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书法宣纸之乡,泾县宣纸城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9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泾县书法宣纸之乡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泾县书法宣纸之乡以及泾县宣纸城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国画的宣纸的尺寸一般来说要多大
  2. 宣纸徽墨湖笔端砚的产地分别是哪
  3. 三国时的丹杨泾县是哪里

一、国画的宣纸的尺寸一般来说要多大

宣纸按规格可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

三尺宣纸一般作为练习用纸,五尺宣纸一般卖的很少,不常用,参展、创作一般用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宣纸。

四尺宣纸:138×69(以下单位均为厘米)八平尺(138×69×0.0009)

六尺对联:180×49(标准六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六尺斗方:9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传统手工纸的典型 *** ,宣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唐代书画评论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最早出现了宣纸一词。而宣纸名称的由来,则是由于唐时的安徽泾县隶属于宣城郡,因此将“宣城郡泾县”出产的这种特产手工纸称作“宣纸”。

与其它纸张相比,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韧而能润,光而不滑,色白如霜,搓折无损”,耐老化、不变色、防虫蛀,因此享有“ *** 寿纸”、“纸中之王”的美誉。由于宣纸具有独特的渗透、润濡 *** 能,使得以其写字,则骨神兼备;以其作画,则神采飞扬。诸多典籍名著和书画作品借此得以 *** 存世、万古流芳。

正由于此,郭沫若先生19 *** 年为泾县宣纸厂题词云:“宣纸是我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与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宣纸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95年,泾县被中国农学会授予“中国宣纸之乡”称号;2002年8月,泾县又被国家原产地保护办批准为“宣纸原产地”;2005年8月,宣纸由安徽省文化厅向国家 *** 申报并已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纸的 *** 技艺,大致包括浸泡、灰掩、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100多道 *** 作过程,主要原料是泾县特产青檀皮和沙田稻草。成品宣纸要求纸质绵韧、手感润柔、纸面平整、有隐约竹帘纹,对着阳光看,则有一片片的云痕;切边应整齐洁净,纸面不许有折子、花口、洞眼、沙粒和附着物等瑕疵。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宣纸生产工艺”一直成为海内外好多“企业 *** ”日夜觊觎的高级秘密。然而后来才发现,要窃取这秘密只能是徒劳,因为它更大的两个秘密都是无法窃取的:之一大秘密为造纸厂乌溪上游的两股水源,“奇水出奇纸,天然无法窃”,妙不堪言。第二大秘密为“秘芨不示人,纸 *** 无踪影”,奥不堪言。

泾县书法宣纸之乡,泾县宣纸城-第1张图片-

宣纸制品的分类多达60余种,就其总的功能可分为生宣和矾宣两种。生宣适于写意国画和书法之用,矾宣则宜于工笔国画及书法之用。

宣纸原抄纸按原料配比可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纯皮四大类;按厚薄可分为单宣、夹宣、二层宣、三层宣等;按规格可分为四尺宣、五尺宣、六尺宣、八尺宣、丈二宣、丈六宣、丈八宣、二丈宣,以及其他特种规格等;按纸纹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龟纹、罗纹等。用原抄纸通过再加工生产的宣纸加工制品,则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由赵朴初先生题写馆名的“中国宣纸博物馆”,已于1993年正式建成并对外 *** 。为进一步搞好宣纸的保护工作,泾县宣纸研究所又专门下设了“宣纸传统 *** 技艺研究和保护室”,并正在筹建泾县“宣纸文化园”。

二、宣纸徽墨湖笔端砚的产地分别是哪

1、徽墨顾名思义,就是产在古徽州的墨。“徽墨”的“徽”,当然指的是由安徽省古徽州府所辖歙县、黟县、祁门县、休宁县、绩溪县、婺源县等“一府六县”组成的“古徽州”。

2、徽墨以松为基本原料,掺入20多种其他原料,经过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及防腐防蛀等特点,宜书宜画,素有“香彻肌骨,渣不留砚”之美称。徽墨的色泽可分为“焦、重、浓、谈、清”五个层次,墨色历 *** 而不褪,油墨黑润赛漆,淡墨丰韵如神;用于书画变化无穷,妙趣横生。它的两面还镌绘各种图案,美观典雅,是书画艺术的珍品。

3、宣纸---原产地为中国安徽省泾县境内的丘陵山区(泾县古时属于宣州府,现属于宣州市管辖,因此称为“宣纸”)。

4、宣纸--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耐老化,防虫防蛀,故有“ *** 寿纸“的美称。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名家无不珍爱喜用。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产生出特殊丰满的艺术效果。

5、端砚,由来就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极品。它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6、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7、湖笔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湖笔之乡在善琏镇。当地有笔祖蒙恬庙。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因此,善琏又称蒙溪。善琏毛笔为何如此精良?有一传说是可信的:王羲之七代孙智永和尚,曾住善琏永欣寺,擅长书法,求书者门庭若市,写秃毛笔随即埋在庙旁,名“痊笔 *** ”。解放前还留有遗迹,有千字文传世。智永和尚在善琏与笔工切磋技艺,使毛笔精益求精。自此,历代名师辈出。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应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有一首诗说:“湖州湖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足见湖笔的名贵。

8、湖笔又称湖颖。所谓“颖”字,就是笔头尖端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内行人称它为“黑子”。“黑子”的深浅,体现锋颖的长短。湖笔一般都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善琏湖笔的成名,与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有密切关系。号称“日书万字”的湖州人赵孟頫,他对当地湖笔 *** 技艺,十分关心和重视。据《湖州府志》载:他曾要人制笔,一管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流传至今。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笔”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之精细和繁复。湖笔具备尖、齐、圆、健的特点,称为湖笔的“四德”,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三、三国时的丹杨泾县是哪里

分类:文化/艺术>>历史话题

ditu5/AnHui/XuanCheng/jingDe/

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四年(775)游泾县,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在〈泾川送族弟〉一诗中写道:“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诗人启蒙历泾川佳境,认为胜过著名风景区的若耶溪。泾县山水毓秀,人杰地灵。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邦”之称。不仅有李白、杜牧、王安石、文天祥等人的遗踪,也是文风昌盛之乡。明代盛行王阳明理学,春秋二季在水西会讲者逾三百人。清代崛起皖学泾派,胡承珙等人以训诂学阐释经度,考订了大量古籍。包世臣《艺舟双楫》中的书法理论,至今仍为书法界年推崇。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孕育出当代很多著中学者,职国学 *** 胡朴安,大画家吴作人,文学家吴组缃等,都是蜚声海内外的人物。

泾县位于黄山脚下,交通通讯条件发达。205国道横穿全县,322省道直通黄山风景区,境内修建公路1108公里,21个乡镇都通了柏油路,近年来通讯事业在我县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固定、移动 *** 容量达八万门。

泾县是一方热土,现有面积2054.5平方公里,资源十分丰富。不仅盛产林茶粮棉,还有煤铁铜金和石材等矿藏。传统名产首推宣纸,在唐代就是贡品。纸质致密、洁白、柔韧、吸附力强、润墨 *** 能好。同时具有抗老化、防虫蛀、耐搓折等特点。宜于长期保存,又有“ *** 寿纸”之称,被书画家视为“瑰宝”。郭沫若说:“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开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宣纸行销日本和东南亚,在国际市场上久享盛誉。泾县传统名茶如涌溪火青、爱民阳尖、都有数百年历史。扬州八怪之一汪士慎有咏泾县茶诗:“不知痉邑山之涯,春风茁此香灵芽,两茎细叶雀舌卷,烘焙工夫应不浅。宣州诸茶此绝伦,芳馨那逊龙山春……共对幽宵吸白云,令人闪腑皆清芬。”近年来精工 *** 的兰香、翠尖和龙芽,获得国家金奖,,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四十年代从美国引种的湿地松和火炬松,既是生长迅速的绿化树种,又是建筑和造纸的优质材料。县内已营造数十万亩,为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创造良好条件。

泾县的水力资源也很丰富,青弋江、徽水等河流经治理变水患为水利。国家在青弋江上游建成水库(现称太平湖),电站装机容量184兆瓦,年输电量千亿瓦时。青弋江综合利用工程工挖人工河82.1公里,设计灌溉泾县和宣州市136.69万亩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工农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 *** 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建立起一批优质米、茶叶、蚕桑、禽畜和用材林生产基地,加快了奔小康步伐。全县绿化程度已达95%,森林覆盖率占58.5%。地方工业发展到28个主要门类,其中造纸、机电、轻纺、建筑建材和食品加工,已成为五大支柱产业。红星宣纸、南华电机、茧丝绸和凤凰(肉鸡)等集团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红星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地上市了A股股票。县内兴办“三资”企业14家,利用外资1076万美元。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县城和集镇建设日新月异。同时利用人文和自然建立了多处各具特色的旅游区。

历史悠久的泾县,下以经济繁荣、社会 *** 、文明富裕的新面貌,迎接海内外的来客。让我们共同携手,满怀信心地迈向二十一世纪。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泾县 宣纸 书法 纸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