、1个自治县(天祝藏族)。乡镇 *** 116个,其中镇 *** 41个。
武威市面积33249平方公里,人口187万人(2004年)。
凉州区面积 5081平方公里,人口98万。邮政编码733000。区人民 *** 驻东大街。
民勤县面积16016平方公里,人口29万。邮政编码733300。县人民 *** 驻三雷镇。
古浪县面积 5287平方公里,人口39万。邮政编码733100。县人民 *** 驻古浪镇。
天祝藏族自治县面积6865平方公里,人口21万。邮政编码733200。自治县人民 *** 驻华藏寺镇。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 *** 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
武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曾在这里设郡置府,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国和隋末的大凉 *** 先后在此建都,成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中西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的重镇,民族融合的熔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 *** 文化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名胜古迹众多,文化遗产丰富,是甘肃省的文物大市。现已普查清楚的文物保护单位5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馆藏文物4.7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77件,二级文物346件, *** 文物758件,突出的特色是“一马”(铜奔马)、“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罗什寺塔)、“一庙”(文庙)。铜奔马是中国旅游标志,被誉为“古典艺术品的更高峰”;西夏碑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是我 *** 究西夏历史少有的实物资料;白塔寺是元代阔端太子与 *** *** 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之地,是 *** 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天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祖”,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 *** ;罗什寺塔是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讲经说法之地,鸠摩罗什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佛经翻译家之首,被誉为译经泰斗;文庙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其规模“壮伟宏耀”,为“陇右学宫之冠”。同是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 *** 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武威地区是典型的 *** *** 气候。年平均气温7.8度,降水量60—610毫米,蒸发量1400—3010毫米,日照时数2200--3030小时,无霜期85-165天。南部祁连山区,海拔在2100--4800米之间,气候凉爽,降水丰富,林草丰茂,极利发展林业和畜 *** ,并出产高山细毛羊、白牦牛和羌活、秦艽、冬虫夏草、鹿茸、麝香、牛黄等驰名中外的中 *** 材。中部平原绿洲区,海拔1450—21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农业发达,是全省和全国重要的粮、油、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北部荒漠区,海拔1300米左右,出产滩羊、骆驼、红柳、发菜、沙米等几十种沙生动植物及甘草、 *** 、锁阳等10多种中 *** 材,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全区已形成以酿造、冶金、煤炭、建材、化工、纺织、制 *** 、食品、粮油加工等行业为主的国有、集体、乡镇、 *** 、股份、“三资”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工业体系,现有各类企业2.9万多户,主要产品达2000多种。培育了一批名优新特产品,其中皇台系列酒、凉都系列酒等16个品牌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皇台系列酒、莫高牌干红(白)葡萄酒、云晓牌熏醋3个品牌荣获陇货精品称号;熏醋、酒精、祖师麻膏 *** 、亚麻纱、“权威”羊毛衫、地毯、碳酸钙等100多种产品分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轻工、食品、纺织、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了地方工业的支柱。甘肃皇台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武威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荣华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华藏冶金集团、甘肃武威爱雅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甘肃银武建材集团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已形成一定的品牌规模经济优势。
区内河流广布,南部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冰川,是天然的固体水库,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5.163亿立方米(不包括地下水重复量)。区内各类中小型水库和塘坝总库容2.35亿立方米,调蓄能力强,可基本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用水。全区国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2%。其中:耕地面积3 *** 万亩,经济林面积21万亩,林地面积49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1.48%,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3553万亩。土地资源未利用面积大,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46.9%,独特的光热条件和土壤特 *** ,使节水经济型农业开发前景广阔。
本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也是全省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和肉类繁育生产基地。农畜土特产品丰富,有农作物品种资源400多种,林木品种资源79种,畜禽品种26种,中 *** 材 *** 多种。白兰瓜、黄河蜜瓜、大板瓜籽享誉全国,远销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无壳瓜籽、天祝白牦牛为世界所仅有;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销售 *** 覆盖西北五省,部分出口独联体等国;酿造葡萄种植具有天然优势,可与世界著名产地法国波尔多、勃艮第相媲美。啤酒大麦、玉米、酿造葡萄、瘦肉型猪等种植、 *** 初具规模;粮食、油类、肉类、瓜果蔬菜、大板瓜籽、红枣等产品已形成批量,产品深度加工与开发前景十分 *** 。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全区已发现矿产9大类31种,约占全省已发现矿产的23%,发现各类矿产点160余处,探明储量的矿种15种,其中:钛铁矿、石墨矿属国内特大型矿产,储量分别为600万吨和400万吨以上;石灰石、石膏、芒硝、花岗岩和煤炭等非金属和能源燃料类资源在西北占居优势,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0.68亿吨、油页岩2.48亿吨、芒硝773万吨、石灰岩11.7亿吨、石膏1.4亿吨,由于地质勘探程度低,综合开发利用率低,目前开发利用的矿种仅占全区矿种的30%,对外合作开发潜力巨大。
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累计安排科技开发项目2100多个,建设科研基地18个,支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30个。安排7000多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支持240多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中专和技校建设,重点建设25所高校基础设施和152所大学的计算机校园网、500多所县级优质普通高中以及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试点等工程。支持西部地区建设260所贫困县医院、800多个疾控机构、290多个血站和血液中心,配备1190多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770多辆巡回医疗车,6万多个广播电视接收装置和一批基层文化设施。 *** 国家机关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干部的培训,与西部地区交流干部人数增多,仅2003年,省部级干部交流 17人,220名局级干部到西部挂职;454名西部、少数民族民族干部到 *** 国家机关和东部地区挂职锻炼。 *** 组织部、 *** 、 *** 等组织实施了博士服务团、大 *** 志愿服务西部等活动。
近3年来,全市 *** 经济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3年实现生产总值90.01亿元,其中:之一产业27.73亿元;第二产业30.06亿元;第三产业32.22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67亿元。全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定完成34.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53元。粮食总产量95.4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91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11亿元。
武威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一是有比较明显的区位优势。武威地处亚欧 *** 桥的咽喉位置,是兰新线与包兰线、包 *** 的交汇点,处于兰州、西宁、银川经济发展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带。兰新铁路、干武铁路、312国道贯穿全境,拥有西北更大的铁路编组站武南火车站,西气东输和亚州最长的铁路隧道--乌鞘岒隧道,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市内流动人口多,市场活跃,商埠气息浓厚,是甘肃省比较繁华的商贸集散地。
二是有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武威位于青藏、黄土、蒙新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自古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市内地势平坦,光热土资源丰富。全市有耕地面积391万亩,有未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2470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3553万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农副土特产品分布广、品种多、品质优,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全省瓜果蔬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也是公认的绿色食品更佳产区。目前已基本建成了80万亩加工型玉米、40万亩商品蔬菜、30万亩优质瓜类、50万亩繁育制种、8万亩酿造葡萄和畜产品等6个农业产业化基地。民勤黄河蜜瓜、黑瓜籽和天祝白牦牛享誉全国,全市无公害蔬菜远销近20个省市区。尤其是这里最适合发展酿造葡萄,产量占全省的65%。著名诗人王翰的千古绝唱《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就是中国葡萄酒故乡--武威凉州的历史写照。
三是有发展食品工业的独特优势。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已经形成了以玉米淀粉、酿造、面粉、熏醋、 *** 品、肉类等加工业为主的食品工业体系。葡萄酒年生产能力已达2.3万吨,占甘肃省的72%;啤酒年生产能力达8万吨,占全省的33%;玉米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三,益民熏醋是全国三大名醋之一,黄羊镇是中国西部更大的面粉加工基地。培育出了莫 *** 红、皇台干红、云晓熏醋、黄羊面粉、荣华味精、荣华淀粉、西凉啤酒等16种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及3个甘肃省陇货精品,其中莫 *** 红、干白葡萄酒获得国家级优质产品。皇台、荣华、莫高已经上市,西凉已获准上市。四是有比较丰富的矿藏。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名类矿产100多处、3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种15种,钛铁、石墨、石灰石等矿产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轻化、纺织、冶金、建材等形成了一定规模。
铁路:有兰新线、干(宁夏干塘)武(武威)铁路,主要车站有:武威南、武威
公路:国道312(上海-新疆伊宁),霍(新疆霍尔果斯)连(连云港)高速。
历史上的武威就是凉州的州府所在,曾经也叫过“西凉”、“姑臧”。前凉、后凉、北凉都在这里做过都城。
前凉:(314年-376年)汉族亡于前秦
武穆公(追封)张轨(255-314)在位(300-314)
昭公张寔(271-320)在位(317-320)
成公张茂(271-324)在位(320-324)
文公张骏(307-346)在位(324-346)
恒公张重华(327-354)在位(346-353)
冲公张玄靓(350-363)在位(355-363)
悼公张天锡(343-403)在位(363-376)
后凉:(3 *** -403年)氐族亡于后秦
北凉 397年-439年汉族、匈奴亡于北魏
武威投资环境良好,开发前景广阔,是一块创业开发的富地。经过长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前市内交通、电力、邮电、通讯和城镇等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市里 *** 了《武威市扩大投资和优化投资环境的若干政策规定》,从转变 *** 职能、减少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入手,成立了“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办公室,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办事环境。中国西部黄羊绿色食品开发示范园区、武威城东工业区等一批园区正在建设。成功举办了2003年全国乡企贸洽会和两届“天马”旅游节,对外 *** 进一步扩大。希望集团、金蛙集团、福建闽航矿治公司、山东海牛轮胎公司、山东威龙、 *** 太西煤集团等一批在全国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集团外商相继在武威投资兴业。
*** *** 以来,武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武威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近3年来,全市 *** 经济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3年实现生产总值90.01亿元,其中:之一产业27.73亿元;第二产业30.06亿元;第三产业32.22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67亿元。全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定完成34.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53元。粮食总产量95.4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91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11亿元。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以“ ***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大力实施工业富市、科教兴市和 *** 活市三大战略,突出以节水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三个重点,主攻以葡萄酒为主的酿造业。以玉米淀粉精深加工为主的轻化业、以“铜奔马”为标志的旅游业、以白牦牛为特色的草畜业四大产业,把武威建设成绿色食品、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丝绸之路商贸旅游重镇,功能齐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中心城市。今天,我们正按照甘肃省委,省 *** 的战略部署,高举发展、 *** 的旗帜,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面小康进程。
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大趋势,给东西部地区合作发展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和空间。武威是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是一片极具市场潜力和有待深入开发的热土,蕴 *** 无限的商机。我们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全开拓、共同繁荣的原则,真诚地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来武威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铜奔马之乡武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甘肃武威铜奔马、铜奔马之乡武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